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演技|如何判斷演技好不好?聊聊幾個演技評判原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不曉得大家會不會和我一樣,常常一部劇追著追著,就追到了演員身上;演員追著追著,就開始重視起演技呢?

不只追劇的眼光變得犀利,對演技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開始會厭煩那些空有流量、毫無演技的明星,也希望欣賞的演員能用實力成就更多角色、受到肯定。

我也是近年看了比較多陸劇後,才逐漸摸索出一套演技評判原則,稍微能分辨一個人的演技是好是壞。不過這不是什麼專業的方法,只單純是些個人觀察,供大家參考看看!


▌什麼叫「演得好」?

判斷演技好不好有很多方法,而我在判斷時,通常會著眼於兩個指標──表演深度表演廣度

「表演深度」指的是演員對單一角色的詮釋完整度。究竟角色的姿態、神情、動作合不合理?真不真實?會不會讓人出戲?又是否會讓人入戲?

至於「表演廣度」則代表演員對不同角色的區隔程度。會不會每個角色演起來都一模一樣?或是演起來都跟本人差不多?

單以文字表述可能還是有些抽象,以下我就逐一舉例說明。


▸ 表演深度|角色的立體度

「表演深度」其實就是指角色的立體程度

倘若表演深度足夠,這角色就會給人一種「真實存在」的感覺。會自然而然記住角色的名字,卻一下子想不起演員是誰;或是看到演員的臉時,突然想起某部劇的某個畫面,甚至因此回憶起當初追劇的感動。

基本上那些膾炙人口的角色,都是演員有把他演活的證明。像《瑯琊榜》的梅長蘇、《延禧攻略》的富察皇后、《步步驚心》的若曦、《後宮甄嬛傳》的一眾嬪妃……等,皆是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案例。

raw-image

那一個角色的立體度怎樣才算得上及格呢?我會以兩個小指標來判斷。


▫ 複雜性|設身處地揣摩

第一個指標是「複雜性」,也就是演員是否有考量到角色的背景和脈絡,用最適合(而非最直白)的方式來表演。

許多新人演戲時,會直接照著劇本演出喜怒哀樂,該笑就笑,該哭就哭。每次笑起來,嘴角揚起的弧度都差不多;哭起來,就是死命地仰天長號。

這種未經消化的表演方式,很容易導致角色流於扁平,沒什麼深度在。

有演出角色複雜性的案例,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在《如懿傳》飾演如懿的周迅。我知道周迅在這部劇的表現評價滿兩極的,不過永琪薨逝的那場戲中,我對她的表演方式很印象深刻!

當她面對視如己出的兒子的死、真心相許的夫君的指責時,沒有掉一滴眼淚,也沒有一絲驚慌,只是步伐堅定地走向床邊,想再好好看他一眼。

raw-image

演員詮釋親人離世的戲時,通常會往激烈的方向表演,然而周迅卻沒有這麼做。她改將這場戲的重點,全放在如懿的心如死灰上。

在歷經爾虞我詐、孩子夭折、知己身亡、夫妻離心後,此時的如懿早已對皇上的質疑置若罔聞,眼神只停留在那個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上。就算被抓住手腕,她仍不死心地想伸長脖子,從頭到腳再看孩子一眼。

而在這場戲最後,如懿用力甩開了皇上的手、離開床榻,不過離開前,她的眼神依然沒從他身上移開。

raw-image

即便沒有濃烈的情緒波折,她的表演卻依然能感覺到如懿對深宮的灰心和對孩子的不捨,是表演方式很出乎我意料的一段表演。

另一個我想提的例子,則是近期在《長歌行》飾演皓都而為人熟知的劉宇寧

他曾在直播中表示,對於《安樂傳》的病弱公子洛銘西,他並沒有選擇演一個步履蹣跚的模樣。因為他認為「一個生病的人,並不會想讓別人看出自己生病,反倒會拼命撐著病體,不被人看出異狀。」

