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目前最重要的三個重點
- 通膨
- 薪資
- 消費
升息是貨幣緊縮政策,也就是說國家目前的經濟太熱了需要降溫,央行的升息可以抑制過熱的現象,升息會影響公司的借貸,提高公司借貸的成本,這些成本會轉嫁到消費者手上,也就會抑制通膨了;再舉個例子,各位買房買車如果貸款利息變高了,是不是就會想說等利息低一點再買?這樣就能有效的抑制經濟
為什麼日本迫切想要升息?
首先我們要知道「通膨」並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個正常發展經濟持續向上的國家必須發生的現象,應該不難想像吧!當身上有100塊跟身上有100萬的人,看到星巴克時的心情是什麼?「好貴我不喝」跟「又沒多少錢,我愛喝就買」~當一個國家經濟持續向上也代表民眾購買力逐漸上升,消費力上升通膨就跟著上來啦。一般來說通膨率2%是每個國家的目標,因此為了尋找那個平衡點必須採取"放寬"跟"緊縮"的貨幣政策。
然而日本在"失落的30年間"是陷入通縮的狀態,也就是國家因為某種原因民眾消費力降低,而公司為了讓民眾購買商品降低售價、降低售價公司利潤變低、員工的薪水變少,持續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而打破此一窘境方法就是不斷的降息,所以日本目前的利率才會這麼低甚至到負利率,為的就是刺激民眾的消費以穩定住通縮,但不能一直維持負利率阿,以目前來說只是維持但沒有成長(日本近30年的GDP幾乎沒有成長),這就是日本急於升息的原因
升息可能帶來的後果?
- 日本大量借債:日本為了刺激消費不斷花錢祭出政策 + 日本經濟停滯不前 + 日本低利率環境舉債利率低,因此截至2024/3底日本央行持有政府債券未償金額超過589萬億日元(債務佔GDP比251%),因此這些債務的利息會隨著利率上升而增加
- 出口減少:升息意味著日本幣值增加,這將不利於出口(外國買日本的東西變貴),出口減少造成的虧損可能無法支撐後續加息帶來的負作用
支撐日本升息的理由是什麼?
回到最前面說的三個重點"通膨"、"薪資"、"消費"
- 通膨:在疫情時已經讓日本民眾有所感受了,雖然這個通膨來自於疫情的"被動通膨",也就是非因經濟成長所帶來的通膨,純粹因為日本的原油依賴進口,但疫情萬物皆漲的情況下日本所進口的原油也跟著漲價了
- 薪資:薪資可以看每年春季日本舉辦的勞工活動「春鬥」,主要是由各企業公司的經營者及勞工工會之間透過協商達成提高平均薪資水準的協議,而在2024年的春鬥迎來近33年來的薪資最大漲幅5.28%,因此接下來是否繼續升息就看2025年的春鬥
- 消費:日本的消費能力比較沒有看到起色,可以參考日本的零售銷售、消費信心、實質消費開支等..這些指數做觀察
日本還會升息嗎?
ㄟ~你問我我怎麼知道XD 但可以從幾個方向去思考
- 觀察企業是否獲利:日本獨有的"殭屍企業"文化已經開始轉變,近期新聞指出企業倒閉超過一萬家,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高,倒閉潮對日本來說是好事,畢竟這些企業一直拿政府補助卻沒有實質貢獻;日本前一兩年實施了一些政策,讓日本企業重視自己的企業價值並回饋股利,且股價淨值比低於1就失去上市資格(雖說沒有強制執行)
- 消費與薪資:薪資上漲助於提升人民消費能力,這幾個月就觀察消費相關數據跟春鬥
- 降息情況:全球降息有利於各國出口,對低利率的日本是不利的,再加上川普對各國加徵關稅也不利出口,出口份額勢必會受影響,若這時繼續升息對出口是雪上加霜
- 升息情況:然而川普關稅政策讓市場也猜疑是否重回升息,若全球又步入升息可能有助於日本跟著升息;在全球升息時日本在出口上更吃香,這時日本就有扣打來升息了
總結
整體而言近幾年日本確實有在做一些改變,並非只是一昧砸錢刺激消費了,就我個人的感覺這邊就是日圓的底部了,因為日圓再繼續貶值的話會陷入非常艱難的處境,但又還沒有足夠多的東西來證明日本繼續升息不會有大問題,也因為近期整個總經的變數有點多,讓整體環境有許多猜疑的味道,所以很難給出一個比較好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