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如斯墜落! ──慈忍的折攝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raw-image


攝影:L'epold/設計:Nicole L.

 

法雨,如斯墜落!

──慈忍的折攝力

梁寒衣

 

        山林書案的右側供著卧佛,一尊涅槃躺臥的如來。涅槃的如來下方,置著「說法第一」的富樓那肖像──自從二〇〇九年群峰中的禪室建構後,富樓那的肖像即佇立在那裡,無論書寫或禪坐,舉目即見。──不知何人遺下了大疊日本寺刹的明信片,彼時,整理書篋,即於菩薩、天王、力士和諸弟子、羅漢叢中,獨獨挑出了這幀富樓那,置以為像。

        供養涅槃的如來,意為提醒修法者永不可或忘、亦永不可失卻的本題:正向法道,正向涅槃。那麼,富樓那呢?是為了精進精研教理,提醒辯才無礙、義理精準、說法圓融善巧的必要性嗎?

        初參《雜阿含經》,富樓那的紀事,一見震撼,如中天火,即或不刻意記誦,也銘刻紋身;深深地、捺入胸腑與體氣。也如吸血鬼的長釘與重槌,帶來決定性、不可逆轉的一擊──只是,是如來明定的印記:正向修法,且矢行忍辱的不可移轉!

 

        于時,尊者富樓那聞法精進,恒常孤獨靜處,專精思惟……如是法隨法行,恒不放逸,以是自知證道明確,已然「不受後有」:不復再入三界輪迴。準此,他將「遠行至他方」,將世尊所授予他的珍貴法教──那無盡的法寶與法藏,流布將來……那是他的「覺花供養」:自覺悟,也使此覺悟之花流播人心、開徧塵寰。

 

        世尊湛明於他的遠行,這將可能是彼我最末的會晤與指授……

        胸中決定的富樓那如斯以深心請求著最後臨行的法語與告誡。

 

        「若修法者眼見可愛、可樂,可念想、意願、長養欲望欲染的色相,而欣悅、讚歎、繫著;如是更增重重的歡喜、貪愛、執取、掛礙……則離涅槃之道愈來愈遠。眼根如此,耳、鼻、舌、身、意亦然。但有愛喜、樂著,則為羈鎖,則離涅槃之道遙遠。」

        「若修法者眼見可愛、可樂,可念想、意願、長養欲望欲染的色相,既不欣悅,亦不讚歎、繫著……以淡泊故,不增貪愛、深樂、執礙,則漸近涅槃。眼根如此,耳、鼻、舌、身、意亦如是。」

 

        世尊僅是略略簡述了「六根離於六塵」的根本教法──那最早最早、最樸素的「離欲/解脫」之道,那為富樓那早已熟悉、業已不知操作多少千萬遍的修法之道──而這至簡,便是至重的一切了!

        六根對境,離於愛喜,則無嗔恚,則不為役使,則離於繫縛與羈鎖。則止息,涅槃。

 

        「我已說畢法教,那麼,你將前往何處?」世尊凝看著富樓那說。

        「將西行,向西方邊嵎輸盧那國!(註一)」富樓那回答。

        「輸盧那蠻荒邊嵎、海風腥羶、而文明不至。人民粗暴、兇惡、輕躁、而好鬥好罵──若果不幸遭遇兇暴、訶罵、毀辱,你將如何?」

        「我將作如是念:輸盧那人賢善、智慧!他們雖然粗暴、謾罵、毀辱於我;但畢竟動口不動手──並未當真手拿石塊擲打、攻擊我!」富樓那微笑回答。

        「那麼,若果當真向你拋擲來漫天石頭石塊呢?」世尊煦然推進。

        「若果石塊石瓦加身,我將念想:輸盧那人直是賢善、智慧!雖扔了石塊,畢竟未曾掄起刀劍、棍棒。」

        「如若便到了刀劍、棍棒相交,毆打、斲刺、創害的地步呢?」世尊更進一步節節推進。

        「我將念想:輸盧那人誠然賢善、智慧!雖則行使了刀劍、械棒,卻也抑扼了嗔怒,並未當真殺害殺死我!」

        「但是,果真就殘暴地殺死殺害了呢?」世尊作了最末的逼進。

        「聆聞某些道者厭患色身、希求解脫,竟到了不惜以刀劍自殺,或服毒、以繩自縊,乃至投入深坑深谷的地步。因之,若果殺害,我將冥目合掌,念想:輸盧那人何其賢善、智慧!竟以如斯地迅捷、方便,助我解脫虛幻朽敗、必老必衰的色身,使我及早進入涅槃解脫。於今,一切所作已辦、業已完滿!」富樓那不假思索,貞明、堅定地回答。

