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輿論看台灣國防預算:外媒的侷限與爭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灣立法院農曆年前審查國防預算,由於在野黨凍結及刪除部份項目而引發執政黨強烈批評,認為此舉恐使台灣在中國大陸的軍事壓力下更顯脆弱,甚至影響台美軍事合作。但事實上此次的預算調整包括3% 軍事裝備費削減60% 文宣費刪減,都不涉及台灣的核心軍事戰力,而執政黨念茲在茲的海鯤號潛艦則是後續艦預算 10 億元遭凍結,在野黨認為須待首艦海試的成果再考慮解凍後續的預算,才不至於造成浪費。

此預算調整也引發國際關注。美國 CNN 指出台灣此舉可能影響台美關係,並引發華府關切。英國 《經濟學人》認為,台灣內部政治對立導致國防預算削減,可能讓國際對台防衛決心產生疑問。法國 《世界報》則強調,台灣面臨中國大陸的軍事壓力,但國防支出未大幅增加,恐使外界對其自衛能力存疑。這些報導讓部分台灣民眾對在野黨的作法產生更大質疑,甚至認為外國人都在關心台灣,為何國內仍有人忽視國防?

外媒在批評台灣國防預算遭凍刪時,多從國際各方勢力較量的角度切入,強調民主陣營與中共等專制勢力的對抗,但卻未深入理解預算遭到凍刪的真正原因及軍購的複雜性。過去台灣就曾發生多起軍購弊案,例如 1990 年代的拉法葉艦軍購案,涉及巨額佣金,讓當時的海軍上校尹清楓疑因掌握不法內情而遭到滅口。近期,美國軍火商 雷神公司在對台軍售中抬高價格,導致台灣付出巨額款項,美國司法部介入調查後證實其報價不合理,最終讓台灣獲得 9.5 億美元的賠償。

此外,台灣軍購延遲問題也層出不窮,例如 38 輛 M1A2 艾布蘭戰車原定於 2022 年交付,卻因國際因素延遲至 2024 年底;66 架 F-16V 戰機原計 2023 年開始交付,但受供應鏈影響,首批延後至 2024 年底,最終交付時間恐拉長至 2030 年。更令人關切的是,部分交付的軍備品質不佳,例如最近美國向台灣運送的軍事裝備中,包含 受損及發霉的物資,如過期彈藥和發霉的防彈衣,這不僅影響台灣的防衛能力,也削弱了對美國軍事支援的信任。而在關鍵武器上,台灣曾多次表達購買 F-35 戰機 的意願,但美國基於戰略考量,至今未同意出售。

除了軍購本身的問題,外媒對此議題的理解存在侷限也影響了國內外的輿論。許多駐台外媒記者來台時間有限,部分甚至過去主要駐點中國大陸,對台灣政黨生態與預算審查機制理解有限。同時由於部分記者 不諳中文,依賴英語資訊,導致報導未能精確反映台灣內部討論。這些因素使得外媒的報導往往流於簡化,將國防預算刪減直接解讀為削弱防衛能力,而忽略了監督與財政紀律的考量,甚至將內部政策辯論誤讀為台灣整體防衛意志動搖,引發國際及部份台灣民眾的誤解。

更進一步來看,外媒在報導軍購議題時,常以地緣政治作為主要框架,卻忽略台灣本身的預算考量。他們過度聚焦於台美關係,將軍購削減直接與美國對台支持掛鉤,卻忽略軍售本身的商業性質與長期交貨問題。美國軍火商的定價與交貨延遲,在其他盟國間亦屢見不鮮,但在台灣卻常被解讀為「台灣不願投入防衛資源」。這種敘事方式不僅忽視台灣軍購的現實考量,也可能使國際社會誤判台灣的防衛決心,進而影響盟友的政策評估。

