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企業資安困境與解方:從ISO 27002:2022談資安培訓三步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談到ISO 27001時,許多企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們要拿證書!」,但真正的挑戰不是取得證書,而是如何讓資安變成企業文化的一部分,確保每一位員工都能正確執行資安政策。這就涉及ISO 27002:2022的資訊安全認知及教育訓練(6.3),企業應該將資安教育納入日常,讓所有人從「不得不做」轉變為「主動做好」。

台灣企業的資安困境:培訓不落地,員工沒感覺

許多企業在資安培訓上會遇到兩大問題:

  1. 只訓練IT,忽略非技術人員
    IT部門或資安負責人通常會接受較多資安訓練,但非技術人員(如行政、業務、客服)才是日常操作企業資訊的人,他們的資安意識不足,反而容易成為資安風險的破口。
  2. 培訓方式太無聊,員工只想趕快結束
    資安訓練常見的模式是「填鴨式簡報+選擇題考試」,員工上完課只是為了拿到結業證書,實際操作時仍然不清楚哪些行為可能造成資安風險,例如:隨手把密碼寫在便條紙上,或是收到釣魚郵件時直接點擊連結。

ISO 27002:2022 教我們的資安培訓三步驟

要讓企業資安文化真正落地,ISO 27002:2022提出了一個可行的方法:

步驟 1:分層次的資安教育,讓員工有感

資安培訓不該只有一套「一刀切」的標準,而應根據不同職位與角色,設計不同的學習內容。例如:

  • 新進人員:簡單介紹資安基本概念,讓他們了解「為什麼要遵守資安規範」。
  • 業務 & 客服:強調社交工程攻擊(如釣魚郵件)與客戶資料保護,避免因人為疏忽導致個資外洩。
  • 技術團隊:提供進階的技術訓練,如系統弱點掃描、存取權限管理等,以確保資安技術能力跟上企業需求。

步驟 2:用「故事」取代「規則」,讓資安變得有趣

資安培訓不應該只有法規條文,企業可以透過案例分享來讓員工產生共鳴,例如:

  • 「某公司業務人員因為用個人信箱寄送客戶資料,結果導致資料外洩,最後公司不僅被罰款,還失去了大客戶!」
  • 「某科技公司員工因為密碼太簡單(123456),被駭客輕鬆破解,導致整個系統被入侵,損失上千萬!」

這些案例比起單純講解規範,更能讓員工理解資安的重要性,並記住哪些行為是不應該做的。

步驟 3:定期測試 & 強化培訓,讓資安成為習慣

資安教育訓練不應該只是「一次性活動」,企業應該定期舉辦資安演練,例如:

  • 定期發送假釣魚郵件,測試員工是否能辨識惡意郵件,並在發現錯誤後即時加強教育。
  • 舉辦資安挑戰賽,讓員工透過遊戲方式來學習如何應對資安威脅。
  • 建立資安大使制度,讓資安意識較高的員工成為內部資安推廣者,帶動整體資安文化。

台灣企業的下一步:資安教育就是競爭力

ISO 27001不是一張紙,而是一種管理思維。當企業能夠真正落實ISO 27002:2022 6.3的教育訓練,資安風險自然降低,長遠來看,企業也能在國際市場上贏得更多信任。

台灣企業如果想導入ISO 27001,應該從內部培養資安文化,讓每一位員工都意識到「資訊安全是自己的責任」。如此一來,ISO 27001不僅能夠通過認證,更能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競爭力!


