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解凍,散而為雨。春雨細細復疏疏,伴著風,在夜間悄悄地下。輕輕滋潤著萬物,染綠了一溪新柳,紅溼了滿樹杏花。
立春後繼之雨水,二十四節氣第二個節氣,有三候。一候獺(ㄊㄚˋ ,tà)祭魚,水面冰塊融化,水獺開始捕魚。捕得魚後放到岸邊依序排列,猶如祭祀一般。二候鴻雁來,五日後,大雁從南方飛回北方。三候草木萌動,再過五日,隨著陽氣上騰,草木開始抽出嫩芽,大地一派欣欣向榮。雨水時節花信風,油菜花、杏花、李花次第開,以為三候報信。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杏花是早春最靚麗的一道風景,沉寂了一冬,遇雨水滋潤,紛紛探出頭來。一樹樹,滿枝椏,風中搖曳。
杏花紅,梨花白。殊不知,盛開的杏花和梨花一樣,是一抹純淨無暇的白。紅杏之說源於杏花含苞待放時,花瓣完全為花萼包裹,而花萼是粉紅色的。初綻之時,花瓣前端尚帶著粉紅。隨著花瓣次第開放,紅暈漸漸褪去,只留紅萼那一點紅,綴在一片白中,美得動人。
《遊園不值》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遊園:古時遊園是遊私園,和後世的公園不同。
屐齒:木屐。古代一種木質所作之鞋,鞋底有橫木齒,可以防滑。
柴扉:用木柴、樹枝編成的門。
夜來,斜風細雨敲琦窗,至清晨,漸雲淡淡風清清。空氣中,有離離原上草,有柳枝隨風飄,有杏花吐萼。近午時分,詩人想攫取初春的靈感,踏出書房、跨出大門,隨著一縷清香走啊走,走到了一座花園門外。詩人雅興正濃,想看看園裡的花木,就輕輕敲了幾下門,靜靜地。又輕輕敲了幾下,寂寂地。再輕輕敲了幾下,寂寂又靜靜。不由得猜想,花園主人應該是怕滿地青苔禁不住屐齒踐踏,才閉門謝客地吧!
詩人在柴門外尋思著、徘徊著,想離去心有不甘,不離去又無可奈何,不禁輕輕吁了一口氣。唉,罷了!罷了!改天再來拜訪吧!正準備離去時,不經意一抬頭,竟見一枝紅杏探出牆來,淚染輕匀,鮮艷欲滴。好個意外的驚喜啊,詩人胸襟為之一開,滿心繁華熱鬧意,一洗先前的落寞冷寂。原來這滿園春色、盎然生機,怎麼關也關不住啊!
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生卒年不詳,長期隠居錢塘西湖之濱。
「鬧」字乃宋人俗語,意謂鮮艷惹眼。杏花常團團簇簇盛開,繁密飽滿得無處躲。春花爛漫,一個「鬧」字,有聲有色,渲染了整個大地。一幅生機勃勃、色彩鮮明的早春圖,躍然紙上;詩人也因此有了「紅杏尚書」之稱。
《玉樓春 ‧ 春景》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縠皺:即縐紗,喻水波細如縐紗。縠(ㄏㄨˊ,hú),縐紗。
棹:船漿,此指船。
宋仁宗在位期間(公元1022 – 1063年),乃大宋全盛時期。崇尚文化的國策,更增添王朝之風雅。一代才子宋祈,恭逢其盛,與其兄宋庠(ㄒㄧㄤˊ,xiáng)為同年進士,時稱大、小宋。宋庠為人嚴謹幹練,官至宰相。宋祈不若其兄清約莊重,仕途亦不如兄,仍居朝廷重要職務,特別是奉詔編修《新唐書》。同時代的文士蔡襄,名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評價宋祈為人「英采秀發」,「久視之無一點塵氣,真神仙中人也」。
宋祈生性風流,自金榜題名後,一直奉行《玉樓春》中的行樂理念。生活奢侈享樂,多蓄婢妾歌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他的生活寫照。至官居尚書時,人生已是晚年。
傳統五行文化中,東方、春天都與木對應。所以古人認為春自東來,賞春自是在城東。
這一年,立春過後雨水至,城東春意日夕佳。詩人和幾位好友踏春遊湖,只覺風光無限好,說不出的歡愉暢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泓春波綠水。暖風吹拂,湖水蕩漾,層層波紋,細如薄紗微微皺。水波漾開來、漾開來,彷彿帶著盈盈笑意,招喚著遊人的舟楫。綠楊煙外,清晨的寒氣,輕輕。遠處楊柳、抽出千萬條枝椏,鵝黃淺碧。遠遠望去,如夢似幻,像雲又像霧。杏花枝頭紅艷艷,一團團一簇簇,如火焰般喧騰囂鬧,好一個春光爛漫。
詩人徜徉於眼前這一切,良辰美景,醇酒美人,如年少時般熱鬧繁華。酒一杯一杯地喝,春日一點一點地溜走,不知不覺間、太陽已西斜。眼看著,又到了曲終人散時刻。浮生若夢啊,詩人不由得感嘆韶華已逝,流光容易把人拋。回顧,人生苦短,歡樂的日子少又少。說什麼千金之富,哪抵得過美人回眸一笑?思及此,詩人不禁為之精神一振。勸大家繼續把酒暢飲,好殷勤留住夕陽西下的腳步。霞照餘暉,且向花間多停駐,及時行樂、好黃昏!
