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思考的目的---<筆記>

反省思考的目的---<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思考是種從既有事實出發去聯想其他相關的事實的作為,說到底就是由前者作為基礎或保證以此相信後者。反省思考是一種連續的思考,它是一連串的想法,同時包含結果。每個想法之間都相互聯繫、相互映證,它們並非同時發生,存在著一個思考期,下個想法總是能找出來自上一個想法的痕跡,思想開始流動逐漸形成思路,最後走向一個結果。

一個人開始回顧自身的經歷以求尋找對自己有用的資訊,從已有的情報中提取象徵、開始聯想,但是漫無目的的聯想會發散思路,因而思考需要約束與指引。反省思考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能達成目標的事實,回顧自己思考歷程發掘、修正相關的聯想,疑惑和目標是最好的指引。

參考書籍 :

<<我們如何思考:杜威論邏輯思維>>---作 : 約翰。杜威

 

avatar-img
AJu的筆記本
0會員
33內容數
分享一些我學過的筆記和心得。 側重學習與思考技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Ju的筆記本 的其他內容
思考存在的意義在使人類能擺脫本能與慾望。本能是人與外在環境互動的結果,對潛在的威脅立即做出反應就一種本能;慾望源於人的內在心理狀態,喜怒哀樂是常見的情緒心理,當這樣的心理狀態達到一定的程度時總是會做出下意識的行動,這過程經常是非理性的。 以下4個特性是我們為何需要思考的理由 : 1. 區別和預示
思考是什麼? 我們是怎麼經歷思考這一過程? 思考的涵義可以總結為3種: 閃念、無法直接感知到的屬性,以及信念。閃念可以理解成心中浮現的想法,在腦海中出現的東西,它們思考的基礎和養料。第2個涵義指的是除了五感之外的特性,以水舉例,水的密度與化學特性等,這些無法直接感知出來的特性。信念可以理解成存在的
在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作閾值,它是用來簡單區分我們意識與無意識的標準,當某項資訊(或者說是刺激)被我們所接收並且達到閾值之上,就會我們意識感知到;反之,刺激的程度在閾值之下,資訊會被無意識的機制處理。 通常無論何種環境的刺激,不管是否刺激是否超過一定的閾值,都會被無意識感知並分析、處理。無意識的主要
我們所具備的認知、判斷與信念皆是心智推論後的結果,那什麼是我們推論的基礎? 心理學中有一種概念叫作基模,它本身就是指我們自身的認知框架、知識模板與規則系統,通俗一點說就是一些常識與價值觀。基模會影響我們所構念的結果,在心智中形成新的概念時,過程中基模的存在會對概念賦予一些不同意義。就好比用不同波段
記憶是知識的基礎,也是我們思考的根本,但是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記憶力? 記住記憶的7個要素可以有效的提升記憶的品質,並且還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與習慣運用這7個要素設計出適合自己的記憶術 (記憶方法)。這7個記憶要素分別是轉換、聯想、想像、情感、邏輯、定位以及形象化。 轉換是將抽象的、枯燥的資訊轉變成實在
提問者的困境基本就是沒有弄清楚好自己的問題,以及所問的問題裡包含太多可以討論的議題。問題本身就是促進我們深入思考,發現並理解現象的本質或是達成某個目的。如果問題是抽象的,會使人無法理解問題本身,沒有方向可以思考,導致不易回答。 一個好問題就是具體的、明確的,能夠引導人思考,聚焦關鍵的觀點。 提出
思考存在的意義在使人類能擺脫本能與慾望。本能是人與外在環境互動的結果,對潛在的威脅立即做出反應就一種本能;慾望源於人的內在心理狀態,喜怒哀樂是常見的情緒心理,當這樣的心理狀態達到一定的程度時總是會做出下意識的行動,這過程經常是非理性的。 以下4個特性是我們為何需要思考的理由 : 1. 區別和預示
思考是什麼? 我們是怎麼經歷思考這一過程? 思考的涵義可以總結為3種: 閃念、無法直接感知到的屬性,以及信念。閃念可以理解成心中浮現的想法,在腦海中出現的東西,它們思考的基礎和養料。第2個涵義指的是除了五感之外的特性,以水舉例,水的密度與化學特性等,這些無法直接感知出來的特性。信念可以理解成存在的
在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作閾值,它是用來簡單區分我們意識與無意識的標準,當某項資訊(或者說是刺激)被我們所接收並且達到閾值之上,就會我們意識感知到;反之,刺激的程度在閾值之下,資訊會被無意識的機制處理。 通常無論何種環境的刺激,不管是否刺激是否超過一定的閾值,都會被無意識感知並分析、處理。無意識的主要
我們所具備的認知、判斷與信念皆是心智推論後的結果,那什麼是我們推論的基礎? 心理學中有一種概念叫作基模,它本身就是指我們自身的認知框架、知識模板與規則系統,通俗一點說就是一些常識與價值觀。基模會影響我們所構念的結果,在心智中形成新的概念時,過程中基模的存在會對概念賦予一些不同意義。就好比用不同波段
記憶是知識的基礎,也是我們思考的根本,但是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記憶力? 記住記憶的7個要素可以有效的提升記憶的品質,並且還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與習慣運用這7個要素設計出適合自己的記憶術 (記憶方法)。這7個記憶要素分別是轉換、聯想、想像、情感、邏輯、定位以及形象化。 轉換是將抽象的、枯燥的資訊轉變成實在
提問者的困境基本就是沒有弄清楚好自己的問題,以及所問的問題裡包含太多可以討論的議題。問題本身就是促進我們深入思考,發現並理解現象的本質或是達成某個目的。如果問題是抽象的,會使人無法理解問題本身,沒有方向可以思考,導致不易回答。 一個好問題就是具體的、明確的,能夠引導人思考,聚焦關鍵的觀點。 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