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化時代,中小企業要確保資訊安全,不能只是「有做到」就好,而是要真正「符合市場與利害關係人的期待」。ISO 27001:2022 條文 4.2 瞭解關注方之需要及期望,強調企業應明確識別與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相關的關注方,並回應其需求。
企業為何要關心「關注方」的資安需求?
許多中小企業認為資訊安全是 IT 部門的事,但實際上,客戶、供應商、投資人、監管機構,甚至員工都是關注方。他們的需求與期望,決定了企業的資安策略。例如:
- 客戶要求:大型企業客戶可能要求供應商具備 ISO 27001 認證,以確保供應鏈安全。
- 監管法規:如《個資法》或 GDPR,要求企業妥善保護個資,否則將面臨罰則。
- 供應商合作條件:許多跨國企業要求合作夥伴遵守特定的資安標準,以降低風險。
如何透過 ISO 27001 條文 4.2 提升競爭力?
在實務上,中小企業可以透過以下三步驟來強化資安管理:
- 盤點關注方與需求: 與業務、法務、IT 部門共同討論,列出所有可能的關注方。 確認每個關注方的需求,例如客戶可能要求 資料加密、主管機關關心 法規遵循。
- 建立「關注方需求」對應表: 依據 ISO 27001 條文 4.2,將各關注方的需求分類,例如法律規範(法遵)、契約義務、市場競爭要求等。 明確標示哪些需求應納入 ISMS,例如:某些供應商要求定期進行滲透測試(Penetration Testing),就應納入資安管理計畫。
- 用資安管理系統回應需求,創造價值: 運用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 工具,找出最需要優先處理的資安需求。 設計「客戶安心機制」,例如主動提供資安合規報告,讓客戶更有信心。 持續檢討、改善資安措施,確保與市場趨勢同步。
差異化思維:ISO 27001 不只是「合規」,而是商機
許多中小企業將 ISO 27001 視為「必要的合規成本」,但如果換個角度看,它其實是一種市場競爭工具。資訊安全不只是「花錢買保險」,而是「建立信任、增加訂單」的關鍵。例如:
- 某科技新創公司因 ISO 27001 認證,獲得海外大型企業的信任,成為長期合作夥伴。
- 某傳產企業原本無資訊安全管理制度,導致無法承接外國訂單。後來導入 ISO 27001,提升資安管理能力,順利進軍國際市場。
根據溝通心理學領域研究,清楚傳達企業對資安的承諾,能有效提升客戶信任度,進而促進業務發展。因此,企業應積極運用 ISO 27001 條文 4.2,了解關注方需求,並透過資訊安全管理系統回應,以此創造更大商業價值。
中小企業如何行動?
企業可以從三個關鍵行動開始:
✅ 主動識別關注方與需求,不要等出問題才補救。
✅ 用 ISO 27001 系統化管理資安風險,建立客戶與市場信任。
✅ 從資安「合規」轉向「競爭力」,讓資訊安全成為企業優勢。
在這個數位時代,中小企業若能正確運用 ISO 27001 條文 4.2,不只是降低風險,更能強化市場競爭力,成為客戶信賴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