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0 法則】3 分鐘理解這個世界運行的規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8020法則是什麼?

8020法則又可以叫做「帕雷托法則」、「關鍵少數法則」等。


核心的概念是指,在一現象中,少數幾種要素有著較大的影響,是決定結果的主要因素。


在所有變因中最重要的只有20%,雖然剩下的80%佔了大多數,但影響的結果的幅度卻遠遠低於關鍵的少數。

這告訴了我們只要控制了重要的關鍵,就能控制結果。

8020法則的源由

8020法則

8020法則

這個規則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帕雷托 (Vilfredo Pareto) 發展出來的。

1897年帕雷托針對義大利的財富與收益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義大利大約有80%的土地是由20%的少數人口所擁有,並在政治經濟學發表了這個現象。

更令人驚訝的是,此種80%、20% 的現象,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分佈,情況顯示了社會上大部分的財富,最後都會流向少數人的手裡。

後來由理查.柯克撰寫了「8020法則」一書,展現在企業管理和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才將這個法則成功廣泛的推廣至普羅大眾耳中。

使用8020法則需要注意的事

應該把重點擺在關鍵少數的不平等上,而非數字的結果是否為80%和20%。

兩組具有因果關係的資料時,結果會出現一個不平衡的模式,而這個不平衡可能是「65/35、75/25、95/5」等。

但要找到那重要的20%並不簡單,需要用力體驗過80%才能找到那重要的20%。

一塊蛋糕裡,好吃的80%,來自於蛋糕其中的20%,也就是奶油。


假如我們把但80%的蛋糕體拿掉,只剩奶油味道就會變得很膩,蛋糕就會變得不好吃。


我們能夠清楚知道哪些是重要的20%,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花了時間,去體驗那些比較放後面順序的80%。

80%的經歷並不是毫無意義,是因為有這段經歷,所以我們更接近能夠帶給我們喜悅的20%。

在思考生活和工作上的優先順序時,我們一開始都會很希望快點命中答案,因為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如果能以最快速度知道20%在哪裡,我就能直直的往目標前進。

但往往會發現,實際上必須經過千迴百轉的走過那80%,才能有自信的說,我要把精力花在這個 20%。

有時會太過專注而忽略其他任務。若您只專注在重要的任務,而把較不重要的任務 (例如電子郵件和其他通訊內容) 擺在一旁,就可能會遺失資料。

它的挑戰是必須在使用 8020 法則時找到最佳平衡,並且完成其餘任務。

在討論8020法則時 常常提到有關顧客與營收之間的關聯性。

雖然大部分的收入是由少數的顧客提供,不過這種模式慢慢的因為網路而有所改變了。

此外如果因為那少數顧客的貢獻,而過分關注他們想從其中獲取更大利潤,也是不正確的做法。

所以千萬不要再把八十二十法則,拿來抱怨社會的不公平,社會上的貧富差距有他的道理,但也很沒有道理。

但是抱怨自己完全無法控制的事情,只是白白增加煩惱,應該要利用8020法則好好思考,並認真的過生活。

8020法則在5大領域的應用

8020法則

8020法則

商業領域

20%的客戶,貢獻了80%的營業額。


如果套用在公司營運公司80%的利潤是由20%的員工所創造的。這是因為這20%的員工,會在各種工作專案上起到關鍵的作用 像是下了正確的判斷 凝聚成員解決難題等。那麼是否表示那另外80%的員工,就是偷懶不做事,整天摸魚打混等下班呢?並非如此,因為在公司中他們才是多數會確實執行工作內容,好好處理其他雜事的人。在那20%的人專注在思考問題上時,他們是把其他例行公事給準備好的人。他們負責輸入檔整理報表準備資料,生產線上的照料及工作,負責準備上場要用的素材等。公司80%的利潤,可能是由20%的人爭取創造而來,可是另外80%的人,才是真正做了維持公司正常運作的事情。


工作領域

很多公司花80%的資源和時間處理20%的事情,比如開會和製作簡報,而忽略了開發客戶、執行行銷計畫和專案的重要性。

而忽略了只需要20%時間 卻會帶來80%效益的事例: 開發客戶、執行行銷企劃等。

管理領域

8020法則對管理學最重要的啟示,就是企業的經營管理,必須要想辦法抓住關鍵的少數,而不是平均的去處理及看待所有的事情。

要有分析與分類各種工作的能力,善於找出關鍵的主要項目,並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主要問題的解決上。

教育領域

假設孩子特別擅長數學,但是英文不太好,台灣的家長會把80%的時間用來惡補那20%比較沒這麼好的科目。

但應該要專注在孩子擅長的科目,把80%的時間放在孩子擅長的科目,剩下20%的時間花在不擅長的科目。

個人領域

20%的努力決定了80%的結果,20%的飲食,貢獻了80%的體重。


我們要專注在少數能讓我們過得舒服 開心的事情上 集中精力在能獲得最大效益的選擇上。像我們平常生活中,有許多可以選擇的活動,比方說閱讀逛街和家人團聚工作旅遊,學習新事物等。千萬不要三心二意,做這件事心裡卻掛念另一件事,這種心態會讓我們無法長期堅持在一件事情上。