這樣的理解很真實、也很簡單,只要多設身處地揣摩就能做到。可如今仍有很多演員連這種程度的努力都不願付出,依舊選用最直白的方式表達情緒。

演戲並不是把台詞唸出來,要笑就笑、要哭就哭就好,關鍵是得把藏在敘述背後的「人」找出來,揣摩他在每段戲裡的脈絡,才有辦法演活這些角色。


▫ 渲染力|令人感同身受

攸關表演深度的第二個指標,則是情緒的「渲染力」,也就是演員對情緒的控制能力

這考驗演員有沒有準確傳達出角色的情緒,不會過於浮誇,也不會流於薄弱。張力大的場面能在震撼觀眾的同時,控制好神態與肢體,不至於用力過猛;張力小的場面能在不失本色的前提下,透過眼角眉梢的細節,傳遞出角色的思考。

比如《錦衣之下》中陸繹搶親那場戲,譚松韻飾演的今夏從反抗、無助,到最後向陸繹求援流下的那滴淚水,整場戲沒有一句台詞,卻能使人深深體會到她的害怕。

raw-image

至於《甄嬛傳》中孫儷詮釋甄嬛第一次滑胎的表演,則可以看出一段「爆發性哭戲」究竟怎麼演才算完美。

甄嬛剛醒的無助、知道孩子沒了的呆滯、撕心裂肺的痛哭、看著華妃的恨意,層層遞進的情緒轉折,既令人忍不住痛心,也為劇情推展出了極強的張力。

raw-image
raw-image

如此震撼人心的哭戲,絕非一味擠眉弄眼就能演得出來,而需要足夠的角色理解、精準的肢體控制和深厚的表演功底加持,才得以呈現在我們面前。

有看過整部《甄嬛傳》的人都知道,甄嬛後期還有另一次小產。不同於第一次是被華妃所害,那次是她故意小產來嫁禍皇后。

一次是痛徹心扉的絕望,一次是故作痛心的算計,類似的場景、截然不同的心境,孫儷卻都詮釋得有聲有色,也難怪甄嬛這個角色塑造得這麼成功。

raw-image

我認為「哭戲」最能看出一位演員的情緒渲染力夠不夠,所以只要他的哭戲能打動我、共情到我,基本上這個指標都會過關。

楊紫的佟年、趙露思的李樂嫣、高偉光的東華帝君,也是近年哭戲演得很不錯的案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 表演廣度|角色的多元性

聊完了考驗角色完整性的表演深度,再來就是考驗角色多元性的表演廣度了。

如果表演廣度足夠,即使演員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也不會令觀眾串戲;就算這些角色和本人落差很大,也不會太受影響,能自然而然區隔出角色與演員的差異。

比如胡歌曾在《射鵰英雄傳》飾演郭靖(武功強大的傻小子),在《瑯琊榜》飾演梅長蘇(運籌帷幄的病殃子)。

袁弘曾在《射鵰英雄傳》飾演楊康(倨傲自私的反派),在《步步驚心》飾演十三爺(肆意瀟灑的王爺)。

高偉光曾在《枕上書》飾演東華(仙氣飄飄的帝君),在《鬼吹燈》飾演鷓鴣哨(髒兮兮的盜墓者)。

蘇青曾在《延禧攻略》飾演爾晴(心機自私的反派),在《美人心計》飾演張嫣(溫婉善良的正派)。

秦嵐曾在《延禧攻略》飾演富察容音(溫柔沉靜的白月光),在《怪你過分美麗》飾演莫向晚(俐落的鐵血經紀人)。

這些是我最近看過的作品中,角色多元性令我驚豔的演員們。除此之外,也有幾位演員是在某部戲的表現太過亮眼,即使我沒看過其他作品,也被他的極致反差所震驚。像在《變成你的那一天》中把「女主角」演得有聲有色的張新成,和《旗袍美探》裡將浮誇小作精詮釋得活潑可愛的馬伊琍

女主角對男主角身材發花癡的樣子真的很好笑 XD

女主角對男主角身材發花癡的樣子真的很好笑 XD

raw-image



▌誰是「好演員」?

簡單整理完評判演技的指標,現在就實際抓幾位演員來分析一下!

