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我重新投胎,否則我賺來的錢必須精打細算
我從小生活其實算好了,父母不曾因為金錢使得我需要半工半讀。
但我也不是個富二代,沒辦法躺著過活。
所以分享個原則
歡迎大家底下留言 說說你的建議及想法。我也蠻想知道的
首先,先存再花。
拿到錢,會想買喜歡或想要的東西是人之常情吧。
但別忘了存錢,總會有必要支出以及緊急備用金的重要性。
1. 5/3/2 or 6/3/1 or 3/3/3 法則
可以自行依照現有的存款或者消費情況做調整
基本上按照比例向下遞減。
- 6/3/1
- 60% 基本生活支出(適合生活成本較高或剛開始理財者)。
- 30% 儲蓄與投資(確保未來財務穩定)。
- 10% 彈性開支(控制娛樂與非必要消費)。
- 5/3/2
- 50% 基本生活支出(房租、飲食、交通等)。
- 30% 儲蓄與投資(短期儲蓄、長期投資)。
- 20% 彈性開支(娛樂、購物、興趣愛好)。
- 3/3/3
- 同上
2. 原則:比例向下遞減
- 彈性與調整:
- 若生活成本較低(例如 : 沒房租),將生活支出的比例調低,增加儲蓄或投資比例。
- 若收入有限或負擔較重,可先將儲蓄比例降低,逐步提高。
- 簡單規則:
- 比例不可超支: 每類支出要遵循設置的比例,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 優先保障儲蓄: 不管比例如何調整,儲蓄與投資應是優先考量。
真的需要照數字做嗎?
其實要看個人到底花錢要花去哪裡,假如你想存一筆錢可以出國、上才藝課的錢、想改車等等,就可以自行調整比例,空出一些比例為所需存錢。
所以我個人認為有幾件事很重要 :
1.緊急備用金 : 很重要,為突發疾病所需的醫療費用或者失業時不至於餓死。
2.彈性開支 : 不需要都花光,也可以存著哪天想買個高單價的東西時,就不會壓縮到當月其它支出。但你想花光也是可以,人生苦短嘛
3.記帳 : 這是為了瞭解你把錢花去哪裡,有時候總會手滑支出特別多的項目,例如飲料等等。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好調整比例。
雷區
關於信用卡,請謹慎,我發現居然有人會覺得刷了不用給錢耶,你沒有SUGAR DADDY/MOMMY 的話,你刷多少就要留多少錢起來或者算好下個月薪水可以用多少。
以免成為卡奴。
作者的總結
靠自己努力的堆積自己的底氣,未來的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要說有沒有壞處呢?
大概就是不能爽花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