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
含有「故居」共 1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soso的沙龍
2025/04/04
圓山大飯店的國宴餐
每年妹妹的生日我們都會去吃大餐。去年是大直的茹絲葵牛排,今年則是圓山飯店金龍廳的國宴餐。 公車經過大直之後就是一連串的軍事機構,還有忠烈祠以及小蔣總統的七海文物紀念園區,在我小的時候這一區也是「特區」。在「圓山大飯店」公車站牌下車後直行即可看到823抗戰紀念公園,陳列著舊式飛機大砲紀念這場無謂戰役
#
圓山飯店
#
圓山大飯店
#
孔二小姐
2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4/12/14
灰塵,物與記憶的歸宿
有時候,會覺得「灰塵」是個很不可思議的東西,它不像食物的殘渣、昆蟲的屍體那樣,以一種明顯的方式出現在那裡,並用氣味或駭人形象向你發出訊號,要求你盡快處理掉它。灰塵不知不覺地,一點一點累積在一切你不夠注意的事物上。就算是每天使用的衣櫃、電腦主機,如果沒有定時清理,等你發現時,上面都默默佈了一層灰。
#
前圖紙
#
灰塵
#
回憶
5
留言
La Valise Rogue 緋紅旅囊
2024/09/18
【英國旅遊】朝聖名畫家之旅:到小鎮 Sudbury 參觀根茲巴羅故居及畫廊
本文帶您走進英國沙福郡的Sudbury小鎮,探索著名畫家湯瑪斯.根茲巴羅的故居及其藝術成就。根茲巴羅以人像及風景畫聞名,本文介紹了他的背景、故居博物館及周邊環境,並介紹了Sudbury的交通資訊及自然風景,讓您瞭解這位洛可可主義畫家的故鄉。
#
英國旅遊
#
英國
#
英國畫家
11
1
跳鼠飛行日記
2024/09/18
3
風景優美又小巧可愛的博物館~~
3
天心居
2024/08/25
創設金庸博物館談何容易?
「張彧書話」問,香港何時才會有獨立的金庸博物館。 獨立博物館要能自負盈虧,單以武俠為主題的博物館要做到這一點已經難比登天,更何況只有以金庸為主題?
#
張彧
#
張彧書話
#
金庸
3
留言
Si薰的Fun輕鬆時光
2024/06/01
Si薰|走讀牯嶺街|彷彿穿越時空
鎏金老師的邀約參加#牯嶺街文化小旅行,這次導覽由專業的中英日導覽何良正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歴史,他是牙科主任退休,很早就往自己最有興趣的導覽深耕。 ⚜第一站南門市場 南門市場的歷史,最早成立於1906年,地處日據時代的千歲町。 最初是一座露天市場,如今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 日劇
#
國語日報
#
南門市場
#
中正區
4
1
Danielson在童話王國丹麥
2024/06/01
喜歡
只記得很久以前的電影-牯嶺街少年事件
喜歡
雲山水的沙龍
2024/05/17
話說-花說-辛志平校長故居
辛志平校長故居。志工為訪客解說古蹟,同時將插花的手藝,應用於服務的處所。市府修剪園內叢竹,維護古蹟行動踏實。廢棄的竹枝葉,搭配空酒瓶完成的盆花,具環保觀念。深色酒瓶穩重襯托綠竹輕盈,盆花突破米黃、咖啡等和室色系,讓沉寂室內有了盎然綠意。「竹」代表高風亮節、虛懷若谷,盆花正如辛校長的穩重廉潔人格。
#
新竹高中
#
音樂課
#
故居
9
2
莉莉思
2024/05/17
喜歡
幸好沒有真的拆掉蓋停車場,有意義的古蹟該好好保留。
喜歡
雲山水
發文者
2024/05/17
喜歡
莉莉思 謝謝你的留言。古蹟保留非常不易。能留下如此有意義的故居,大家都很欣慰。
喜歡
naэ3aloоna
2024/04/06
美麗莫斯科|*瓦斯涅佐夫故居*Дом-музей В. М. Васнецова*
:::俄羅斯畫家“瓦斯涅佐夫故居”參觀記::: 一起來看看這位以俄國傳統民間故事作為主題的畫家吧!
#
俄羅斯
#
俄羅斯旅行
#
莫斯科旅行
3
留言
Miemie的沙龍
2024/02/17
【德國】寧靜小鎮-威登堡,馬丁路德故居(Lutherstadt Wittenberg)之旅
進入馬丁路德故居威登堡,感覺整個小鎮,有說不出的寧靜。 在街上走,有一首詩歌『寧靜的伯利恆』在腦中響起,不知它從何而來,也許是從天上來,也許是這裡的街景及它的歷史,帶我到這首詩歌的情境中,心中有無比的寧靜與平安,如置身古時的伯利恆。
#
宗教
#
聖經
#
教堂
2
1
振祐黃
2025/01/01
喜歡
感謝作者詳細的介紹,讓我重新緬懷了馬丁路德對真理的單純與堅持!現在的社會雖然沒有腐敗的教廷,但各種似是而非的道理與各種歪曲腐敗並不比馬丁路德當時好,我們也應該以馬丁路德為榜樣,勇敢堅持真理!
喜歡
藍天白雲
2024/01/16
回臺北--北部濱海第一站:頭城老街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北部濱海的頭城老街和周邊景點,包括文學巷,開蘭媽祖廟,康灩泉故居,盧纘祥居所和李榮春文學館。適合全家一起來,尤其是適合孩子的「戶外教學」,文學的、歷史的、書法的,真的太超值,來宜蘭(頭城)一定要來走上一遭啊!
#
頭城
#
文學
#
老街
8
留言
杜山的沙龍
2023/09/11
三幅畫
夏娃,也就是趙正,在七月炎熱的一天,去公共事務中心辦一件事。這一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大暑。趙正需要開具一份證明,證明他是中心城市的公民。沒有這一份證明,他沒有辦法接觸到位於一個寒冷山區的三幅山水掛軸。 根據描述,已經發現的三幅山水掛軸,前兩幅依稀可以看出水墨渲染的印跡,但也沒有人敢否認,紙面上漫漶
#
故居
#
山區
#
對話
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