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皆是推論---<筆記>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所具備的認知、判斷與信念皆是心智推論後的結果,那什麼是我們推論的基礎?

心理學中有一種概念叫作基模,它本身就是指我們自身的認知框架、知識模板與規則系統,通俗一點說就是一些常識與價值觀。基模會影響我們所構念的結果,在心智中形成新的概念時,過程中基模的存在會對概念賦予一些不同意義。就好比用不同波段的望遠鏡去觀測某一顆恆星,不同的光波段所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即使是由同一顆恆星所發出的。當接觸某個概念時會觸發我們心智中某些相關的基模,之後便會繼續聯想,形成一系列相關的推理。值得注意的是推理的過程中如果接觸到一些不相關的、誘導性強的偶發事件,因而觸發一些相關的基模,很容易就將原先的概念聯繫在一起,進而被動地進入錯誤的推論中。

認知框架是我們分析、理解世界的重要心智工具,然而同時也必須意識到它有其侷限性,就好比每一種測量工具都有它適配的測量對象與尺度。捷思法是指由相關經歷構建岀一些簡單印象,這些簡單印象可以看成是粗陋的認知框架。捷思法的優勢是可以靠著過往的經歷在面對問題時迅速得出答案,缺點是得出的答案往往流於表面且不夠嚴謹,甚至還可能是錯誤的,這樣的認知框架在某些時候可能就會形成認知偏見的雛形。

參考書籍 :