參考文獻(APA 格式)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022). ISO/IEC 27002:2022 Information security, cyber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trols. Geneva, Switzerland: ISO.
avatar-img
0會員
221內容數
資訊管理、投資、ISO 27001主導稽核
留言1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ichael C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許多企業導入AI系統,卻忽略了人性化考量,導致員工焦慮、創意枯竭,甚至影響決策品質。本文探討如何根據ISO 42001標準,建立人機共存的AI管理系統,避免AI系統淪為企業的"科技冷漠症"。闡述AI應具備情境感知、學習人類行為以及被監管等能力,並以案例說明如何調整AI設計,提升客戶滿意度及員工士氣。
「頂大生不吃香了?」這類新聞標題,反映出台灣中小企業常見的用人焦慮:企業希望招募高學歷人才,卻無法長期留住;相較之下,普通學歷員工雖穩定,但學習與適應速度較慢。這不只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挑戰,更可能成為資安管理上的隱形風險。 ISO 27002:2022 條文 6.5 明確指出,企業應對聘用終止或變更
當企業導入人工智慧(AI)管理系統時,利害關係者的需求與期望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ISO 42001 明確指出,企業應辨識 AI 管理系統相關的利害關係者,理解其需求,並透過適當的治理機制滿足這些要求。這不僅是一項技術與合規議題,更涉及心理學中的『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即
在人工智慧(AI)管理的時代,企業如何確定自己的角色?ISO 42001 不僅提供技術與法規上的指引,更強調企業應理解自身與 AI 之間的關係,這與心理學中的『自我認知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有異曲同工之妙。企業如何看待自己的 AI 角色,將影響其決策、風險管理與 AI
ISO 42001 標準提供企業一套人工智慧管理系統 (AIMS) 框架,協助企業因應 AI 決策透明度不足、道德與法律爭議等問題。本文從心理學觀點探討企業導入 AI 管理系統之必要性,說明 ISO 42001 如何提升 AI 透明度與信任感,包含提供決策依據、建立 AI 風險管理流程等作法。
因應DeepSeek AI 模型引發的資安疑慮,臺灣企業應積極提升員工資訊安全認知,並落實相關教育訓練,以降低AI服務的資安風險。根據ISO 27001:2022標準,提出包含職前教育、定期訓練及實際測試等多面向的資訊安全教育訓練方案,強調建立完善的AI服務審查機制的重要性。
許多企業導入AI系統,卻忽略了人性化考量,導致員工焦慮、創意枯竭,甚至影響決策品質。本文探討如何根據ISO 42001標準,建立人機共存的AI管理系統,避免AI系統淪為企業的"科技冷漠症"。闡述AI應具備情境感知、學習人類行為以及被監管等能力,並以案例說明如何調整AI設計,提升客戶滿意度及員工士氣。
「頂大生不吃香了?」這類新聞標題,反映出台灣中小企業常見的用人焦慮:企業希望招募高學歷人才,卻無法長期留住;相較之下,普通學歷員工雖穩定,但學習與適應速度較慢。這不只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挑戰,更可能成為資安管理上的隱形風險。 ISO 27002:2022 條文 6.5 明確指出,企業應對聘用終止或變更
當企業導入人工智慧(AI)管理系統時,利害關係者的需求與期望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ISO 42001 明確指出,企業應辨識 AI 管理系統相關的利害關係者,理解其需求,並透過適當的治理機制滿足這些要求。這不僅是一項技術與合規議題,更涉及心理學中的『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即
在人工智慧(AI)管理的時代,企業如何確定自己的角色?ISO 42001 不僅提供技術與法規上的指引,更強調企業應理解自身與 AI 之間的關係,這與心理學中的『自我認知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有異曲同工之妙。企業如何看待自己的 AI 角色,將影響其決策、風險管理與 AI
ISO 42001 標準提供企業一套人工智慧管理系統 (AIMS) 框架,協助企業因應 AI 決策透明度不足、道德與法律爭議等問題。本文從心理學觀點探討企業導入 AI 管理系統之必要性,說明 ISO 42001 如何提升 AI 透明度與信任感,包含提供決策依據、建立 AI 風險管理流程等作法。
因應DeepSeek AI 模型引發的資安疑慮,臺灣企業應積極提升員工資訊安全認知,並落實相關教育訓練,以降低AI服務的資安風險。根據ISO 27001:2022標準,提出包含職前教育、定期訓練及實際測試等多面向的資訊安全教育訓練方案,強調建立完善的AI服務審查機制的重要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攻擊型資安公司 DEVCORE 與資安人才培育品牌 OffSec 合作,推出全台首個由 OffSec 原廠講師講授的實體資安人才證照課程。才打造更全面、具系統性的學習體系。OffSec 原廠專業講師將於 8 月 26 日至 30 日親至台灣,幫助學員在 5 天內掌握駭客思維及不同環境下的攻擊技術。
在現今數位時代,網路安全已成為企業和個人必須面對的首要挑戰。隨著網路犯罪活動的日益猖獗,如何有效地保護敏感資訊並確保網絡環境的安全,成為每個組織和個人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帶你了解如何利用先進的監控軟體來提升資訊安全,為您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逆旅分享如何以最低金錢成本, 取得足夠的專業,高效通過CISSP考試的經驗。文章內容包括考試準備時間、閱讀材料、練習題目數等對於考試準備的建議。