台灣國防預算的調整關乎財政紀律與監督機制,而非單純削弱防衛能力。在野黨監督軍費支出,是民主政治運作的常態,確保資源能夠被合理運用。國防議題不應只是一場預算之爭,更應是台灣長遠安全戰略的一環。政府應確保軍購合理化,避免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而非被動的依外部期待而行事。唯有建立穩健的國防政策與審慎的財政規劃,台灣才能真正確保自身的安全與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侯立藩 時事解碼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主要是回顧、檢討,並從亞太安全角度分析,歷經國內兩次政黨輪替且曾引起社會各界極大討論的「三項軍購案」,當時是何原因被延宕達兩年多時間,才獲得立法院審查通過?又「三項軍購案」對亞太區域安全有何重要戰略意義?
Thumbnail
本文主要是回顧、檢討,並從亞太安全角度分析,歷經國內兩次政黨輪替且曾引起社會各界極大討論的「三項軍購案」,當時是何原因被延宕達兩年多時間,才獲得立法院審查通過?又「三項軍購案」對亞太區域安全有何重要戰略意義?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因向美購戰機的交機延宕,凸顯我政府對人民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出現問題。台灣軍備長期倚賴美國,執行成效卻未如政府所預期,現面對兩岸局勢緊張,因政府及其官員能力不佳,將使人民不禁懷疑政府對風險的評估及控管,出現嚴重缺失。軍售簽訂是否應考量交期及付款相關商業準則;不能放任相關國內外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因向美購戰機的交機延宕,凸顯我政府對人民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出現問題。台灣軍備長期倚賴美國,執行成效卻未如政府所預期,現面對兩岸局勢緊張,因政府及其官員能力不佳,將使人民不禁懷疑政府對風險的評估及控管,出現嚴重缺失。軍售簽訂是否應考量交期及付款相關商業準則;不能放任相關國內外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美國對台軍售延遲交貨,我國「鳳揚專案」向美國採購66架F-16V戰機,首批到貨恐延宕2年。但應付款我方仍依特別預算規畫支付,未因遲交而停止付款。原因是有美國政府的保證,無「違約條款」。武器交易是賣方市場,如美武器商以疫情與通膨為由,讓台灣吸收成本,恐讓人民質疑政府採購管理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美國對台軍售延遲交貨,我國「鳳揚專案」向美國採購66架F-16V戰機,首批到貨恐延宕2年。但應付款我方仍依特別預算規畫支付,未因遲交而停止付款。原因是有美國政府的保證,無「違約條款」。武器交易是賣方市場,如美武器商以疫情與通膨為由,讓台灣吸收成本,恐讓人民質疑政府採購管理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美國對台軍售延遲交貨,總價高達近190億元,尤其最重要的「F-16V戰機」首批到貨恐延宕2年,有鑑於台灣軍備長期倚賴美國,更顯自主研發軍備的重要性。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幹事長張其祿今(3)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拿出態度爭取加速交貨,也應積極改善軍購工業合作績效低落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美國對台軍售延遲交貨,總價高達近190億元,尤其最重要的「F-16V戰機」首批到貨恐延宕2年,有鑑於台灣軍備長期倚賴美國,更顯自主研發軍備的重要性。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幹事長張其祿今(3)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拿出態度爭取加速交貨,也應積極改善軍購工業合作績效低落
Thumbnail
11月27號《華爾街日報》關於延遲台灣武器訂單交貨的新聞只得到台灣本地媒體非常簡略的報導,但其內容在兩岸戰爭風險一路升高的今天非常值得仔細介紹,讓台灣一般大眾知道目前的情況到底如何,是什麼原因造成當初簽約要賣給台灣的武器交貨延遲,是誰開始關切這個問題,目前各方已經提出什麼樣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11月27號《華爾街日報》關於延遲台灣武器訂單交貨的新聞只得到台灣本地媒體非常簡略的報導,但其內容在兩岸戰爭風險一路升高的今天非常值得仔細介紹,讓台灣一般大眾知道目前的情況到底如何,是什麼原因造成當初簽約要賣給台灣的武器交貨延遲,是誰開始關切這個問題,目前各方已經提出什麼樣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一讀通過的台灣政策法草案,調整較為刺激中國的有關台灣主權象徵相關條款,增加對台實質軍事合作項目,比草案更符合台灣利益
Thumbnail
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一讀通過的台灣政策法草案,調整較為刺激中國的有關台灣主權象徵相關條款,增加對台實質軍事合作項目,比草案更符合台灣利益
Thumbnail
國防預算創新高應同時調整國軍體質 明年度國防預算創下新高,但目前以陸軍為主的國軍在此次台海危機中,再次顯得力不從心,凸顯應調整國軍體質的急迫性,相信中國會繼續採用這類灰色作戰行動襲擾台灣,因此未來兵役要延長、國防預算達GDP3%之外,國軍應朝以下方向調整:
Thumbnail
國防預算創新高應同時調整國軍體質 明年度國防預算創下新高,但目前以陸軍為主的國軍在此次台海危機中,再次顯得力不從心,凸顯應調整國軍體質的急迫性,相信中國會繼續採用這類灰色作戰行動襲擾台灣,因此未來兵役要延長、國防預算達GDP3%之外,國軍應朝以下方向調整:
Thumbnail
10月1日起,解放軍軍機大舉飛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短短4天便突破百餘架次,並連續刷新單日紀錄,引發「武統將臨」的軍事疑雲,也讓台灣政壇為之騷動。 10月3日,台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澳洲廣播公司(ABC)專訪,提到近來越發頻繁的「軍機擾台」,直言台灣除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及發展不對稱戰力
Thumbnail
10月1日起,解放軍軍機大舉飛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短短4天便突破百餘架次,並連續刷新單日紀錄,引發「武統將臨」的軍事疑雲,也讓台灣政壇為之騷動。 10月3日,台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澳洲廣播公司(ABC)專訪,提到近來越發頻繁的「軍機擾台」,直言台灣除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及發展不對稱戰力
Thumbnail
美國控制台灣軍火研發的策略,是台灣有研發出來,美國就賣稍微好一點點的美國貨。目的就是要台灣不要量產,因為量產之後,台灣得到實測的機會,就可以修改參數,提升性能。美國的戰略構想是維持台海的軍事平衡。
Thumbnail
美國控制台灣軍火研發的策略,是台灣有研發出來,美國就賣稍微好一點點的美國貨。目的就是要台灣不要量產,因為量產之後,台灣得到實測的機會,就可以修改參數,提升性能。美國的戰略構想是維持台海的軍事平衡。
Thumbnail
美國控制台灣軍火研發的策略,是台灣有研發出來,美國就賣稍微好一點點的美國貨。目的就是要台灣不要量產,因為量產之後,台灣得到實測的機會,就可以修改參數,提升性能。美國的戰略構想是維持台海的軍事平衡。
Thumbnail
美國控制台灣軍火研發的策略,是台灣有研發出來,美國就賣稍微好一點點的美國貨。目的就是要台灣不要量產,因為量產之後,台灣得到實測的機會,就可以修改參數,提升性能。美國的戰略構想是維持台海的軍事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