依我的觀察,只要表演深度和廣度有一項掌握得好,演員的演技就足以被認可。可若想成為「專業演員」,表演的穩定度當然也很重要。

有些演員可能演完幾個經典後,演技便止步不前;也有很多演員的表現總是忽好忽差,碰到舒適圈能演得不錯,一離開便瞬間成了災難。

因此待會評斷演技時,我會以演員近年的水準為依據,也會盡量抓大家比較有印象、具代表性的作品討論。


▸ 深度廣度皆優秀的「專業演員」

最一開始,就先從最專業的演員們說起!我認為憑《瑯琊榜》受到肯定的胡歌王凱,因《甄嬛傳》大紅的孫儷蔣欣,還有年紀輕輕就演出不少經典的張新成吳磊張雪迎等,都是很不錯的實力派演員。

這裡我就拿胡歌來舉例好了。

要說《瑯琊榜》之所以能夠爆紅,除了極優秀的劇本以外,整個劇組的細心雕琢也是關鍵之一。

我記得在《瑯琊榜》的幕後花絮中,胡歌曾憑藉對角色、劇情的熟稔,大幅改動了台詞的順序。選擇先讓梅長蘇說出「靜妃應該察覺自己身分」的結論,再由黎綱、甄平的提問補充脈絡給觀眾知道。

如此一來,既凸顯了梅長蘇的思慮深遠,也使劇情能在短短兩分鐘內,將脈絡交代清楚。

先下結論

先下結論

再補脈絡

再補脈絡

其實「由演員調整劇本」的風險非常高,除非演員對故事有透徹理解,否則看起來就會像拼裝車一樣。然而胡歌提出的意見卻成功昇華了這段劇情,足見他對這部作品有多投入。

而且,梅長蘇這樣曲折深沉的角色,本就不容易演活在觀眾心裡。那些劇本沒寫明的故事,全須依靠演員的深入揣摩,從細節中釋放出來。

比如在梅長蘇碰觸炭火、懷古傷今的劇情中。他被炭火灼傷後,先是縮起身子發出呻吟,接著轉為悲涼的苦笑,最後在嘆出幾口長氣後,吃力地坐起身、啞然道出往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整段表演沒有痛哭、沒有嘶吼,卻緩慢沉痛地引出他的淒涼、不甘和無奈。讓人心痛、讓人動容,讓人無法不相信眼前之人就是梅長蘇,那個遭遇過火寒之毒、挫骨之痛的少年將軍。

能在成為角色後,引領觀眾一起進入角色,體會他的悲痛、認可他的執著,其實就是每位演員最該做到的事。


▸ 深度足夠,廣度不足的「成就型演員」

說完深度廣度都 hold 得很好的專業演員,接著就談一些偏科專精的演員們。

首先是專精於表演深度,總能演活、成就經典的「成就型演員」。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因《錦衣之下》受到關注的任嘉倫譚松韻二人。

他們的沉浸式表演可說是無庸置疑的優秀。情緒渲染、表情控制、角色理解都很準確。陸繹、袁今夏、李尖尖、十一娘、周生辰……全是非常討喜的主角,尤其《錦衣之下》及《錦心似玉》兩部作品,基本是靠演技在撐起劇本的疲乏,由此可知他們成就角色的實力不容小覷。

《錦心似玉》

《錦心似玉》

《周生如故》

《周生如故》

可惜這幾部劇看下來,他們明顯缺乏了多元性的突破。角色之間沒有太明顯的氣質差異,追劇時還是有些串戲感。

其實目前陸劇市場中,還滿多這樣的「成就型演員」。比如因《琉璃》爆紅的成毅、因《香蜜》為人所知的羅雲熙、在《周生如故》中表演令人驚艷的白鹿等。他們都成就了好幾個經典角色,卻也面臨角色性質類似、缺乏突破的問題。


▸ 廣度足夠,深度不足的「劇拋型演員」

再來就是與上述演員相反的「劇拋型演員」,也就是接演的類型相當廣泛,演起來不容易有串戲感,但大情緒場面容易失控的演員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上面提過的高偉光蘇青