在當今的數位化時代,企業越來越依賴資訊技術系統來開展業務。隨著對資訊技術系統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企業必須確保其資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ISO 27001 標準是一項中立和全球通用的標準,旨在為資訊安全管理系統提供了一個框架,隨着時代發現,ISO27001已更新至2022版本,以應對數字環境中不斷變化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析了PANW法說會提到的資安產業過去10年最大的結構性變化,並探討了雲端和機器學習對資安產業的影響,特別針對雲端、機器學習、network security等議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Thumbnail
政府、法令是資訊安全的最後防線,本文從政府及法律層面探討網路安全議題,以及資通安全管理法和個資法的重要性。政府擴大進用資安人才,以及執行資通安全管理法、個資法的相關規定,對維護數位平臺安全有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文章還強調了民眾的資安素養及企業、政府的連手防禦對抗駭客組織及詐騙集團的重要性。
Thumbnail
為了因應2025年ISO27001從2013轉到2022版本,需進行轉版受訓課程。這個課程是提供已經取得ISO27001:2013主導稽核員證書者,所提供的轉版訓練,有提供新舊版本差異的說明,更重要的是可以取得轉版證書。
Thumbnail
談了許多網路安全的議題,提醒民眾要注意哪些事情,建構哪些網路安全思維,讓我們可以降低踏入詐騙陷阱的風險。但除了民眾本身要不斷學習、提升防詐意識外,是不是還有其他方面的作法呢? 本文就來聊聊在企業端可以做些什麼。 要打造一個密不可破的防護網,企業端就不能夠缺席。 舉幾個例子讓大家知道。
Thumbnail
在資訊保安的工作裡,資安認知訓練是一項基本的措施,但同時亦是很多企業忽略的一環。 過往筆者也有參與資安認知訓練的設計及提供培訓服務,很多時最困難的並不是內容的撰寫,也不是預算的多寡或培訓時間的時數,而是如何讓受訓者認真去接受培訓資訊。 企業員工會覺得資訊保安是資訊科技部門的責任......
資訊保安對於企業的資訊科技部門是越來越重要,有很多企業己經開始將資訊保安從日常的資訊科技拆分,以避免資訊科技部門因日常繁重的技術支援無法同時兼顧資訊保安的應對。 而資訊保安和IT審計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說資訊保安是日常的防御工事,那IT審計就是比起防御更能預先部署的可預視的一環。 過往IT審計可能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攻擊型資安公司 DEVCORE 與資安人才培育品牌 OffSec 合作,推出全台首個由 OffSec 原廠講師講授的實體資安人才證照課程。才打造更全面、具系統性的學習體系。OffSec 原廠專業講師將於 8 月 26 日至 30 日親至台灣,幫助學員在 5 天內掌握駭客思維及不同環境下的攻擊技術。
在現今數位時代,網路安全已成為企業和個人必須面對的首要挑戰。隨著網路犯罪活動的日益猖獗,如何有效地保護敏感資訊並確保網絡環境的安全,成為每個組織和個人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帶你了解如何利用先進的監控軟體來提升資訊安全,為您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逆旅分享如何以最低金錢成本, 取得足夠的專業,高效通過CISSP考試的經驗。文章內容包括考試準備時間、閱讀材料、練習題目數等對於考試準備的建議。
在當今的數位化時代,企業越來越依賴資訊技術系統來開展業務。隨著對資訊技術系統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企業必須確保其資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ISO 27001 標準是一項中立和全球通用的標準,旨在為資訊安全管理系統提供了一個框架,隨着時代發現,ISO27001已更新至2022版本,以應對數字環境中不斷變化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析了PANW法說會提到的資安產業過去10年最大的結構性變化,並探討了雲端和機器學習對資安產業的影響,特別針對雲端、機器學習、network security等議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Thumbnail
政府、法令是資訊安全的最後防線,本文從政府及法律層面探討網路安全議題,以及資通安全管理法和個資法的重要性。政府擴大進用資安人才,以及執行資通安全管理法、個資法的相關規定,對維護數位平臺安全有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文章還強調了民眾的資安素養及企業、政府的連手防禦對抗駭客組織及詐騙集團的重要性。
Thumbnail
為了因應2025年ISO27001從2013轉到2022版本,需進行轉版受訓課程。這個課程是提供已經取得ISO27001:2013主導稽核員證書者,所提供的轉版訓練,有提供新舊版本差異的說明,更重要的是可以取得轉版證書。
Thumbnail
談了許多網路安全的議題,提醒民眾要注意哪些事情,建構哪些網路安全思維,讓我們可以降低踏入詐騙陷阱的風險。但除了民眾本身要不斷學習、提升防詐意識外,是不是還有其他方面的作法呢? 本文就來聊聊在企業端可以做些什麼。 要打造一個密不可破的防護網,企業端就不能夠缺席。 舉幾個例子讓大家知道。
Thumbnail
在資訊保安的工作裡,資安認知訓練是一項基本的措施,但同時亦是很多企業忽略的一環。 過往筆者也有參與資安認知訓練的設計及提供培訓服務,很多時最困難的並不是內容的撰寫,也不是預算的多寡或培訓時間的時數,而是如何讓受訓者認真去接受培訓資訊。 企業員工會覺得資訊保安是資訊科技部門的責任......
資訊保安對於企業的資訊科技部門是越來越重要,有很多企業己經開始將資訊保安從日常的資訊科技拆分,以避免資訊科技部門因日常繁重的技術支援無法同時兼顧資訊保安的應對。 而資訊保安和IT審計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說資訊保安是日常的防御工事,那IT審計就是比起防御更能預先部署的可預視的一環。 過往IT審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