很多人想靠讀書來翻身,但到了人生下半場才發現徒勞無功。而當你家徒四壁,整天為了錢所煩惱的時候,基本上連選擇下一餐要吃什麼的自由都沒有,更不用說選擇其他東西的自由。
錢,或是說你能動用的價值性訊息交換系統有多龐大,是評估你自由程度的重要基準。我想更詳盡的解釋一下,大多數人印象中讀書比較像是「體制內的學歷」而翻身則是「掌握財富與權力」這樣解釋比較明確。
記得很久以前鄭立的文章曾經寫過,老一輩的問題在於,再他們那個時代,下黑白棋的規則是五子棋,但是現在這個社會已經是改下圍棋了,它們不曉得這個時代的規則已經變了,還再教你用舊的規則,有些人因此輸的一敗塗地,把責任都推到上一代這個「讀書能夠翻身」這個觀念去。
但其實,撇開世襲的權貴,光是活存利息就幾千萬的那些巨富不談,所謂的本業收入重點從來都是「供需」與「訂價權」。要是你從事的產業並不賺錢,你個人的薪資也很難期待。
薪資很多時候是跟你的選擇和產業類別有關,而不是誰讀書能吃比較多苦。
而且,我所認識的頂級學霸中,沒有一個覺得讀書是辛苦的,他們樂於學習,甚至把學習當作生活中的遊樂器關卡來看待。
舉例來說,40年前的記者是一個高薪的行業,那時候當記者若勤快一點可以月入將近十萬。而報社的年終獎金更是可以高達四個月。那是個資訊還很稀缺的時代,所以能夠提供資訊的記者是一個金飯碗。可是今天的記者是一個極度競爭且需要業配的行業,能夠月入五萬已經是偷笑。這就是供需所造成的改變。
同樣一個問題,今天大家說TSMC的工程師年收數百萬,且可以有幾個月的年終。那是因為,TSMC幾乎壟斷了3nm 以上製程6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就算是第二大的Samsung 也才12%,因此訂價權掌握再TSMC手上。再加上當年7年級中生代能夠進入TSMC的,確實也是台灣數理方面首屈一指的強者。
這些人的集體智力燃燒,造就了TSMC的護城河。
而其他的產業各位可以見到,當供應大增的時候(例如越南人)那些傳統產業工廠的薪水是怎樣崩盤的?
上面談的是你的本業收入的部分,我相信,會看到這篇文章的年紀如果越小,對你越有幫助。因為人的選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少。
每次你在人生的時間節點上做完了選擇,他是不能回頭的。如果你還年紀很小,你可以學提早開始規劃自己的戰略。例如在你努力工作的20-40歲的時間窗口期,你應該投入哪一個產業,那就變成一個至關緊要的問題。
因為撇開繼承的遺產之外,你可以拿去進行投資的本金,就來自於你的本業收入。至於提到投資,有許多不同的類型,你可以做不動產、黃金、加密幣、債券、或者是股票,而美國股票市場,對多數小資本的民眾來講,美股是很方便的。
因為美國公司與股票市場有比台灣更健全的制度與更大的規模,也有著世界上規模最大與技術最新的產業可供投資。持續關心產業所帶來的另外一個好處在於,當你發現你的本業岌岌可危的時候,你會比較有應該怎麼規劃自己下一步的想法。所以請切記,我們在進行投資的時候,其實是在購買一家公司的一部份。而投資本身應該奠基於對產業了解與股價估值所進行的,而不是基於過去資料進行統計的技術分析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