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一個人,不只要看他說了什麼話,還要看他做了什麼事。要理解一個品牌也是如此。要看這個品牌說了什麼,又實際做了什麼。周品均以個人自媒體辦了一場實體活動,撇開個人主觀因素,光就品牌操作思維來研究,就覺得是一場附加價值滿滿、體現何謂突破框架與形式的活動案例。
- 是YouTuber見面會還是企業家講座?
很多人認識她是從談兩性話題和職場守則的YouTuber身份,但忽略了她的本業是創業者與企業家。如果今天是「CEO教你如何商場致勝」為題,動輒數千數萬元的線上課或百人講座比比皆是,但今天換成用女網紅的頭銜談個人職場與生活哲學,卻遭到不少批判。這是第一個觀察到有趣的點。
活動取為見面會而非主題講座,其實就框出了本場活動定位要找的受眾——走深不走廣,能理解事情底層邏輯、不會被名目噱頭跟風來的人。前期先在個人社群(IG限動、YT貼文)釋放預告訊息,測試主流受眾地區偏好、人數規模偏好等,再根據這群人的回應做活動定位調整。
會知道這場活動訊息的人,要嘛平常有勤追蹤IG,要嘛是YT會員,因為不會滑到臉書廣告、不會看到官網Banner、不會收到電子報訊息;沒有早鳥訂閱優惠,也沒有簡訊通知你「即將開放購票囉!附上超連結」等導流訊息。如此一來,能買到票的人,自然有七到八成會符合「對品牌/人物高度認同」、「高行動力」雙重條件。
活動中有兩個價格點做篩選門檻,一個是門票價,一個是會員訂閱費。
購票前,沒有人知道現場會有值回票價的贈品,也沒有釋出其他多重誘因,這樣的做法確保參與者的購票動機單一。除此之外,常參加實體活動的人都會知道,無形的附加價值絕對多於物質實體回饋(例如演唱會/看展覽/主題講座),以價格作為進入門檻,也能確保參與者的價值觀不至於相差太遠;從品牌端來看,則可作為自我定位的參考點。這個定價是基於過去實體活動的均一票價做考量
另一層價格篩選,則是會員訂閱制的層級收費。目前會員制中最高等級是$600/月、每月可以看四支會員影片;售票策略採階段性開放,由最高等級會員優先購買特A區座位,再依序開放後續等級會員——同樣以價格篩選精準受眾,看準最高等級會員就是願意以實際行動支持品牌的鐵粉,購票率不會低,藉此同步達成第一階段開賣的自然聲量累積,吸引後續會員持續跟進,還怕搶不到。
確認活動對誰溝通、如何溝通之後,就要在前置和活動日做得足夠到位,前置作業包含票卡通行證與活動流程資訊卡的寄送,以及在活動前兩天發布場地路線圖指引影片等。
活動當日,從抵達現場後的排隊動線、工作人員的引導和問候、電梯搭乘人流管制、進入場地後的動線以及五感體驗等都很重要。
人員配置:很關鍵,太少會讓參與者找不到人問,被晾在一旁,太多又可能反而造成分工動線混亂;參加過太多場活動都是濫竽充數的工作人員,大多一問三不知,只是站在一旁等領日薪,只有主事者忙得不可開交。
觀察下來,每個工作人員都有自己的區域防守:一樓大門、手扶梯出入口、電梯出入口、舞台區兩側、走道區中央等。
攝影師應該有3-5位,負責各個角度與流程階段的拍攝,分工任務要明確,事前也要先場勘過合照角度,才不會派了一堆攝影師結果每位交出來的成品都大同小異。
客製化體驗:每個座位上都放好禮物袋,內容物總價值不僅超過門票費,還附上親筆手寫信件與簽名卡,再隨機放入一百張單獨合照卡,解決一對一合照會太耗時的問題,又能製造給參與者的活動驚喜。
雙向交流:
第一,活動現場備有拍照背板、客製化拍貼機、便條紙留言牆,最讓我驚訝的就是,以往活動都是會在留言牆旁邊擺幾本便條紙跟筆,大家要排隊拿紙筆輪流寫,但這場活動直接一人一本和一支筆,想寫多少就寫多少,這是一個很小的點,但我覺得很打中前面說的命題(對誰溝通)。現場就是平常會留言、私訊互動的人,絕對會願意貼滿整面牆。