他們都屬於可塑性極強、能將不同角色的特質區隔出來,但偶爾會用力過猛,使人出戲的案例。

《三生三世枕上書》

《三生三世枕上書》

《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

跟「成就型演員」相比,「劇拋型演員」現在比較少見,畢竟要做到劇拋,就勢必得有跳出舒適圈的勇氣。也就是說,他們得冒險嘗試不同風格的角色,不能老是躺在舒適圈裡賺快錢。

不過我認為他們也最容易晉升專業演員的行列,畢竟他們更容易從不同角色裡獲取經驗、精進不足,自然更有實力把路走得長遠。


▸ 深度廣度及格,但不到優秀的「明星演員」

最後就是在偶像劇當道的時代,最常見的「明星演員」們,也就是給人的感覺比起演員,更像明星的藝人。

這些演員無論表演深度或廣度都不到優秀,又常在偶像劇市場打滾,角色缺乏突破,因而特別容易遭受質疑。像最近因為《你是我的榮耀》再度火起來的楊洋跟熱巴,我覺得都算在這裡。

楊洋表演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平淡」,當然他的氣質原本就適合高冷的角色,可無論肖奈、葉修、于途,這些角色讓觀眾看到的,大多仍是演員的帥氣,而非用演技豐富的層次。尤其肖奈和葉修這種設定上就不太真實的角色,更難透過他的詮釋感受到立體感。

三者相較之下,《榮耀》裡的于途雖然更貼近現實,不過楊洋的情緒渲染力依然很弱,無法靠表演牽引出觀眾的情緒。

raw-image

熱巴也類似,只是她的問題不是表演平淡,而是表演痕跡過重導致深度不足,尤其哭戲常使人無法共情。像《枕上書》跟《長歌行》裡的哭戲都有些瑕疵,表現比較優秀的,大概只有《榮耀》中被于途拒絕後、那場偏內斂的哭戲。

raw-image

另外,這兩人共有的一個問題就是表演廣度非常不足,簡單來說,就是演什麼都像自己,缺乏辨識度

像熱巴飾演的喬晶晶,雖然設定上很適合她。可我常會無法分辨眼前的人究竟是喬晶晶,還是熱巴本人。就如同網路上一位觀眾的評論:不知道是熱巴演活了喬晶晶,還是喬晶晶成為了熱巴。

也就是說,這類明星演員在表演上最大的阻礙,就是個人特色過於鮮明的自己。就像鞠婧禕在不同戲裡演的都像同個人一樣,難以區隔角色和演員的不同。

倘若這些演員沒有持續打磨演技,只單純靠顏值走這條路,我想他們未來仍會屢屢遭人質疑。

就如前面所說,這類明星演員其實占了市場的多數,而且不乏已經出道好幾年、身具代表作的演員,比如楊冪劉詩詩

楊冪早期的演技是不錯的,像《神鵰俠侶》的郭襄、《宮》的晴川都是很經典的角色。然而自從《十里桃花》的白淺再創神話後,我就幾乎看不到她飾演角色的差異,甚至連情緒渲染力都退步了很多,有些可惜。

而劉詩詩從一開始就屬於深度廣度都不是很高的演員,《步步驚心》的若曦可說是她生涯的最高峰。但此後她也回到了「怎麼演都一個樣」的窠臼,難以再塑造出若曦那樣令人難忘的角色。


▸ 明星演員中的「潛力型演員」

最後的最後我也想聊一下看了《長歌行》後,被徹底圈粉的趙露思劉宇寧。他們在我心中都屬於「雖然演技尚未成熟,但很看好未來發展」的演員,由於定位特殊,所以想特別拉出來聊聊。

趙露思普遍被認為是 95 後女明星中,最有潛力成為新晉流量的藝人。作為演員她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能把古靈精怪演得自然又討喜,《傳聞中的陳芊芊》的陳芊芊、《我,喜歡你》的顧勝男都相當經典。

不過露思最一開始打動我的,是她的情緒渲染力真的很強!像《長歌行》有一幕樂嫣與長歌衝突的戲,她當時的眼神表現就比熱巴好很多。

raw-image

只是她在細微演繹這塊還是不足。像樂嫣性格上比較文靜、優雅的一面沒有呈現出來,特別是驚訝時的瞪眼很容易使人出戲。

可若撇除這個問題,單就她勇於跳出舒適圈、嘗試不同角色這點,就很值得肯定!更何況她的確把李樂嫣這個怯懦卻富有成長曲線的公主演得很好,讓人無法聯想到從前那些古靈精怪的角色。

而且在待播的《且試天下》中,她也再次打破印象,飾演了瀟灑率性的俠女白風夕,很期待她到時候的表現會如何!

