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本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的主編雨果.Hugo,目前和閱讀筆耕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每週一上午 6 點派報)。也歡迎大家一起來「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即時交流。
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交流,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取「IMO」(In My Opinion)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 我們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不侷限於寫作)、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新年開工愉快!
跟您報告一個好消息:【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訂閱人數在今年 1 月 20 日正式突破1,000 人關卡啦!(截至 2 月 2 日止計 1054 人)
總算解鎖一個小型里程碑 💪!新的一年,我們會努力做出更貼近各位讀者的內容甚至是活動,伴隨大家一起成長!
🔸 精力管理者愛自己的十種方法
🔸 我花了 3980 元,參加了一個邪教活動 XD
🔸 新手閱讀攻略:如何在 1 小時內讀完一本好書?
🔸 昨天聽股癌回答聽眾 Q&A「如何提高閱讀的興趣」
🔸 千萬別對「目標」上癮
🔧 文組生也能輕鬆上手!n8n 自動化的工作流設置
🔧 上班仔如何掌握 Gen-AI 的力量
🌍 區塊鏈關出版什麼事?數位出版 2.0—絕版經典共榮再生計畫
🌍 《每天買一百元比特幣》讀後感:存錢的真相
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
- 任何時候,先補充自己的能量再幫助他人。
- 情緒不內耗,轉化負面能量,就是愛自己。
- 每天給自己 5 分鐘,專注呼吸或冥想。
- 規律作息,不透支身體的健康。
- 每週至少運動三次,哪怕只是快走 30 分鐘。
- 學會拒絕,不為無關緊要的事消耗精力。
- 用新鮮健康的食物滋養身體。
- 每一天記錄三件讓自己感恩的小事。
- 定期放空,讓思維有喘息的空間。
- 找到讓你熱血沸騰的目標,堅持追求它。
這些方法中比較令我觸動的是「感恩」,它讓我們換了一個濾鏡看這個世界:珍視人與人相處各種小細節,以及懂得謙遜。
葳老闆(東京著衣創辦人周品均)的粉絲見面會,我得到超過 39800 的學習價值。
- 進場排場:全程都有穿著全套黑西裝的工作人員引導參加者,根本以為自己是去五星級飯店喝下午茶,超有 VIP 尊榮感。
- 報到流程:報名者在活動前就會收到專屬的入場卡,做成像信用卡那樣,設計也很美,會想留下當紀念的那種,進場時掛在身上輕鬆刷 QR Code 數位簽到。
- 禮物發放:既然都沒有人工簽到的流程了,拿禮物當然也是不需要排隊,一個精美的禮物袋,放在每個人的座位上,自己選座位坐,直接就可以開禮物。
- 禮物誠意:那袋禮物裡面有她們公司官網上賣的幾種保養品、香水、桌曆⋯⋯加起來售價完全超過 3980 元。
- 周邊活動:等活動開始前也都不無聊,可以試用保養品,兩台拍貼機可以玩,留言牆可以寫便利貼留言給葳老闆,美美的拍照打卡牆可以拍⋯⋯。
- 開箱辦公室:平常辦公室不開放外人參觀,根本沒機會親眼目睹,藉著見面會來現場朝聖,就像是得到超值加碼禮⋯⋯。
- 葳老闆互動設計:回答每一題,葳老闆是會走到現場不同區域去回答的,讓每個區的參加者都有機會近距離看到她一段時間。坐在最後面也不會覺得被遺忘。
- 合照流程設計:她這場連合照都有分區進行,大約是幾十人一區,可以拍到一張小團體合照。
- 個人合照資格:袋子裡有拍照卡就可以去排合照,上面還有號碼順序,所以活動最後拍照也不必搶排隊,號碼到了再去就好。
以上我還只是分享「參加活動旁觀者角度的學習」,完全都還沒提到葳老闆演講內容的學習,光是這樣,3980 元根本太超值了。
舉辦活動時,當參與人數達到一定規模(本案例高達 520 人),主辦方確實需要仔細思考各個環節,避免因人流過多導致排隊負擔過重。該如何減少等待時間(或緩解等待時的不耐)、優化動線,讓活動更順暢?
