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曰:為五穀湯液及醪醴,柰何。
歧伯對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堅。
帝曰:何以然。
歧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時,故能至堅也。
- 以上不議
帝曰: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為而不用,何也。
歧伯曰:自古聖人之作湯液醪醴者,以為備耳,夫上古作湯液,故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
歧伯曰: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鑱石鍼艾治其外也。
- 這邊強調的是,要以不同的療程互相輔助,並非短時間內全部一套施治下去
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何。歧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謂神不使。歧伯曰:鍼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壞神去,榮衛不可復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榮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 慾望、思慮過度,人體的自癒能力太弱,治療效果會很差
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極微極精,必先入結於皮膚。今良工皆稱曰:病成名曰逆,則鍼石不能治,良藥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數,親戚兄弟遠近音聲日聞於耳,五色日見於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
歧伯曰: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此之謂也。
- 病人是一個療程中的主角,而醫師只是輔佐的腳色,若是彼此互相不能配合,病情無法好轉
帝曰:其有不從毫毛而生,五藏陽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於內,氣耗於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治之柰何。
- AI翻譯: 如果有人的疾病不是由皮毛開始的,而是因為五臟的陽氣耗竭,導致水液充滿在體表(水腫),魂魄無依,只剩下孤獨的精氣停留在體內,氣散失在體外,導致身體無法與衣物相適應,出現四肢僵硬且抽動,內氣停滯不通,外形也無法正常運作,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治療呢?」
- 四極急而動中: 肌肉僵硬、痙攣或抽搐,與神經系統疾病(如癲癇、帕金森氏症)或電解質紊亂(如低鈣血症、低鉀血症)有關
歧伯曰:平治於權衡,去宛陳莝,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淨府,精以時服,五陽已布,踈滌五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帝曰:善。
- AI翻譯: 首先要調整身體的平衡狀態,使其恢復正常。清除體內的壅塞和陳舊的積滯,讓四肢有微小的活動,幫助氣血流通。要用溫暖的衣物保護身體,並用繆刺的針法刺激相關部位,來恢復正常的形體。接著,開啟排出體內病氣的通道,清潔臟腑,讓精氣按照適當的時間服用和補充。當五臟的陽氣已經充盈,再疏通並清理五臟的阻滯,這樣精氣就能自然而然地產生,身形也會逐漸變得豐滿,骨骼和肌肉互相支撐,氣血運行穩定,身體自然就恢復平衡了。
- 繆刺: 在患處的另外一側針刺
- 開鬼門: 發汗
- 潔淨府: 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