        「善哉,富樓那!如斯善學善修忍辱,堪能荷擔弘法布教的大任!」青蓮色的眸眼彎彎露出希美的笑容,如月華的煬照,世尊忻然讚歎:「一切處、一切境得安,不起嗔恨,不為移轉。你將堪能住止蠻惡輸盧那!你可起行,使未度者得度,未安者得安,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

 

        富樓那於是於結夏安居之前抵達了濱海陬隅的羶騷之地。那裡,魚蝦貝類的腥羶與人性的腥羶一樣蓁莽叢叢、騷盪腥烈。他以無邊的風儀、安詳安忍、與睿智,使五百「蠻夷」歸命、受戒為虔誠淨信的「優婆塞」;又以恢宏的意志與毅力,伐木鏗鏗,締建了五百座伽藍、寺刹;座墊、卧褥、衣具、僧舍……所有修持、安眾所需所欲,無不以大能、大力、善巧齊備而施設完滿。

        於頭頭雜瑣,建構、淨治、度化之餘,他默然砥礪修行、深化著自身的禪定……他的禪寂愈來愈深,最終證得了「三明通」(即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看看「所作已辦」、不虛本願,於一切結案的三個月後,富樓那如是進入了無餘涅槃。

 

        海砂寂寂,明月寂寂。

 

        他的法音飄散於大海浮沫間……鮫人曾經與聞。

 


raw-image


攝影:梁寒衣 

 

        昔年,一見震撼!唯因發現,所謂「說法第一」並不在「說」,並不止於義理詞辯,而在「忍辱」──更正確地說,是「慈忍」:慈悲與安忍。富樓那之於節節進逼、節節上昇的怨害與毒恨,除卻安忍、消化,其「慈眼視之,一目等觀」、不住擴大涵容的方式,像極了阿那律尊者所薰修的「慈悲觀」──依慈心三昧,柔忍消融,作意觀修,將所有的逆害者、破毀者俱視為「賢善、智慧」──一類「逆增上緣」!那是唯有極致的忍辱者、慈赦者、無我者始能抵至的吧!不具足高峯的證量與禪定則無能遂行,則必為嗔恨、激流所漂流移轉。至於法義法教的精準精湛、圓融無礙等等僅是一名說法者的基礎條件,離此,便不具弘法布教的資格。但,更重要的是心行,人品,與修證。

        因緣所之,他從母姓而來的其他譯名「滿慈子」、「滿願子」,恰切足以描摩他浩廣圓滿的慈悲與願行。倘使阿那律的〈八大人覺經〉代表著小乘佛法至大乘佛法的過渡與橋樑(註二);那麼,富樓那所體現的,即是自「自了漢」轉為大乘菩薩、大乘精神的浩廣輝明、行動行願。一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悲攝荷擔:準擬隻身深入未鑿未啟的蠻荒險域,於闃暗野蠻的心田播下啟蒙的種子和悲智的開覺。──不止佛法,於其餘宗教,於其他遠行非洲、中南美洲、中土、日本……的各類各樣的宣教者、佈道者身上,我們皆看到了大大小小的「富樓那」!富樓那所象徵的,不獨個人,而是舉世弘法者、宣教者的身影:那份啟蒙和開覺的精神與行動。為之,不惜和身輥入、投諸火鞲、披荊斬棘,忍無量的凌踏與苦行、魔考與試煉。

        他是縱貫一生、影響沈深的三個佛經「忍辱」典範之一──其餘二者分別是《金剛經》的忍辱仙人,以及《長壽王本起經》的長壽王(註三)──打從初初修行便恒常深觀深惟;及至入廛弘法,於無盡人性的烈火爐鞲、怨害瀆毀……間煆煉鑄鍛,更時時依此反覆觀修──循著他臨行前四個逐漸加深的創害層次,一遍遍對照、檢省自我的能與不能、到與不到……以之為準繩、為量尺,力行鞭策、拓寬本體的忍辱與心量。

 

        三個典則深入體性,如三枚不壞不散的鋼釘,臨境臨事,恒舉恒用、恒為提揭參省;由是,更更體解永嘉玄覺禪師的「一切劫奪毀辱,何曾非我本師!叫喚喧煩,無非寂滅」,以及「銷融頓入不思議」。