才子年華老去,風采不減少年。寫下了這闕流麗多姿之作,在歷史上贏得了永不老去的「紅杏尚書」之名。除此,還留下了一樁風流軼事。
話說小宋為翰林時,某日路過繁台街,恰遇宮內出來一隊車馬。一清麗宮女揭開車簾,喚了聲:「小宋!」宋祈回頭,驚鴻一瞥,久久不能釋懷,就填了一首《鷓鴣天》曰:
畫轂雕𩣑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如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名人、名詞、名曲,迅速在京城傳唱開來,傳到了宋仁宗耳裡。宋仁宗查明詞中意後,不但未責罰宋祈的非份之想,還將美人賜給了他。
宋祈(公元998 – 1061年)與晏殊、范仲淹、歐陽修等歷史名人,同時活躍於宋仁宗治下。
公元1127年靖康恥,北宋亡;徽、欽二帝為金人擄往北方五國城。途中,風雅皇帝宋徽宗見杏花,再無枝頭春意鬧之情。借物詠懷,花開時嬌艷,無情風雨一摧殘,易凋零。以花喻人,感身世之嘆,唱亡國之哀。
《燕山亭 ‧ 北行見杏花》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冰綃:潔白的絲綢,喻花瓣。
蕊珠宮女:仙女。蕊珠,道家指稱的天上仙宮。
憑寄:託誰寄。
無據:不知何故。
和:連。
杏花團團簇簇,遠遠望之,如雲如霞。近看,花瓣兒冰清玉潔,如雪白絲綢裁出,輕柔重疊。花色淡雅,似淡淡胭脂勻染。色彩明麗、芳香馥郁,好似勻粉施黛、裝束時新的美人。娉娉裊裊,美得羨煞天上仙女。只可惜,花似紅顏易凋零,更哪堪、無情風雨來摧殘。愁苦,愁苦,院落淒涼涼。試問,還要經受幾番春暮。
花兒凋落,人兒飄零,離恨重重託誰寄?燕子只知雙雙飛,哪懂得人間多少傷心事。此去天遙地遠,千山萬水阻隔,故國故園今何在?費思量!能不思量?怎不思量?悲涼,悲涼,愁腸百結,故國惟有夢中尋。哀痛,哀痛,徹夜輾轉難眠,連夢都做不成。
宋徽宗趙佶(公元 1082 – 1135年)雖非治國良才,然對藝術貢獻卓著。是開風氣之先的藝術品及文物收藏家,更是位審美獨到的藝術家。愛汝窯,善茶道,迷丹青,精書法,創出獨樹一格的「瘦金體」書體。「清麗中自帶剛勁,瘦硬而自顯華貴」,是書法史上一道鮮明絕美的風景。趙佶對書畫的熱衷,大大提高了畫師的地位。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和「千里江山圖」,皆完成於其治下。
杏花歷史悠久,據說公元前數百年的《管子》就有記載。先開花後長葉子,少了綠葉陪襯,更顯花色濃鬱。含苞之時紅艷艷,漸漸花開時,顏色變淡變白。萬樹杏花喜迎雨,比梅花少一分孤傲,比梨花多一抹暈。
《無題》
古木陰中繫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短篷:小船。
一葉扁舟,一個白衣詩僧,溪水淙淙,袍袖飄飄。臨到小板橋,傍著幾棵參天古木。詩僧本無事,將小船繫在老樹上,映著一樹綠蔭清幽幽。扶著一把藜杖,興之所至走過小橋,恣意欣賞這春日好風光。一路上,杏花燦爛,楊柳翩翩。走著走著,忽地,天空飄起細細的雨。灑在鮮艷的花瓣上,灑在無塵的潔淨上,欲溼、灼灼其華。和風輕輕吹來,楊新柳綠,拂過衣袖、拂過心頭,不寒、絲絲楊柳。
釋志南,南宋詩僧,生平不詳。乘小船而來,一日春遊,解纜上扁舟。淙淙溪水聲,蕩漾著「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絕唱。
花甲詩人一夜聽春雨,綿線不斷。細雨如絲,有江南的浪漫,有青春的回顧,有歲月的蹉跎,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嗟嘆。點點滴滴、淅淅瀝瀝到天明。明朝深巷一聲聲賣杏花,聲聲入耳。