再來就是前面提過的劉宇寧,他應該是我有關注的演員裡,最新人(?)的一個,但也是我很看好的演員之一。

就目前表現來看,劉宇寧也屬於廣度足夠、深度不足的類型。黑眼鏡(嘴碎搞笑)跟皓都(冷漠嚴肅)就算是兩個極值,再加上他本人的性格也很反差,因此角色間還算有辨識度。

至於深度不夠,並不是說他的理解膚淺,就像我前面提的,他其實很用心在描摹角色的深度,像洛銘西的姿態、皓都的過往,他都有下過功夫鑽研。

他表演上最大的問題,是情緒渲染不夠細膩。比如皓都劇情前後的轉變過於倉促、某些高張力的場面也會控制不太住表情,導致觀眾容易出戲。

可即便如此,我依然很看好他未來的表現,並不是看好他的實力或背景,而是他對演戲的態度

從他的直播中,我能感覺他很敬重「演員」這項職業。他清楚非科班出身的自己還不適合演男主角,因而選擇飾演各種配角去累積經驗;他也知道表演中重要的是眼神、呼吸,而不是一味用臉去演戲。

能做到這樣的自我覺察,就代表他起碼有認真在對待演戲,而非仗著自己有些名氣,就隨便亂演一通,絲毫不在乎對不對得起角色和作品。

雖然「潛力型演員」我只先挑了近期熟悉的趙露思跟劉宇寧舉例,不過像《御賜小仵作》裡飾演王爺的王子奇、《長安十二時辰》裡飾演李必的易烊千璽也是我很看好的新生代演員。或許他們的演技都還尚待琢磨,但我更看重的,還是他們對待行業的態度。

我一直認為無論什麼工作,唯有抱持謙卑的心去學習、去歷練,才能攀得越高、走得越遠。

真心期待這些新星未來能發光發熱,一步步走向專業演員的道路!



▌後記

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多字,可我還是想提醒一下,以上評論都只是我的主觀想法!不具任何專業性。若要感受演員演技的優劣,建議大家還是直接找劇來品味,親身感受還是最準確的。