        灼然!於不可銷融中仍銷融、消化得過去,許你有寸進、寸尺的拓寬,更逼進、味著此「不可思議」。

        愈是負質惡德、無明深幽險暗,愈是功夫須用,道伴典範須在、須提得起!以是無明固不可思議,功行的依之拓寬、調攝亦不可思議。

        典範的意義在於,禪柱子清明在眼,摩本具體而親切,可為隨身的醒堂木。

 

        因此,並不贊同某些傳統解經將富樓那前往輸盧那「度化五百優婆塞,締建五百僧伽藍」的事業,視為三個月內即已完辦的功行──基於除非鬼使神運,即若於機械發達、科技製造鼎盛的現代,蓋二、三座像樣的寺院、伽藍都怕不止於三個月,況乎是手工勞作、野蠻荒潦的古代與邊隅之地了!

        所認同的毋寧為《摩訶僧祇律》第廿三卷所記載的:富樓那抵達輸盧那,相逢一位名為「闥婆」的巨族長者;長者傾慕富樓那,其崇仰如斯之深,乃至發願為之建造一座純以栴檀莊嚴芬芳的屋宇。此中,有一名捷利敏悟的男子,名為「億耳」,富樓那度之為沙彌,卻由於身處邊地、無能聚足十名持律比丘,而無法為億耳受具足戒。及至七年而後,栴檀房香嚴落成,闥婆長者廣邀四方僧眾前來應供、觀禮,十名持律比丘業已應供赴會,富樓那乃趁此良機為億耳如法如律地受了比丘圓滿戒。踅經此艱難,這是為什麼當億耳決心朝覲如來,富樓那即託囑他代為向佛乞請五個願望,其中之一,即是邊地比丘希少,希望將輸盧那須十名持律比丘始能「受具足」的律則,改為五名(註四)。

        對照比較,倘度一名比丘受具足戒均須七年的功行,就更遑論締造五百伽藍,且使此五百伽藍皆充滿修法的僧眾了!它將意味著更袤遠的時光,以及更長久、更澇苦的荷擔與持任。

 

       為何須斤斤計較之於他者可能嫌於繁瑣的時光與細節呢?若為多添一則「故事」與「知識」,則大可不必。若為修行的實際理地、現實的摩本與操作,則也「非如此不可」!熬忍三個月的苦行、魔考,和熬忍一年、三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峻烈苦行與煆煉,意味著道者不同的功行、保任、與火候。忍得住一年無嗔的,未必忍得住三年;熬得過三年的,未必安忍得上十年;而被破毀、慈赦了十年的,也未必當真能研磨、燒鍛至第二十年;瀝苦至第二十年的,也未必然能烹煎、摧折至第三十年……直如揹得住三十公斤的,未必能揹得上五十、一百、三百公斤!──尤其精神與肉身的磨碾、凌遲可能是重力加速度式的。摧折至第二十年的,可能至第二十一年即已全盤崩解、析離──緣於那個支拄的臨界點已然抵至!

        否則,六祖又何須於獵人隊中伏忍烹煎十五年?──熬個三年、五年便提早肇啟「祖師禪」輝煌的一頁不是挺好的嗎?然,就是得如此「鑊湯爐炭拌得入」地以十五個寒暑、鑄鍛出「一切時定」與「淨/垢、凡/聖」不二,始能的的摘下明月,將之完滿呈供有情。時光的燒鑄與研磨,本意味著熟成、保任的工夫。

        就宗門「搬柴運米無非神通」的觀點,力行實踐、踏地而來、「烈焰中撈得的明月」,自然較之於鬼使神運、天賜異能的更具有參考點;即使就《摩訶僧袛律》中富樓那乞請變通十名持律比丘為五名,亦可看得出他明睿的思慮、前瞻、與開闔。其他四項開遮亦然,俱屬他深入邊地,明利觀察、審量折衝的結果。

 

        而各宗教的大小、男女「富樓那」,各個層次的宣教者、布道者亦將如彼一般經驗著同一拉鋸折衝、苦行研磨、乃至死亡死地的流程──這是為什麼這幀「寫真」立在書房,置以為像的理由。

        ──縱使風顏剝損,古老的木雕踅經歲月風霜的洗劫,早已殘舊蝕侵,再難現出相好莊嚴;老舊的黑白照片和拍照技術更加強了此斑駁、鬱暗之感。

        置以為像,不為相好(即或果然長得恰似象人,也合該如此「置以為像」吧!),而為其精神意志的高度與宏偉:一顆忍辱、悲攝的金剛之心。

        且人力可及,用腳走過!

