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學佛修行沒動力的原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現在人聽講,我都盡量講得很活潑、很世俗,跟大家接地氣能夠接軌。你如果遇到一般法師,照本宣科,就會不想聽、打瞌睡,因為你心裡有業障,覺得:「講這很無聊,浪費時間。我想睡覺,下次不來了。」心裡有能量、有善功的人,他聽佛法會覺得:「好重要!」甚至會後去找法師請問他,心裡源源不絕......

尼泊爾、印度佛學院藏傳佛教的仁波切、活佛,有一些活佛不想讀書,每天不想打坐,為什麼?他拿很多供養。名頭大,這也供養、那也供養,然後業障在他身上。不想讀、不想打坐、不想修法。他想:「這也忙、那也忙。」開始羨慕世俗人的生活,要去餐廳跳舞、約會、吃火鍋、海邊走一走、踏浪......他很羨慕這些事情。講到「旅行弘法」,先旅行了,弘法再隨緣。

「施比受更有福」多布施行善,自己才有可能修。

心都靜不下來,對佛法不好樂、不樂法,都不想親近善知識,就知道你現在不是績優股,現在衰退了。

很容易看自己的狀況。善事做多了,臉的氣色不同。

賺錢的人,旁邊都有財神,旁邊、背後、頭上,都跟著三、四、五、六位財神。

raw-image

https://youtube.com/shorts/q2ELbGkyMH8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avatar-img
27會員
2.6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對於修持佛法的行者而言,種姓、職業、財富、權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法修行。什麼樣的身分最利於修行呢?現出家相來修行最契機,也最為相應。因此,若聽聞 阿彌陀佛的聖號,爾後受持念誦,則生生世世中會獲得受持戒律如意寶的殊勝出家清淨身。但若成為破戒者也無有實義,因此,要獲得持梵行清淨、不染細微過患、內外均清
《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的法義教授,第一偈頌:「嗚呼哀哉具恩師,伏祈大悲作瞻視!苦惱若我眾行徑,一生自欺似無心。」「苦惱若我眾行徑,一生自欺似無心。」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有年老的人來修行,這很珍貴,他是我們道場的菁英分子。為什麼?他有一生很多的智慧精華,在他的老年來貢獻。
▸前往收聽:https://bit.ly/41nyyT9《心匙》教法內容 ▣ 第二十偈頌 悅耳大名之前後,加「已故」語終將臨。 親戚朋友與僕役,哭聲四起終將臨。 本集影音版:觀音山 龍德上師YouTube https://youtu.be/5dawTJEqIuI
他說:「我有一個習慣,你只要讓我看到出家人,不管多少人,我一定供養錢在他的缽裡,除非我身上沒錢,不然我都供滿為止,一位都不漏掉。」我說:「你這習慣好。」一個人訂好習慣,一個人把自己訂一個壞習慣或壞原則,是天差地別。
💎 常年護持觀音山道場 ▸https://www.fazang.org/support 常年護持觀音山道場殊勝功德──普化三千萬人法會 超過百場教法閉關實修。佛法如同黑暗中的明燈,指引眾生走向光明的大道。佛陀在《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 中開示,修行學佛能使眾生離苦得樂,超越凡夫之境界而進入聖賢。
以前學佛的時候,教大乘經典的法師的父親會看因果。有一個老師兄現在是中醫博士,他去找法師的父親給他看因果。他一看就說:「你這個人帶二十四個冤親來投胎。」二十四個冤親,在人世間有三個冤親,仇恨特別大的,人生差不多就會搖搖擺擺,他有二十四個冤親。
對於修持佛法的行者而言,種姓、職業、財富、權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法修行。什麼樣的身分最利於修行呢?現出家相來修行最契機,也最為相應。因此,若聽聞 阿彌陀佛的聖號,爾後受持念誦,則生生世世中會獲得受持戒律如意寶的殊勝出家清淨身。但若成為破戒者也無有實義,因此,要獲得持梵行清淨、不染細微過患、內外均清
《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的法義教授,第一偈頌:「嗚呼哀哉具恩師,伏祈大悲作瞻視!苦惱若我眾行徑,一生自欺似無心。」「苦惱若我眾行徑,一生自欺似無心。」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有年老的人來修行,這很珍貴,他是我們道場的菁英分子。為什麼?他有一生很多的智慧精華,在他的老年來貢獻。
