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蘭縣的縣城開發和吳沙有密切關係。在台灣早期小學的歷史課本有說道:宜蘭縣開發的第一人就是吳沙。吳沙是清朝嘉慶時代漢人成功進入蘭陽平原之先驅,宜蘭縣舊地名稱為葛瑪蘭在一片荒蕪中、吳沙率領種徒突破當時葛瑪蘭出草在領地得佔據下,從突破頭圍成為第一個據點開始並且訂立鄉約、徵租穀、闢道路、設隘寮,奠定了蘭陽平原開發的穩固基礎,也被後人尊稱為開蘭第一人。
吳沙故居相關資訊::
地址:宜蘭縣礁溪鄉吳沙村北門巷39號
開放時間:
AM09:00-PM17:00
電話:
03 928 8812
02 2269 679
備註:
旅遊點、歷史建築
吳沙故居的建築格局



吳沙故居位於宜蘭縣礁溪鄉吳沙村內的一棟建築,在吳沙村這裡一大片三合院的房舍中、吳沙吳沙故居就隱身在一片三合院裡面。吳沙故居建築坐向坐南朝北。其格局為傳統三合院建築,正身面寬三間,左右護龍面寬三間;建築坐落於高約三階台基之上。



面階梯之上為檐口廊,立面牆採土角磚外側斗仔砌磚裝修。正身三處、左右護龍各一處,採雙扇木板門;室內正身明間左右側採穿斗木構隔間、其他左右室內空間採清水磚牆隔斷。 於正廳內供奉吳沙畫像,兩旁並有後人寫的對聯「真成拓土無雙士,正是開蘭第一人」。
吳沙故居簡介



吳沙故居有開蘭第一人之稱的吳沙所居住的宅第,從APP導覽和現場導覽回顧吳沙的一生事蹟:可從在清朝嘉慶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率漳、泉、粵三籍漢人來此開墾說起:開墾初期與噶瑪蘭族人常起爭端,後來流行天花疾病,吳沙以藥救助他們,使噶瑪蘭人心生感激,大家終於和平相處。




兩年之後;吳沙在清朝嘉慶三年(西元一七九八年)因為得到天花而病故。吳沙本身的經歷,卻像一顆劃過天際的流星,短暫卻閃耀。但在歷史中留下了不少讚許和歷史定位。
吳沙一生事蹟的歷史回顧



從本文章開頭序言提道;吳沙除了開墾荒地,他也運用自己的醫術幫人看病、賣草藥,還和當時候葛瑪蘭族原住民做起了生意。用漢人的生活用品換取山產和鹿皮,再轉賣到台北、基隆。經過十年的努力,他在五十三歲那年也就是清朝乾隆四十八年(西元一七八三年)用吳春郁這個名字當墾號,開始開發現在三貂角地區,逐漸累積了財富和人脈。





吳沙不只會做生意,也參與社會事件。在清朝乾隆五十二年(西元一七八七年),他還帶人幫忙對抗林爽文事件的殘餘勢力,展現了他的行動力和影響力。當年吳沙病故到時間經過二百二十七年後的現在、吳沙故居的大體建築和內部擺設著當時厚的情景,吳沙故居就是一個活的宜蘭縣地方開發史,現在為宜蘭縣定歷史建築。
感受先祖們的開墾精神



總結:吳沙故居目前由財團法人吳沙基金會管理。透過吳沙故居建築內部珍貴文史資料中文物擺設、紀錄片的播放、每天定期導覽下,透過動態走動結合靜態文物資料,遊客來此感受吳沙當年先祖們開墾蘭陽平原這塊土地之價值,讓民眾體現這片宜蘭縣青山綠水之美,激發愛鄉、愛故土的情懷。
吳沙故居相關資訊::
地址:
宜蘭縣礁溪鄉吳沙村北門巷39號
開放時間:
AM09:00-PM17:00
電話:
03 928 8812
02 2269 679
備註:
旅遊點、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