<<聰明思考:大師教你100多種關於生活、財富、職場、人生的智慧推論心智工具,讓人做出正確抉擇>>---作者: 李查‧尼茲比


avatar-img
0會員
15內容數
分享一些我學過的筆記和心得。 側重學習與思考技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Ju的筆記本 的其他內容
記憶是知識的基礎,也是我們思考的根本,但是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記憶力? 記住記憶的7個要素可以有效的提升記憶的品質,並且還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與習慣運用這7個要素設計出適合自己的記憶術 (記憶方法)。這7個記憶要素分別是轉換、聯想、想像、情感、邏輯、定位以及形象化。 轉換是將抽象的、枯燥的資訊轉變成實在
提問者的困境基本就是沒有弄清楚好自己的問題,以及所問的問題裡包含太多可以討論的議題。問題本身就是促進我們深入思考,發現並理解現象的本質或是達成某個目的。如果問題是抽象的,會使人無法理解問題本身,沒有方向可以思考,導致不易回答。 一個好問題就是具體的、明確的,能夠引導人思考,聚焦關鍵的觀點。 提出
提問,經常出現在我們學習新事物的過程中,但為什麼我們需要去提問? 因為疑問會讓人主動去思考,問題可以使人感到困惑,我們的心靈一旦感到困惑就會產生出想解決困惑的動力。雖然疑問使人主動思考,但是提問的過程中時常讓人遇到困境,其原因在於提問者未能真正明白問題的全貌,或是問題內包含了許多議題導致無從下手。問
從局部到看見整體,從細節到看見全貌,不讓自身的思維局限於機械性思考的問題中,而是擴及整體性系統的結構問題。 事件的發生可能源自於多個要素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假如一個事件持續且重複發生,其背後可能存在著某個模式驅動著,模式的形成依賴於系統的組織架構。像這樣將思考一層、一層往上架構,逐漸看清事件背後隱
系統主要有3種性質 : 系統的自組織性、適應性和層次性。 1.    自組織性 : 是指系統自身內部自主發展所需要的能力、功能,發展不同的能力是為了能透過組合這些功能來發揮出全新的獨特作用,並且以此影響和改變外界環境。系統的內部結構是系統行為的基礎與根源,相同的組成要素(系統變數),不同的組成結構
系統是什麼? 按照維基百科的解釋是它一群由相互有關連性的個體遵循某種規律組織在一起運作,發揮出獨立個體無法做到的工作的群體,而其中有關聯的個體就是組成系統的基本要素,有時也可以稱為系統的變數。系統變數包含2個概念,系統存量與流量,系統的整體狀態幾乎無法用一句話描述,只能透過變數的狀況才能了解整體的情
記憶是知識的基礎,也是我們思考的根本,但是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記憶力? 記住記憶的7個要素可以有效的提升記憶的品質,並且還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與習慣運用這7個要素設計出適合自己的記憶術 (記憶方法)。這7個記憶要素分別是轉換、聯想、想像、情感、邏輯、定位以及形象化。 轉換是將抽象的、枯燥的資訊轉變成實在
提問者的困境基本就是沒有弄清楚好自己的問題,以及所問的問題裡包含太多可以討論的議題。問題本身就是促進我們深入思考,發現並理解現象的本質或是達成某個目的。如果問題是抽象的,會使人無法理解問題本身,沒有方向可以思考,導致不易回答。 一個好問題就是具體的、明確的,能夠引導人思考,聚焦關鍵的觀點。 提出
提問,經常出現在我們學習新事物的過程中,但為什麼我們需要去提問? 因為疑問會讓人主動去思考,問題可以使人感到困惑,我們的心靈一旦感到困惑就會產生出想解決困惑的動力。雖然疑問使人主動思考,但是提問的過程中時常讓人遇到困境,其原因在於提問者未能真正明白問題的全貌,或是問題內包含了許多議題導致無從下手。問
從局部到看見整體,從細節到看見全貌,不讓自身的思維局限於機械性思考的問題中,而是擴及整體性系統的結構問題。 事件的發生可能源自於多個要素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假如一個事件持續且重複發生,其背後可能存在著某個模式驅動著,模式的形成依賴於系統的組織架構。像這樣將思考一層、一層往上架構,逐漸看清事件背後隱
系統主要有3種性質 : 系統的自組織性、適應性和層次性。 1.    自組織性 : 是指系統自身內部自主發展所需要的能力、功能,發展不同的能力是為了能透過組合這些功能來發揮出全新的獨特作用,並且以此影響和改變外界環境。系統的內部結構是系統行為的基礎與根源,相同的組成要素(系統變數),不同的組成結構
系統是什麼? 按照維基百科的解釋是它一群由相互有關連性的個體遵循某種規律組織在一起運作,發揮出獨立個體無法做到的工作的群體,而其中有關聯的個體就是組成系統的基本要素,有時也可以稱為系統的變數。系統變數包含2個概念,系統存量與流量,系統的整體狀態幾乎無法用一句話描述,只能透過變數的狀況才能了解整體的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為普及生活水準的工業化,因讓價值超越價錢讓人感覺到時代進步,但面對著人之間的協作,所帶來的標籤化時,不免感到三維降階到二維的扁平化,但只要自由的呼吸仍在,各種標籤就會因為蓬勃向上的生機而終究無法完全涵蓋,自由、平等、博愛是人類的原力之所在,沈淪於工業化後也能包容並將其昇華,我們始終是可以更高維的生物
Thumbnail
我剛發現自己曾經畫過這張圖: 概念永遠是指出一個範圍,而人所有的認知都是由概念組成。 所以當我們要傳遞一個事實給他人的時候,有點像是夜市的套圈圈,我丟出多個圈圈(概念),被那些圈圈共同套住的部分,就是我想傳遞的事實。 沒有他人就無所謂事實 學習的時候則是反過來。 我們透過分析別人拋過來的事實來
〈理應外合:「理性」如何在實踐的邏輯中被推展開來〉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事實、觀點、立場及信仰-思考的底層邏輯,並強調事實的客觀性以及觀點、立場、信仰等的主觀性,透過這些概念來反思自身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本章說明瞭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兼聽不同理論,並且具有自我反駁的能力。同時提到了每個理論都有其前提,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視的。
縱使天生就有邏輯的人,也沒有任何說服力,若只能透過高敏感來讓邏輯展現,並將事情說出來時,看起來就像是預言,而失去邏輯由此開始。
Thumbnail
這是個感性與理性的抗衡 表面看似牴觸其實是相輔相成 時間 角度 重要性都有密切關係 人生課題金錢 情感 健康 人際 無一不牽扯心靈與邏輯 通常人都會以自己人生經歷來斷定哪個重要 當以哪個解決自己的疑難來判斷 如果疑難能先預防是否更為重要呢! 完全的邏輯思考- 認為所有事都不
Thumbnail
人文思維:哲學基本問題期中報告;關於我對知識論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為普及生活水準的工業化,因讓價值超越價錢讓人感覺到時代進步,但面對著人之間的協作,所帶來的標籤化時,不免感到三維降階到二維的扁平化,但只要自由的呼吸仍在,各種標籤就會因為蓬勃向上的生機而終究無法完全涵蓋,自由、平等、博愛是人類的原力之所在,沈淪於工業化後也能包容並將其昇華,我們始終是可以更高維的生物
Thumbnail
我剛發現自己曾經畫過這張圖: 概念永遠是指出一個範圍,而人所有的認知都是由概念組成。 所以當我們要傳遞一個事實給他人的時候,有點像是夜市的套圈圈,我丟出多個圈圈(概念),被那些圈圈共同套住的部分,就是我想傳遞的事實。 沒有他人就無所謂事實 學習的時候則是反過來。 我們透過分析別人拋過來的事實來
〈理應外合:「理性」如何在實踐的邏輯中被推展開來〉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事實、觀點、立場及信仰-思考的底層邏輯,並強調事實的客觀性以及觀點、立場、信仰等的主觀性,透過這些概念來反思自身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本章說明瞭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兼聽不同理論,並且具有自我反駁的能力。同時提到了每個理論都有其前提,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視的。
縱使天生就有邏輯的人,也沒有任何說服力,若只能透過高敏感來讓邏輯展現,並將事情說出來時,看起來就像是預言,而失去邏輯由此開始。
Thumbnail
這是個感性與理性的抗衡 表面看似牴觸其實是相輔相成 時間 角度 重要性都有密切關係 人生課題金錢 情感 健康 人際 無一不牽扯心靈與邏輯 通常人都會以自己人生經歷來斷定哪個重要 當以哪個解決自己的疑難來判斷 如果疑難能先預防是否更為重要呢! 完全的邏輯思考- 認為所有事都不
Thumbnail
人文思維:哲學基本問題期中報告;關於我對知識論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