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成功解析了遙遠星系中的多數個別恆星,這一成就標誌著天文觀測技術的一大進步。過去,遙遠星系通常呈現模糊光斑形狀,使得辨識個別恆星變得極為困難。然而,透過重力透鏡效應,JWST能夠增強這些星系的光線亮度,從而清晰地解析出其中的恆星。這項研究由台灣大學的吳柏鋒助理教授領導,其團隊利用JWST的觀測數據,探索宇宙早期星系的形成與演變過程,並發現了一些星系在宇宙年齡不到10億年時便停止了恆星形成,這為理解「寂靜星系」的形成機制提供了重要線索。
JWST作為革命性的天文觀測工具,具備多項先進技術,使其在觀測遙遠星系和個別恆星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首先,JWST專注於紅外線觀測,能夠探測從0.6微米到28微米的波段,捕捉到宇宙中最微弱的熱信號,尤其是來自高紅移星系的光線。其次,JWST的主鏡直徑達6.5米,是哈勃望遠鏡的6.25倍,大幅提升了聚光能力。此外,JWST配備了大型五層遮光罩,使其能在低於-220°C的環境中運行,避免自身熱輻射對微弱信號的干擾。這些技術特點使JWST能夠清晰地捕捉到過去數十億年中的恆星形成過程,為天文學家提供了探索宇宙演變的重要工具。
重力透鏡效應是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一種現象,當光線經過大質量天體(如星系、星系團或黑洞)附近時,光線會因重力場而彎曲,類似於光線通過光學透鏡的折射。這一效應不僅能改變光源的觀測位置,還能增強遙遠星系的光線亮度,使得天文學家能夠觀察到本來無法看見的天體。JWST正是利用這一效應,成功解析了遙遠星系中的個別恆星,為研究宇宙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數據。
吳柏鋒助理教授是國立台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的專任教師,專注於星系形成及演化、多波段天文觀測和光譜分析等領域。他的團隊利用JWST的觀測數據,發現了一些星系在宇宙早期便停止了恆星形成,這對於理解「寂靜星系」的形成機制提供了重要線索。吳教授的研究不僅提升了我們對遙遠宇宙的認識,也為未來的天文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寂靜星系」是指在宇宙年齡不到10億年時便停止恆星形成的星系。研究表明,這些星系的形成機制可能與內部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有關。吳柏鋒教授及其團隊提出,星系中心可能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其釋放的巨大能量可能驅動氣體噴流,將星系內的「燃料」徹底吹散到太空中,導致恆星形成停止。這一發現挑戰了傳統觀點,即所有星系都應該在早期活躍地進行恆星形成,並為理解宇宙演化提供了新的視角。
JWST未來的觀測計劃將專注於解析更多遙遠星系,尤其是距離地球超過130億光年的星系。這些觀測將使科學家能夠獲得更精確的早期星系資料,並深入研究它們的形成和演化過程。此外,JWST還將有助於揭示暗物質和暗能量在宇宙演化中的作用,並探索早期宇宙中的化學相互作用及其在生命起源中的潛在角色。
JWST是一項重要的國際合作計劃,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和加拿大太空局(CSA)共同參與。這一合作自1997年開始,旨在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變。JWST的建造和發射成本約為100億美元,這些資金來自於美國政府、歐洲各國的貢獻以及加拿大的資金支持。如此巨大的投入反映了JWST在科學研究中的潛在價值,並為未來的觀測成果奠定了基礎。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成果不僅提升了我們對遙遠宇宙的認識,也為未來的天文學研究開啟了新的可能性。隨著更多數據的釋放,我們期待JWST能夠進一步推動天文學理論和模型的發展,並深化我們對宇宙奧秘的理解。這一突破性成就不僅是天文學界的里程碑,也為全球科學合作樹立了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