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小學堂第7節:什麼是效率前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篇轉載自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簡單說明用被動指數型投資,為什麼要做好資產配置的理由。

Efficient Frontier是什麼?想知道最佳的資產配置,效率前緣告訴你答案


效率前緣是什麼?透過股票和債券兩種資產所組合而成的資產配置,已經很適合一般大眾使用。不過在這個世界上的資產種類,不只有這兩種而已,比方在全天候資產配置裡面就有配置黃金與大宗商品,而有些人也會特別加入不動產ETF(VNQ),如果嘗試想要加入更多的資產類別,該如何配置比例就是一個大問題。

畢竟每個種類的預期漲跌幅都不盡相同,有沒有一個方法可以告訴投資人,該如何取得一個合適的資產配置比例,進而獲得最佳報酬?

效率前緣,就是專門要來回答這個問題。


效率前緣

在提效率前緣之前,我們必須要先知道資產配置的理論基礎,來自於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Harry Markowitz,在1952年他發布了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odern Portfolio Theory, 簡稱MPT),此理論闡述了好幾件事情,但我標註幾點與我們特別相關的

  • 如果資產之間報酬是不完全相關性,則將其納入同一個投資組合中,可以在整體報酬率不變之下,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程度(風險)
  • 換句話說,在承擔相同的風險之下,藉由配置不同類型資產的方式,可以提高報酬率

總歸一句,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可以幫投資人找到過去的一種資產配置組合,在一定的風險承受度之下,建構出當時最好報酬的投資組合,這個結論很重要,承受一樣的風險(虧損機率、價格波動變化),但是你的報酬竟然會比別人好,這是我們從現代投資理論得到的關鍵結果。

也就是說,同樣都是花10年的時間從100萬變成1000萬,採用MPT所構建出的組合,讓你比別人更好入睡,不受市場的波動而賣出資產,順利完成財務目標。


效率前緣曲線

而要闡述效率前緣的功用,你就得知道什麼是效率前緣曲線

因為根據效率前緣曲線的呈現,我們可以得知在不同的波動程度下,最有效率的投資組合,也就是說在同樣的波動程度,可以找到一組投資組合帶來最佳的報酬,這就是效率前緣帶給我們最大的禮物。

效率前緣曲線長什麼樣子? 主要是根據三個關鍵製圖而成。

分別是代表波動(風險)的標準差,代表報酬的報酬率,以及資產配置的組成

比如我們想要知道,股票+債券+不動產的三種類型組合而成的最佳資產比例,我們可以分別計算不同的配置比例,每一個點都是一種資產配置組合,只是個資產的比例不同,像是80股票+20債券+0不動產或是100%的債券,接著將每種組合的標準差以及報酬率,散落在這個圖表上,就會形成效率前緣曲線。

raw-image
  • 標準差越大,代表需要承受的風險越高
  • Y軸則是代表不同的投資組合所獲得的報酬率
  • 中間的橫線往上的組合,代表著是效率前緣的各種組合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這條曲線

1.相同風險中獲取較好的報酬

100%債券與(50%股票+40%債券+10%不動產的組合)兩者擁有相同的風險承受度,投資人要選擇哪一種組合會是比較有效率的呢?我們可以從Y軸報酬率來獲得此答案,採用多樣化的資產配置,可以在承擔相同的風險之下,獲得更好的報酬

raw-image


2.不應承擔不必要風險

雖然圖中透漏在不同的報酬率底下所展現的最佳投資組合配置,但如果投資者根據試算出來的結果,在定期定額投入指數化投資,僅需要7%的年化報酬率就可以完成他的財務目標,他就不應該選擇承受多一點的風險,比如採取60%股票+30%債券+10%不動產的組合,就會讓自己為了獲得更高的報酬率而承擔更高的波動,效率前緣提醒你不要這麼做比較好。

raw-image

採取資產配置搭配效率前緣的概念,是讓你的投資組合可以位於效率前緣之中,就像是你正在打造一家公司,你希望公司的獲利不要大起大落(標準差),但是又不希望為了減少波動而犧牲太多的報酬(年化報酬率),透過效率前緣這位公司顧問,他將提出從過去的經驗中,最合適的投資內容。

效率前緣能告訴我們未來最完美的配置嗎?

然而,透過效率前緣得到的資產配置會是最完美的配置嗎?