另外,由於我也不是每個演員每部劇都有涉足,如果有哪些精湛的演出被我忽略了,也歡迎留言或 mail 通知我一聲!只要是理性建議,我都會欣然接受。



更多【聊演技】系列文章: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作者信箱開放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冰陽雜談紀錄館 ✦
56會員
125內容數
聊聊我的生活點滴,也歡迎分享你的天馬行空。
2025/02/19
這幾個月有很多二搭 CP 劇上線,剛好討論度高的幾部我最近都看了一輪 XD,想說也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今天我主要會討論《珠簾玉幕》、《永夜星河》和《國色芳華》中六位主演的演技表現,那在開始前還是強調一下,演技好不好是很看個人感受的,或許我覺得差強人意的表現看在別人眼中沒問題,也可能我不在意的地方會
Thumbnail
2025/02/19
這幾個月有很多二搭 CP 劇上線,剛好討論度高的幾部我最近都看了一輪 XD,想說也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今天我主要會討論《珠簾玉幕》、《永夜星河》和《國色芳華》中六位主演的演技表現,那在開始前還是強調一下,演技好不好是很看個人感受的,或許我覺得差強人意的表現看在別人眼中沒問題,也可能我不在意的地方會
Thumbnail
2024/10/20
戲劇,說到底就是呈現「一群人在一段時間內發生的故事」,所以一部劇要成功,好好告訴觀眾這些人是誰便相當重要。 「告訴觀眾角色是誰」並不只是把人名、職業、家裡幾個人等資訊全都丟出來就好,一個飽滿且富有脈絡的角色,通常會藉由鮮明的第一印象、出乎意料的反差、合乎邏輯的過去以及具有脈絡的未來去塑造層次,如此一
Thumbnail
2024/10/20
戲劇,說到底就是呈現「一群人在一段時間內發生的故事」,所以一部劇要成功,好好告訴觀眾這些人是誰便相當重要。 「告訴觀眾角色是誰」並不只是把人名、職業、家裡幾個人等資訊全都丟出來就好,一個飽滿且富有脈絡的角色,通常會藉由鮮明的第一印象、出乎意料的反差、合乎邏輯的過去以及具有脈絡的未來去塑造層次,如此一
Thumbnail
2024/03/01
要演活一個經典角色,最簡單也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氣質相符。 只要角色的性格氣質跟演員相似,劇本演技也別太拖後腿,要把角色演成經典其實不難,目前陸劇圈就有非常多這種案例,比如趙露思的陳芊芊、成毅的禹司鳳、虞書欣的小蘭花、張凌赫的長珩、陳都靈的葉冰裳……如果時間推遠一點,還有李沁的元淳、楊洋的肖奈、楊冪的白
Thumbnail
2024/03/01
要演活一個經典角色,最簡單也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氣質相符。 只要角色的性格氣質跟演員相似,劇本演技也別太拖後腿,要把角色演成經典其實不難,目前陸劇圈就有非常多這種案例,比如趙露思的陳芊芊、成毅的禹司鳳、虞書欣的小蘭花、張凌赫的長珩、陳都靈的葉冰裳……如果時間推遠一點,還有李沁的元淳、楊洋的肖奈、楊冪的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聆聽配音演員們的表演,對我在形塑小說裡的角色們時,得益良多。
Thumbnail
聆聽配音演員們的表演,對我在形塑小說裡的角色們時,得益良多。
Thumbnail
愛豆出身的演員轉戰螢幕,面臨演技挑戰及質疑。然而,他們透過不懈努力和熱愛表演,站穩腳跟。推薦今日必看的5位明星
Thumbnail
愛豆出身的演員轉戰螢幕,面臨演技挑戰及質疑。然而,他們透過不懈努力和熱愛表演,站穩腳跟。推薦今日必看的5位明星
Thumbnail
我相信⋯那些在戲劇進行中,抽抽噎噎的聲音來源,都有一段需要超度的情感⋯⋯
Thumbnail
我相信⋯那些在戲劇進行中,抽抽噎噎的聲音來源,都有一段需要超度的情感⋯⋯
Thumbnail
對於這部劇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討劇中角色的心理與行為,以及對於劇名的獨特解讀。
Thumbnail
對於這部劇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討劇中角色的心理與行為,以及對於劇名的獨特解讀。
Thumbnail
在別人的人生裡 就懂分寸做好陪考腳色 千萬別亂了別人的劇本 怎樣也奪不了主角戲份 那是主角該去演繹專注的戲份 在自己的人生裡 別做陪考腳色 沒有主角的人生 一齣有靈魂的戲是演不成 場內陪考從不是配角 只是入錯戲 走錯場 主角也不一定是主角 場內陪考心態上身 成
Thumbnail
在別人的人生裡 就懂分寸做好陪考腳色 千萬別亂了別人的劇本 怎樣也奪不了主角戲份 那是主角該去演繹專注的戲份 在自己的人生裡 別做陪考腳色 沒有主角的人生 一齣有靈魂的戲是演不成 場內陪考從不是配角 只是入錯戲 走錯場 主角也不一定是主角 場內陪考心態上身 成
Thumbnail
流著演員血液的我,好愛 BIG 中幾位演員的演技。
Thumbnail
流著演員血液的我,好愛 BIG 中幾位演員的演技。
Thumbnail
在寫作戲劇、動漫、圖文等方向時,評論分析與感想心得至關重要。本文探討了戲劇評論的不同層次,並提供了寫作戲劇評論的建議。
Thumbnail
在寫作戲劇、動漫、圖文等方向時,評論分析與感想心得至關重要。本文探討了戲劇評論的不同層次,並提供了寫作戲劇評論的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