8020法則重點應用

專住在20%「最重要、最關鍵」的事情,可以幫助我們大幅減少原本的工作量。

意思是這20%的目標 是能否「達成目標、完成事項」最關鍵的事情。

拿出紙筆或是用手機電腦的記事本等,好好想一想哪些事情對目標來說是最重要的,然後按照重要順序排列。

把最重要的事情優先做,只要簡單改變做事的順序,就能讓產出和效率高上好幾倍。

所以找到並且專注在那20%的事情上就很重要了,當弄清楚這個規則以後 不管是事業還是生活的各種事情上幾乎都可以應用,讓我們的人生無往不利。

8020法則秘訣|槓桿最大化

大家都知道20%的投入可以有80%的收益,其實進一步想,這20%裡面依然也有8020法則,也就是20%裡面的20%。

同理在推進一層,我們可以找到8020法則的3次方;找到20%裡的20%裡的20%,就等於可以得到80%的80%的80%。

這樣的效率就是【別人的64倍】,將8020法則的效益槓感到最大。

avatar-img
0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ua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GTD(Getting Things Done)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時間管理方法,由 David Allen 在《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一書中提出。這套方法的核心在於幫助你將腦海中的待辦事項系統化,減少壓力並提升執行力,讓你專注於當下的每一件事。 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 GTD工作法的五個步驟,以及如何將
邊際效益(Marginal Utility)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描述當你多消費一個單位的商品或服務時,獲得的滿足感(效益)逐漸減少的現象。簡單來說,第一口蛋糕總是最甜,吃到第三塊可能就沒那麼享受了。 本文將透過生活和商業中的實際例子,幫助你理解邊際效益的運作及其應用價值。 邊際效益是什麼
冰山理論,又稱「冰山模型」,源自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對人類潛意識的描述。這個理論不僅適用於心理學,還被廣泛應用於商業、教育、職場和人際關係中。本文將介紹冰山理論的概念,並結合實際例子,幫助你掌握這個模型的應用。 冰山理論是什麼? 冰山理論將人類行為和想法比喻成冰山,分為可見部分和不可見部分:
關於 Bluehost 退費問題: 一開始,我只想簡單地申請退費,心想應該沒什麼難度吧。結果,我按照他們的流程發了一封退費申請的電郵,等了好幾天才收到回覆。更讓人傻眼的是,客服回覆裡面居然要求我提供一堆有的沒的資料,像是退費原因、為什麼不繼續使用他們的服務之類的。這樣的問答讓我感覺他們不是要幫
我們常常高估了一次性大變化的力量,而低估了微小但持續的改變所帶來的影響。《原子習慣》一書揭示了一個簡單卻深刻的道理:小習慣也能帶來大變革。這本書告訴我們,持續地進行微小的行為變化,能讓我們逐步走向更好的自己。 了解《原子習慣》背後的理念 《原子習慣》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是,個人的成長和變化不是靠一次
什麼是第二大腦? 「第二大腦」這個概念由生產力專家蒂亞哥·福爾特(Tiago Forte)提出,旨在幫助人們有效管理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它不僅僅是一個記錄工具,更是一種將信息進行外化並結構化的方法。通過建立這樣的系統,我們可以更容易地捕捉靈感、學習新知識,以及保持個人和專業生活的高效運作。 第二大
GTD(Getting Things Done)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時間管理方法,由 David Allen 在《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一書中提出。這套方法的核心在於幫助你將腦海中的待辦事項系統化,減少壓力並提升執行力,讓你專注於當下的每一件事。 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 GTD工作法的五個步驟,以及如何將
邊際效益(Marginal Utility)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描述當你多消費一個單位的商品或服務時,獲得的滿足感(效益)逐漸減少的現象。簡單來說,第一口蛋糕總是最甜,吃到第三塊可能就沒那麼享受了。 本文將透過生活和商業中的實際例子,幫助你理解邊際效益的運作及其應用價值。 邊際效益是什麼
冰山理論,又稱「冰山模型」,源自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對人類潛意識的描述。這個理論不僅適用於心理學,還被廣泛應用於商業、教育、職場和人際關係中。本文將介紹冰山理論的概念,並結合實際例子,幫助你掌握這個模型的應用。 冰山理論是什麼? 冰山理論將人類行為和想法比喻成冰山,分為可見部分和不可見部分:
關於 Bluehost 退費問題: 一開始,我只想簡單地申請退費,心想應該沒什麼難度吧。結果,我按照他們的流程發了一封退費申請的電郵,等了好幾天才收到回覆。更讓人傻眼的是,客服回覆裡面居然要求我提供一堆有的沒的資料,像是退費原因、為什麼不繼續使用他們的服務之類的。這樣的問答讓我感覺他們不是要幫
我們常常高估了一次性大變化的力量,而低估了微小但持續的改變所帶來的影響。《原子習慣》一書揭示了一個簡單卻深刻的道理:小習慣也能帶來大變革。這本書告訴我們,持續地進行微小的行為變化,能讓我們逐步走向更好的自己。 了解《原子習慣》背後的理念 《原子習慣》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是,個人的成長和變化不是靠一次