        法雨,因之而墜落,而大流湧沛。

寫于二〇二四年四月十七日

 

 

(註一)輸盧那,古印度國名,位於西印度;其首都曾為古印度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靠近現代印度孟買北方的納拉索帕拉鎮;又譯為「輸那」(地理資料來自「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註二)阿那律與《八大人覺經》,參見梁寒衣《優曇之花》之〈穿過長夜的針孔──為人類穿針的八大人覺經〉。

(註三)忍辱仙人,參見《優曇之花》之〈於我節節支解的肉軀〉。

(註四)富樓那與億耳之受具足戒,參見《摩訶僧祗律》第廿三卷。山中初見來自莊春江《阿含故事集》,不敢掠美,特為記載。


富樓那託億耳代乞的「五願」(即五項戒律的開遮),如來准許,調改為:


一、輸盧那邊地居民喜於潔淨,許僧侶日日澡洗;此處則半月沐浴。

二、輸盧那多礓石、土塊和刺木,許著兩重革履;此處一重。

三、輸盧那缺乏一般的敷具,而多產皮革,許用皮革作敷具;此處不許。

四、輸盧那乏少衣物,多死人衣,許著死人之衣物;此處亦許。

五、輸盧那乏少比丘,准許五眾比丘即能受具足;此處須十眾比丘始能受具足。

 

以上可見審量邊地、因地制宜,而有的善巧開遮與權衡。如來法智圓明深睿,其戒律並非僵死固著、也非一成不變的。

 





raw-image



富樓那肖像,日本奈良興福寺                  來源:網路



        自一九九四年初參《阿含經》諸部起始,富樓那即以其慈忍定格心版;如斯偕行十五年,二〇〇九年,才初始相晤明信片上的黑白肖像。其後又過十五寒暑,二〇二四年始於網路上見其彩色塑像;但顯然修復良好,唯見慈眉含容,不見斑駁鬱暗。