很抱歉,只能說,效率前緣提供的配置,是對過去的某個時刻來說是最完美的

主要原因在於,效率前緣所採用的資料是過去的歷史資料,藉此計算出來的資產配置內容,是基於當年的時空背景之中最有效率的配置,透過計算彼此的相關性與報酬波動關係,進而呈現出來的效率前緣曲線。

相信你一定聽過一句話,過去不代表未來,然而面對什麼都無法確定的未來,雖然效率前緣無法告訴我們將來的最佳資產配置,但至少透過歷史的數據,可以讓我們理解在各種不同的投資環境之中,可以採用何種配置帶來最有效率的結果,並且藉此告訴大家,資產配置的重要性,畢竟在長期投資歷程中,資產配置將決定9成以上的資產變異性。


112年7月1日以後新進公教人員必須自主選擇投資組合

有關退休準備、投資組合到底要選擇保守型、穩健型、積極型或人生週期型?看完以上效率前緣理論後,相信對於風險與報酬關係更加認識了,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局也整理了相關影片,進一步瀏覽會更有收穫!

新竹市政府人事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文章轉載自天下文化出版社,(原文網址),周冠男教授現為政治大學財金教授,熟悉無數金融投資工具,然而在推廣國人投資理財、退休金規劃部分,乃至於自身投資實踐,僅推廣投資市值型ETF,講座內容深入淺出,觀點精闢,十分適合理財小白們當作敲門磚。 天下文化數位編輯| 2024/10/14 「正確的
本篇轉載自閱讀前哨站瓦基的文章,喜歡瓦基的可以追蹤「下一本讀什麼」Podcast。 【#好書推薦】投資理財 10 本書單,從新手入門到實戰應用 最近股市上沖下洗的,好像身邊的人都在討論投資,你擔心錯過這班車,卻又不敢下手,深怕一不小心就賠錢嗎? 如果你是剛入門的新手,最好從心態和基礎開始穩紮穩
坊間有許多財經作家/部落客錄製線上課程、出版理財書籍或辦理講座,往往課程收費金額都需要掏出不少花費,如何用經濟實惠的方式來吸收理財知識呢?可以考慮社區大學開設的理財課程,以下以楊清舜老師的課程大綱作為簡介,有興趣的朋友只要交2600元學費,就能上18週課程總計36小時的理財知識。 一、楊清舜老師簡
近年來國內最紅的理財工具之一,非ETF莫屬了,以下簡單說明ETF的定義、優點、缺點、風險、淨值、折價、溢價、成本等觀念,提供理財投資人參考,後續文章會再提出主題型ETF跟市值型ETF之差異,並介紹幾檔規模較大的標的供投資人參考。 一、Exchange Traded Fund (ETF) 定義
1676 年,牛頓曾經如此描述這個問題:「如果我能看得更遠, 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透過以下幾位前輩的成功經驗學習,讓您快速吸收同樣在公教界服務過,目前已實現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的目標,他們是如何打造自己的被動
公教人員退休制度於112年7月1日由原本的「確認給付制」改為「確認提撥制」,並加入投資規劃組合供同仁選擇,所以提升個人財商FQ日益重要,回想從小求學歷程中,談及理財規劃課程是少之又少,即使是修讀商學院學員看了艱澀難懂的經濟學理論,也只能感嘆跟實際生活理財落差極大,接下來小編呢會陸續編輯理財小學堂
本篇文章轉載自天下文化出版社,(原文網址),周冠男教授現為政治大學財金教授,熟悉無數金融投資工具,然而在推廣國人投資理財、退休金規劃部分,乃至於自身投資實踐,僅推廣投資市值型ETF,講座內容深入淺出,觀點精闢,十分適合理財小白們當作敲門磚。 天下文化數位編輯| 2024/10/14 「正確的
本篇轉載自閱讀前哨站瓦基的文章,喜歡瓦基的可以追蹤「下一本讀什麼」Podcast。 【#好書推薦】投資理財 10 本書單,從新手入門到實戰應用 最近股市上沖下洗的,好像身邊的人都在討論投資,你擔心錯過這班車,卻又不敢下手,深怕一不小心就賠錢嗎? 如果你是剛入門的新手,最好從心態和基礎開始穩紮穩
坊間有許多財經作家/部落客錄製線上課程、出版理財書籍或辦理講座,往往課程收費金額都需要掏出不少花費,如何用經濟實惠的方式來吸收理財知識呢?可以考慮社區大學開設的理財課程,以下以楊清舜老師的課程大綱作為簡介,有興趣的朋友只要交2600元學費,就能上18週課程總計36小時的理財知識。 一、楊清舜老師簡
近年來國內最紅的理財工具之一,非ETF莫屬了,以下簡單說明ETF的定義、優點、缺點、風險、淨值、折價、溢價、成本等觀念,提供理財投資人參考,後續文章會再提出主題型ETF跟市值型ETF之差異,並介紹幾檔規模較大的標的供投資人參考。 一、Exchange Traded Fund (ETF) 定義
1676 年,牛頓曾經如此描述這個問題:「如果我能看得更遠, 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透過以下幾位前輩的成功經驗學習,讓您快速吸收同樣在公教界服務過,目前已實現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的目標,他們是如何打造自己的被動