文中的這場活動,許多設計(2. 3. 5. 8. 9.)都是圍繞這個痛點進行規劃的。
剛好,我服務的鏈習生 Chainee 最近也將舉辦一場 300 多人的春酒派對,這篇文章提供了不少值得參考的細節,幫助我思考更多可能忽略的地方。
要讓一個活動引爆討論,就要讓參與者覺得物超所值。
要讓一篇文章轉發數爆量,就要讓讀者覺得情緒價值被點滿。
這兩件事情背後的底層邏輯,都是「以同理心站在對方角度思考,給予最大客製化的滿足」。甚至如果能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能給出比對方預期的還要更多,簡直是一個再成功不過的理想商業模式。
- 從簡單開始,選擇容易理解的書
▷ 剛開始培養閱讀習慣,不要選太難的書籍。▷ 先以興趣為主,輕鬆為輔,讓自己願意打開一本書⋯⋯降低「讀不下去」的機率。- 選擇結構簡單、不需要長時間專注的書
▷ 從短篇、章節獨立的書開始。▷ 避免內容過於密集或難懂的書,如專業學術書、歷史巨著,這會讓新手覺得枯燥,容易放棄。- 先短讀,不要求一次讀完
▷ 短時間閱讀(10~15 分鐘)比一次讀很久更重要。▷ 不用逼自己讀完,重點是「養成閱讀習慣」。- 透過「簡單筆記」提升理解
▷ 讀完後,用一兩句話總結內容▷ 記錄讓你印象最深的一個觀點▷ 思考這本書的內容對自己有什麼啟發▷ 不用寫長篇筆記,重點是幫助自己記住關鍵概念。
他認為閱讀要麼「帶來樂趣」,要麼能「派上用場」。
很多人誤以為要提升閱讀興趣,就要對很多東西產生興趣,其實不然。
閱讀興趣的養成,經常是目標導向的。
你可能是為了娛樂、紓壓或學習才去閱讀,而不是純粹想提高閱讀能力而亂讀一通,這樣反而本末倒置。
關於閱讀是否需要有目的,各方觀點說法都有理,我認為這都需要互補搭配。
如果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或需求而去閱讀,雖然相對高效很多,但猶如繃緊的橡皮筋,久了容易彈性疲乏。
而不出於特定目的的娛樂式閱讀,則特別 Chill(指放鬆的)。因為不會特別關注效率,此時你更像看場電影,或是進入另一個世界遨遊。
如果有一天覺得拾起書本成了一種壓力或社會期待,不妨轉換成娛樂式閱讀,挑一本真正感興趣的書,不用在乎效率或他人眼光,好好享受吧!
如果你是熱愛學習、持續探索新事物的人,是否遇過對方如此拷問:「你學這個有什麼用?」⋯⋯其實,問題不在於「學這個有沒有用」,而在於你是「有目標的人」,還是「有系統的人」?
-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
- 我的寫作系統
2022 年,我開始「男人心理學」,本來只是為了完成課程要求。一週發文一篇,沒想太多⋯⋯這些文章後來變成了《媽寶心理學》,還讓我受邀寫專欄、演講。
- 如何啟動你的系統?
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 最後,別忘了人際關係也是一個系統。
短期的應對,是想反駁對方、證明自己沒有錯;長期的選擇,是把時間與精力,投入在真正能帶來價值的人際連結中。
新年新希望,許多人在年初立下目標,但一年過去後,真正達成的又有多少呢?