       然則,無論見與不見、有與無,富樓那俱是心頭永恒的身影,一個逆挫毀辱境界的參考版、回歸處。也是一名無聲、而具體的教授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寒衣的沙龍
4會員
79內容數
梁寒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想你,在他方  ──一個小分子的堅持與反抗,關于電影《我很想你》  ——梁寒衣 越彼沼原,  含藏著至深的  悸痛與念想, 據說,我的眸光  總宛如你  真正的尊嚴,是敢於面對自身的過患與闕口,  當懺則懺――    「自尊」與「我慢」之於一般人而言,常是混淆不清,邊際模糊的
Thumbnail
2025/04/22
想你,在他方  ──一個小分子的堅持與反抗,關于電影《我很想你》  ——梁寒衣 越彼沼原,  含藏著至深的  悸痛與念想, 據說,我的眸光  總宛如你  真正的尊嚴,是敢於面對自身的過患與闕口,  當懺則懺――    「自尊」與「我慢」之於一般人而言,常是混淆不清,邊際模糊的
Thumbnail
2025/04/16
AI繪圖/設計:Nicole Liang 柚花樹下 梁寒衣 喜愛柚子花皂類般淨潔芬寧、安澄安鎮的香息。倘使欲為春日選擇一種氣息,那麼,必是柚花,以及其餘柑橘類吧;它們是浮拓遠山近山,至為悠然、澄明、寧淡的香息,幽寂悄悄、而無時不在。走在春日柚花浮漾的山徑,嗅著淨潔澄明的芬芳,浮現的是另一段
Thumbnail
2025/04/16
AI繪圖/設計:Nicole Liang 柚花樹下 梁寒衣 喜愛柚子花皂類般淨潔芬寧、安澄安鎮的香息。倘使欲為春日選擇一種氣息,那麼,必是柚花,以及其餘柑橘類吧;它們是浮拓遠山近山,至為悠然、澄明、寧淡的香息,幽寂悄悄、而無時不在。走在春日柚花浮漾的山徑,嗅著淨潔澄明的芬芳,浮現的是另一段
Thumbnail
2025/04/08
回首彌陀 ——永觀堂,京都 ——梁寒衣 金色的軀幹,煬煬燭照,如一朵紫磨荷芰般,迴首塵墟,佇足,再佇足;凝眺,再凝眺! 序言 惟其眾生無法度盡,以是心燈不滅。 ——永觀律師 閻浮   一眼望見了他。   他在那裡,於闃如炭墨的長夜中,於繚燒如焰的楓木前,流眄,再流眄!   向晚
Thumbnail
2025/04/08
回首彌陀 ——永觀堂,京都 ——梁寒衣 金色的軀幹,煬煬燭照,如一朵紫磨荷芰般,迴首塵墟,佇足,再佇足;凝眺,再凝眺! 序言 惟其眾生無法度盡,以是心燈不滅。 ——永觀律師 閻浮   一眼望見了他。   他在那裡,於闃如炭墨的長夜中,於繚燒如焰的楓木前,流眄,再流眄!   向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觀音託夢佛弟子。 雙冬山頂有石窟, 弟子建廟來供俸, 延路擠身香火盛。 地勢高昂風景佳, 觀音微俯知凡塵。 有飢有苦急相助, 手持聖水蔭眾生。 (來自章冶作者的日常打油詩)
Thumbnail
觀音託夢佛弟子。 雙冬山頂有石窟, 弟子建廟來供俸, 延路擠身香火盛。 地勢高昂風景佳, 觀音微俯知凡塵。 有飢有苦急相助, 手持聖水蔭眾生。 (來自章冶作者的日常打油詩)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高叔逸壓低笠帽,快步前行,到了桂樹林才放慢步伐,泰然進入追思樓大廳。慧觀和季香猊還在等待牌位刻製完成,正殿前的騷動尚未傳開,故此處仍舊安逸平和。為友助念的老僧跪坐於地藏菩薩前的蒲團,專心默誦佛經,季香猊拄著四稜鐧立於其後,喬裝成僧人的桓古尋一襲棕色袈裟,在外邊低頭掃塵。
Thumbnail
高叔逸壓低笠帽,快步前行,到了桂樹林才放慢步伐,泰然進入追思樓大廳。慧觀和季香猊還在等待牌位刻製完成,正殿前的騷動尚未傳開,故此處仍舊安逸平和。為友助念的老僧跪坐於地藏菩薩前的蒲團,專心默誦佛經,季香猊拄著四稜鐧立於其後,喬裝成僧人的桓古尋一襲棕色袈裟,在外邊低頭掃塵。
Thumbnail
這種種神妙之境徹底顯示了佛教超越世間能量的真實存在,說明益西諾布大法王傳承的法脈,是合乎釋迦牟尼佛教規展現三藏經典中常常說到的超凡神通境顯,證明了佛經中所記載當年佛陀與他的弟子們常施遊戲神通是真實不虛的
Thumbnail
這種種神妙之境徹底顯示了佛教超越世間能量的真實存在,說明益西諾布大法王傳承的法脈,是合乎釋迦牟尼佛教規展現三藏經典中常常說到的超凡神通境顯,證明了佛經中所記載當年佛陀與他的弟子們常施遊戲神通是真實不虛的
Thumbnail
20240129 角度10 - 舍利 有一次,應邀到中部,途經一座廟宇。 這廟座落在名勝風景處,有山有水、環境優美。 整個景觀,仿造日式禪寺,安靜、乾淨,沒有中式寺廟的喧鬧與紛亂。 我上了二樓,看見了唐代高僧「玄奘」的舍利。 樓牆四周,介紹著當時的時空背景、與
Thumbnail
20240129 角度10 - 舍利 有一次,應邀到中部,途經一座廟宇。 這廟座落在名勝風景處,有山有水、環境優美。 整個景觀,仿造日式禪寺,安靜、乾淨,沒有中式寺廟的喧鬧與紛亂。 我上了二樓,看見了唐代高僧「玄奘」的舍利。 樓牆四周,介紹著當時的時空背景、與
Thumbnail
多傑洛桑老法王是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座下弟子,貫顯神通,表露佛法,有《聖僧鐵記》一書記載。他多年跟隨仰諤大法王上師學佛修行,晝夜不眠不休,連床舖都沒有,只有一個蒲團隨身。洛桑深得大法王上師傳承,感恩涕漣,發宏願要依師度眾生。
Thumbnail
多傑洛桑老法王是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座下弟子,貫顯神通,表露佛法,有《聖僧鐵記》一書記載。他多年跟隨仰諤大法王上師學佛修行,晝夜不眠不休,連床舖都沒有,只有一個蒲團隨身。洛桑深得大法王上師傳承,感恩涕漣,發宏願要依師度眾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