公教人員退休制度於112年7月1日由原本的「確認給付制」改為「確認提撥制」,並加入投資規劃組合供同仁選擇,所以提升個人財商FQ日益重要,回想從小求學歷程中,談及理財規劃課程是少之又少,即使是修讀商學院學員看了艱澀難懂的經濟學理論,也只能感嘆跟實際生活理財落差極大,接下來小編呢會陸續編輯理財小學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包括股債比的搭配、再平衡的重要性、現金預備金的配置以及全球市場投資。文章提供了投資組合資產配置的回測和計算工具推薦。
Thumbnail
前言: 雖說現在的社群媒體,鼓吹快速致富、空手套白狼、無本致富,還是在此介紹資產配置的基本概念,畢竟老方法,總是有一定的效用。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投資的三項基本原則: 讓資金儘早參與市場, 持有越久勝率越高, 使用閒錢投資, 以及避免多餘的擇時操作。強調早期投入的每一分錢能透過長期複利累積成可觀的財富,也探討了長期持有的重要性,以及用閒錢投資的必要性。此外,還提及瞭如何解決99%的買賣投資時機問題。
Thumbnail
本文摘要 1. 資產配置的目標 2. 資產配置的原理 3. 資產類別 資產配置的目標:資產配置的重點不是追求報酬率,而是在風險與報酬率之間,追求個人安心與可接受的平衡(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犧牲少部分報酬來減少不確定性(減少資產淨值波動風險) 投資,只是理財的其中一部分。有開銷和支出,就一定要
Thumbnail
指數投資是一種長期投資策略,通過購買整個市場指數來獲得市場的長期平均表現。本文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引人入勝的故事,解釋了指數投資的核心概念以及投資的價值觀。文章後記部分針對讀者在金融市場中的感受和疑慮進行了關心和解釋。歡迎進一步認識指數投資,並加入指數投資的新時代。
Thumbnail
『先考慮風險 再來談收益』 『投資』怎麼做? 『資產配置』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提到,資產配置對整體報酬率的影響超過 90%。在本篇文章中會詳細說明一種最基本、簡約的資產配置比例,以及為何要這麼配置的原因。
Thumbnail
投資老是虧錢嗎?或許你可以考慮加點資產配置。透過各種生活例子告訴你為什麼一定要做這件事。另外也提供了快速檢視資產配置有沒有做對的3個檢查點,並分享了我10年來的資產配置心路歷程。
Thumbnail
在這資訊碎片化的時代,用一篇完整的文章分享 提供簡單有效的財富規劃終極指南 1.找適合自己的資產規劃 2.持續買進 buy&hold 3.等待複利效應 看下篇之前,建議先去看上篇文章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包括股債比的搭配、再平衡的重要性、現金預備金的配置以及全球市場投資。文章提供了投資組合資產配置的回測和計算工具推薦。
Thumbnail
前言: 雖說現在的社群媒體,鼓吹快速致富、空手套白狼、無本致富,還是在此介紹資產配置的基本概念,畢竟老方法,總是有一定的效用。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投資的三項基本原則: 讓資金儘早參與市場, 持有越久勝率越高, 使用閒錢投資, 以及避免多餘的擇時操作。強調早期投入的每一分錢能透過長期複利累積成可觀的財富,也探討了長期持有的重要性,以及用閒錢投資的必要性。此外,還提及瞭如何解決99%的買賣投資時機問題。
Thumbnail
本文摘要 1. 資產配置的目標 2. 資產配置的原理 3. 資產類別 資產配置的目標:資產配置的重點不是追求報酬率,而是在風險與報酬率之間,追求個人安心與可接受的平衡(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犧牲少部分報酬來減少不確定性(減少資產淨值波動風險) 投資,只是理財的其中一部分。有開銷和支出,就一定要
Thumbnail
指數投資是一種長期投資策略,通過購買整個市場指數來獲得市場的長期平均表現。本文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引人入勝的故事,解釋了指數投資的核心概念以及投資的價值觀。文章後記部分針對讀者在金融市場中的感受和疑慮進行了關心和解釋。歡迎進一步認識指數投資,並加入指數投資的新時代。
Thumbnail
『先考慮風險 再來談收益』 『投資』怎麼做? 『資產配置』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提到,資產配置對整體報酬率的影響超過 90%。在本篇文章中會詳細說明一種最基本、簡約的資產配置比例,以及為何要這麼配置的原因。
Thumbnail
投資老是虧錢嗎?或許你可以考慮加點資產配置。透過各種生活例子告訴你為什麼一定要做這件事。另外也提供了快速檢視資產配置有沒有做對的3個檢查點,並分享了我10年來的資產配置心路歷程。
Thumbnail
在這資訊碎片化的時代,用一篇完整的文章分享 提供簡單有效的財富規劃終極指南 1.找適合自己的資產規劃 2.持續買進 buy&hold 3.等待複利效應 看下篇之前,建議先去看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