我聯想到《原子習慣》提到的「習慣迴路」——提示、渴望、回應、獎賞——並基於此發展出行為改變的 4 法則,這是一套「飛輪系統」。
例如,與其設定「多益 900 分」這樣的目標,不如設計一套讓自己愛上每天學習英文的系統。關鍵在於確保自己能夠長長久久去做正 EV(期望值)的事情,呼應「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在這之前小被誤導了一下 n8n 很難這件事情,畢竟我是個文組生,但後來抱持著一個「教學寫得很清楚應該沒什麼難的吧」的心情選擇了n8n。
我是看雷蒙的網站教學,這兩份:
- 【一鍵安裝 n8n】圖文教學
- 【n8n 教學】如何串接 Google 自動化服務?API、Credentials 憑證設定步驟圖文教學
我基本上就是看到 code 不要倒退三步,去理解他的邏輯就不會太可怕。
AI 就像被關在一間密室的天才,我們能做的就是透過門縫,把我們的需求寫在一張紙上,然後傳遞給它⋯⋯但是,就算這個天才再聰明,如果我們沒辦法清楚表達自身需求、目標、脈絡,這位天才一樣無法幫我們解決問題。
訓練清楚表達意圖的方式,日常生活中就得有意識地去做。
當他人委託任務給我們時,不斷與對方對齊目標的想像,直到雙方對於任務的想像一致,這樣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訓練我們的意圖表達能力。
感謝作者特別針對「上班族」(這個涵蓋超廣的人群)可能遇到的情境,精心勾勒一套具體的 Gen-AI 學習藍圖。真的!上班族常常要做定期彙報,總是要整理大量資料、製作報表,並從中萃取出最關鍵的指標,這時候超需要 level 2 的提升!
相信當我們從 level 2 著眼,累積滿滿成就感時,就會有動力繼續向上突破!
⋯⋯飛地出版社在 113 年「文化部輔導數位出版產業發展補助」推出引人注目的新計畫「數位出版 2.0——絕版經典共榮再生計畫」,期許大舉攪動業界,揪更多出版同行一起將更多珍貴的華文絕版經典解除封印,使它們有機會重新活躍於讀者眼前,以數位形式再度流通起來。
- 用區塊鏈改革電子書
其分散式儲存的特點,能有效地令言論審查和全面下架變得極度困難,大幅幫助文本留存。- 傳統電子書並非「擁有」
元資料(ISCN)如同國際書號(ISBN)一樣,是 NFT 書籍的出版證明,也是讀者擁有一本書的憑證。它擁有不可改寫與刪除的特性,能為作者與讀者,重新把書本的擁有權取回來。- 線下實際行動
包括有出版工作坊、論壇,以及成果發表。- 讓書也能成為社群中心
無論出版人、作者、編輯、設計師或通路,都是參與者及持份者,且可從中獲得相應的分潤。電子書的「二手市場」,也能持續增加出版物的流通性與再生可能。
讀完《每天買一百元比特幣:我的定額定投四年戰績實錄》後,我發現自己其實可以探索的更深,想進一步 level up 高重建老師在書中提到的「比特幣本位」層次,先推進至第二級別的「消費支付」吧!(第一級別是「價值儲存」)。
- 比特幣 DCA 的魅力,實施 DCA 前必問的關鍵問題
- 打破單一金錢觀,存錢的真相
- 比特幣本位,就像愛麗絲跳兔子洞
電子報的最末,要帶你回顧此前【創作者經濟 IMO】線上語音活動,邀請到《好女人的情場攻略》Podcast 主持人路隊長,與我們分享經營 Podcast 的策略與好女人情場哲學,讓我們以文字一起來重溫現場。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
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提摩西.費里斯《人生勝利聖經》
浩瀚的區塊鏈世界不是只有比特幣而已,如果你想要有系統地學習這些知識,並且不受人數、時間、場地(海外地區朋友敲碗已久)的限制,不妨研究看看(加密貨幣課程怎麼選?),報名腦哥親授這門 100% 新手友善線上課程。
另一門課重視實戰,由美國私募基金分析師領軍的專業幣圈投資顧問團隊「呢喃貓」手把手帶大家從已習得的知識基礎上,把一身的武功實際運用出來。
最新上線,募資超早鳥優惠價!這門課程專為忙碌的現代人設計,從個人風險評估到 3 大交易指標與量化工具,教你建立一套每天只花 5 分鐘的加密貨幣理財系統,由知名理財專家亨利溫與資深交易員跳跳聯手授課。
不論你是完全零基礎的投資小白,或是希望提升獲利能力的新手,都是最適合這些課程的學員;還可以在學員專屬 LINE 社群即時交流,閱讀筆耕也在群裡,歡迎前來與我相認喔!😊
結帳時輸入【創作者經濟 IMO】專屬優惠碼「IMO300」,都可以折減 300 元,讓我們在 Web3 世界裡一起成長學習,還要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