什麼是第二大腦? 「第二大腦」這個概念由生產力專家蒂亞哥·福爾特(Tiago Forte)提出,旨在幫助人們有效管理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它不僅僅是一個記錄工具,更是一種將信息進行外化並結構化的方法。通過建立這樣的系統,我們可以更容易地捕捉靈感、學習新知識,以及保持個人和專業生活的高效運作。 第二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期將針對霍爾感測器(Hall Sensor)於馬達中的運作規律,進行說明及解析。係因在我們存在的物理世界當中,事物往往具有各自的脈絡與法則,若能用心體會了解之後妥善運用,皆可進一步的推動科技發展。 由上一期中,理解了霍爾感測器的安裝規則後,再將其對應到馬達旋轉狀態,可以察覺到霍爾訊號變化具備了固
到目前為止,為了簡化問題,我們都假設物體的質量是1。接下來,我們將移除這個假設,然後將完全符合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apply_force()方法,整合到Mover這個類別中。
這一節談的是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以及力對於物體運動狀態的影響。
Thumbnail
效應、定律、法則 最常考的為 Murphy's Law (莫非定律)、Parkinson's Law(帕金森定律)和The Peter Principle(彼得原理)。這三個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物理學是統計歸納自然界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所以叫自然科學。因為很多現象都有規律可預測,因此就能成為定律,例如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社會科學是統計歸納人類行為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因為對象是人,所以往往會有不符合規律的情形發生,所以社會科學很難預測,例如股票何時會恐慌出現賣壓……
Thumbnail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Thumbnail
微積分是許多人的夢魘,但事實上卻是我們早已接觸過的知識,就像速度、距離和時間的關係一樣,一直以來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它教導了我們積極的生活態度,並且與許多生活面向息息相關,例如收入和儲蓄,個人成長策略和生活習慣。 這篇文章通過這些例子解釋了微積分的基本邏輯。
Thumbnail
冪次定律 呈現一條曲線,從左下方緩慢上升,然後迅速上升,強調了少數事件的極端值。這些極端值代表著相對較大的事件,其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大多數事件。 馬太效應 由一個明顯的源頭開始,不斷分支出更多的線條,形成一個庞大的樹狀結構。這些分支中的一些可能變得更大,代表著成功的累積效應,符合馬太效應
Thumbnail
這篇要來分享關於「頻率」這件事,談到頻率,不免就要順便談談「吸引力法則」,現在訪間已經有多書籍、影片都有詳細描述吸引力法則的運行方式。它並不是什麼怪力亂神也不是什麼偽科學,實則吸引力法則是個再科學不過的量子力學,同頻相吸的概念而已。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期將針對霍爾感測器(Hall Sensor)於馬達中的運作規律,進行說明及解析。係因在我們存在的物理世界當中,事物往往具有各自的脈絡與法則,若能用心體會了解之後妥善運用,皆可進一步的推動科技發展。 由上一期中,理解了霍爾感測器的安裝規則後,再將其對應到馬達旋轉狀態,可以察覺到霍爾訊號變化具備了固
到目前為止,為了簡化問題,我們都假設物體的質量是1。接下來,我們將移除這個假設,然後將完全符合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apply_force()方法,整合到Mover這個類別中。
這一節談的是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以及力對於物體運動狀態的影響。
Thumbnail
效應、定律、法則 最常考的為 Murphy's Law (莫非定律)、Parkinson's Law(帕金森定律)和The Peter Principle(彼得原理)。這三個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物理學是統計歸納自然界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所以叫自然科學。因為很多現象都有規律可預測,因此就能成為定律,例如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社會科學是統計歸納人類行為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因為對象是人,所以往往會有不符合規律的情形發生,所以社會科學很難預測,例如股票何時會恐慌出現賣壓……
Thumbnail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Thumbnail
微積分是許多人的夢魘,但事實上卻是我們早已接觸過的知識,就像速度、距離和時間的關係一樣,一直以來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它教導了我們積極的生活態度,並且與許多生活面向息息相關,例如收入和儲蓄,個人成長策略和生活習慣。 這篇文章通過這些例子解釋了微積分的基本邏輯。
Thumbnail
冪次定律 呈現一條曲線,從左下方緩慢上升,然後迅速上升,強調了少數事件的極端值。這些極端值代表著相對較大的事件,其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大多數事件。 馬太效應 由一個明顯的源頭開始,不斷分支出更多的線條,形成一個庞大的樹狀結構。這些分支中的一些可能變得更大,代表著成功的累積效應,符合馬太效應
Thumbnail
這篇要來分享關於「頻率」這件事,談到頻率,不免就要順便談談「吸引力法則」,現在訪間已經有多書籍、影片都有詳細描述吸引力法則的運行方式。它並不是什麼怪力亂神也不是什麼偽科學,實則吸引力法則是個再科學不過的量子力學,同頻相吸的概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