第二,講者走到哪,哪裡就是舞台。要與群眾有更進一步的交流,就要創造平行視角,演講中事先準備好六題網友提問,並安排好QA環節中要站定點回答的位子,達成每個人都能近距離看到主角的活動企劃初衷。
產品體驗:照理說這群人是最容易在現場買單轉換的受眾,但因為前期對活動的目的很清楚,是一場「回饋給真正喜愛並支持我的人」的活動,所以並不需要設計任何導購置入;但仍有產品陳設區,給有興趣的人自行試用體驗(現場也沒有任何工作人員主動拉人來體驗或介紹產品),既能滿足有興趣了解的人,也不會打擾沒有興趣的人。
見面會活動是情感交流最密集的時刻,這群也是經過層層篩選與排除萬難才能來到現場支持的人,有粉絲現場就邀請大家加入自發性創立的LINE群組,在群組內大家就會自發性上傳照片、交流心得、分享體驗等,也是讓活動體驗持續發酵的方法之一。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場活動本是希望回饋以行動支持的VIP會員,實際上,卻又成為了會員影片中職場思維的真實行動案例。
如果來了卻只覺得是場迷妹與偶像的見面會,只能說腦袋格局還沒打開,看不到更有料的內容。
談完理性,該談感性。
分享關於 #職場與工作 的內容,談的不是書裡或影片中教的工具和思維,而是鼓勵大家從工作中去找到自我價值;不要全憑金錢去衡量,也不要渴望從他人身上尋找。
我一直相信每個人都是渴望與他人連結、貢獻於社會的。會討厭上班、或者對工作無感,或許是因為所在的職場並沒有辦法回饋任何正面感受到自己身上:沒有努力過後得到稱讚的認同感,沒有征服專案難題後的成就感,沒有學習新技能後的優越感,沒有接觸新事物的新鮮感。而這些正向回饋,都要靠自己主動創造機會,不是靠跳槽高薪產業或職缺就能解決,心在地獄,看哪都是地獄。
談及 #人生態度,很有共鳴的地方在於「不那麼銳利了」。二十幾歲,我也是生人勿近,講話刀刀見骨,不留情面,不知道在兇什麼。近期跟久未碰面的老朋友敘舊,她說「感覺你變了,沒那麼銳利了。」自感最大的差別,大概在於我開始有意識的留空間給別人也給自己空間。
以前看到綠燈剩3秒會狂奔過馬路,媽媽多念兩句我就會無情打斷,同事做錯事第一時間就要馬上指正,排隊超過三個人就不想排,總愛壓線趕車因為不想在月台浪費時間等待;太緊湊的結果就是只要有一個小挫折就會崩潰。
尤其喜歡搭纜車的故事。如果人生就像那條直達山頂的纜車,每經過一個節點勢必要往下墜個幾秒,中途還不能下車,你會擔心受怕還是順勢享受?如同人生路上難免磕跌碰撞,沒有人能一路順遂,所到之處都只有掌聲,但要嘆氣還是歡呼,只在一念之間。
正向的人,不是因為生活沒有狗屁倒灶的鳥事,而是因為懂得不把有限的能量與專注力放在上面。
談及 #自我覺察,曾無意識地被推著進入婚姻、困在沒有選擇的選擇;也曾經在一無所有的低谷裡內耗,懷疑自己過去的努力是否都白費。但是,跌過才知道該怎麼保護自己,受過傷才更能同理他人的痛苦,然後盡己所能的幫助更多人站起來。
回顧這場活動的內容分享,不管是職場工作、兩性關係,或者原生家庭的議題,其實都回歸到同一個核心——讓你更了解你自己是誰,而你又希望在這有限的生命裡創造些什麼?帶著這個問題去重新看待生活中出現的煩惱和挫折,許多過不去的心結也許就迎刃而解了。
黛西學姊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aisyxuejie
黛西學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xxshih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