《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臨安:南宋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
世味:社會人情。
京華:京城之美稱。因京城乃人文薈萃,政治、經濟重心,故稱之。
矮紙:短紙、小紙。
草:指草書。
細乳:沏茶時、浮於水面上的湯花泡沬,乳白色為佳。
分茶:宋人飲茶之法,煮水不煮茶。溫盞後,將茶末倒入茶盞,再以燒開的水滴注,並以茶筅攪拌使茶水融合。分茶猶如今日的咖啡拉花,通過茶末與沸水的反應,分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圖案,又叫「茶百戲」。據說,千古才女李清照和風雅皇帝宋徽宗,都是分茶高手。
素衣:白衣。此為詩人謙稱,古代未仕進之士子著白衣。
風塵歎:暗指不必擔心受到京城的奢靡浮華之風影響。
陸游(公元1125 – 1210年),出生於兩宋之交,成長於徧安的南宋。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一生力主抗金。為收復舊山河準備,夜讀兵書,勤練劍術,結交豪傑。卻也因主戰態度而屢遭朝廷主和派打壓、官家不喜,落個罷官歸故里。作此詩時,詩人已六十二歲,在家鄉山陰(今浙江紹興)賦閒了五年。少年時的意氣風發,中年時的雄心壯志,隨歲月慢慢流逝。心未甘,鬢已霜,無可奈何。他想當身先士卒的收復者,然而起起落落間,愈發看清了南宋小朝延的驕奢淫逸、苟且偷安。恰如早於陸游的詩人林升在《題臨安邸》所言,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汴州:即汴京、東京,北宋都城,今河南省開封市。
這一年春天,陸遊又被起用為嚴州知州。赴任之前,先到臨安覲見皇帝,住在西湖邊上的客棧裡聽候召見。春雨綿綿,詩人有些愁,寫下了這首詩。
這些年來,世態人情薄如紗,宦海浮沉、消磨志氣罷了,徒然!可如今,是誰又讓我風塵樸樸地騎著馬,來到這熱鬧繁華地?冠蓋滿京華,干吾底事?我隻身住在小客樓上,一整夜聽著春雨,點滴淒清、點滴淒清。隔日清晨,就可聽到深幽小巷傳來叫賣杏花的聲音,颯颯清爽、颯颯清爽。
雨過初晴,好風景!閒來心情好,可鋪開小小的紙,從容地寫寫草書,字字佳。也可倚在窗邊,靜看晴光,玩玩茶百戲。細細地碾茶、煮水、溫盞、調膏、點湯,看水面上的乳白泡沫,能變出什麼圖案?杏花香!我不過是一介白衣,作客京城,何必擔心迷了方向、丟了初心。等到清明時節雨紛紛,就可以返家了,流光好!
他愛國,他主戰,一生背負著江山萬里,有「愛國詩人」之稱,。無奈,請纓無路,屢遭貶黜,晚年閒居山陰。「壯士淒涼閒處老,名花零落雨中看。」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做夢都夢到騎著戰馬,踏過冰凍的黃河奔赴前線。「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愛國情緒,濃墨重彩了詩人的一生。錢鍾書評道,
「他看到一幅畫馬,碰見幾朵鮮花,聽了一聲雁唳,喝幾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血液沸騰起來。」
公元1210年,陸游年八十五。失土未復,心中有恨,臨終前寫下最後一首詩、《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春雨,細嗅杏花。找一扇窗戶,覓一方洞天,靜靜地聽!
2025/02/18 雨水:住家巷口一戶人家後院,有參天柳樹一棵,每次外出散步必經過。節氣之始,以汝為證。
圖片取自網路後加以裁剪,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