▸前往收聽:https://bit.ly/41nyyT9《心匙》教法內容 ▣ 第二十偈頌 悅耳大名之前後,加「已故」語終將臨。 親戚朋友與僕役,哭聲四起終將臨。 本集影音版:觀音山 龍德上師YouTube https://youtu.be/5dawTJEqIuI
他說:「我有一個習慣,你只要讓我看到出家人,不管多少人,我一定供養錢在他的缽裡,除非我身上沒錢,不然我都供滿為止,一位都不漏掉。」我說:「你這習慣好。」一個人訂好習慣,一個人把自己訂一個壞習慣或壞原則,是天差地別。
💎 常年護持觀音山道場 ▸https://www.fazang.org/support 常年護持觀音山道場殊勝功德──普化三千萬人法會 超過百場教法閉關實修。佛法如同黑暗中的明燈,指引眾生走向光明的大道。佛陀在《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 中開示,修行學佛能使眾生離苦得樂,超越凡夫之境界而進入聖賢。
以前學佛的時候,教大乘經典的法師的父親會看因果。有一個老師兄現在是中醫博士,他去找法師的父親給他看因果。他一看就說:「你這個人帶二十四個冤親來投胎。」二十四個冤親,在人世間有三個冤親,仇恨特別大的,人生差不多就會搖搖擺擺,他有二十四個冤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聽聞佛法當然能開啟我們的智慧,還能消業障。聽聞佛法,光來助道坐在那裡都聽不大懂,都有一分功德。所以,我們常常講:「你在道場打瞌睡,都比在家裡看電視打瞌睡有功德。」來道場打瞌睡可惜了,浪費那麼寶貴的因緣。來道場的時候,常住三寶、傳承祖師會慈悲放光加持。有沒有感覺,現在就特別亮?那就是一個加持放
你如果整天聽經——有人說整天聽經我也很高興,也很歡喜。但是那種歡喜跟真正靜坐之後得到的法喜是完全不同的層次,完全不同。我們聽經之後的歡喜其實還是比較動,而靜坐念佛、拜佛之後得到的法喜,它是往內攝,寂靜,不必往外求。
如果三三四念佛的時候,觀察佛號聲音太用力太專注,希望佛號的聲音能夠很清楚地在我心中顯現出來,這個時候呼吸就會變得澀,變成喘相。觀數息也是一樣。在觀呼吸的時候,這個影像不是很清楚,我希望它清楚一點,就不自覺地用力去觀這個影像。 你心用力的時候,身跟息都會跟著緊繃,息的緊繃就是喘相。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很多現在來皈依、來學佛了都還亂講話,「妄語」會消掉平生的福德。邪淫的人要有一個淫緣,找一個對象、對方肯,還要場地,什麼時候....這個邪淫才算成立,「妄語」一下就講出來了!誇大、自我炫耀,講迷惑顛倒的話、吹牛......這一些講多了,福德分分秒秒在流失。何必呢?所以為什麼有的修行人
Thumbnail
「深入經藏依次第修學。」很多人都是現在靜不下來、聽經會打瞌睡,或只要我一講經他手就癢、手就痛,都快要講完了他還在摳手,沒病都快摳出病了,那是「業障」。很多事情,讓你沒有辦法好好靜下來學佛修行。不要以為人生有幾十年,可以好好讓你修好幾十年。這幾十年,你要做好多事情,讓你分心、讓你沒有辦法學佛。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
Thumbnail
聽聞佛法當然能開啟我們的智慧,還能消業障。聽聞佛法,光來助道坐在那裡都聽不大懂,都有一分功德。所以,我們常常講:「你在道場打瞌睡,都比在家裡看電視打瞌睡有功德。」來道場打瞌睡可惜了,浪費那麼寶貴的因緣。來道場的時候,常住三寶、傳承祖師會慈悲放光加持。有沒有感覺,現在就特別亮?那就是一個加持放
你如果整天聽經——有人說整天聽經我也很高興,也很歡喜。但是那種歡喜跟真正靜坐之後得到的法喜是完全不同的層次,完全不同。我們聽經之後的歡喜其實還是比較動,而靜坐念佛、拜佛之後得到的法喜,它是往內攝,寂靜,不必往外求。
如果三三四念佛的時候,觀察佛號聲音太用力太專注,希望佛號的聲音能夠很清楚地在我心中顯現出來,這個時候呼吸就會變得澀,變成喘相。觀數息也是一樣。在觀呼吸的時候,這個影像不是很清楚,我希望它清楚一點,就不自覺地用力去觀這個影像。 你心用力的時候,身跟息都會跟著緊繃,息的緊繃就是喘相。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很多現在來皈依、來學佛了都還亂講話,「妄語」會消掉平生的福德。邪淫的人要有一個淫緣,找一個對象、對方肯,還要場地,什麼時候....這個邪淫才算成立,「妄語」一下就講出來了!誇大、自我炫耀,講迷惑顛倒的話、吹牛......這一些講多了,福德分分秒秒在流失。何必呢?所以為什麼有的修行人
Thumbnail
「深入經藏依次第修學。」很多人都是現在靜不下來、聽經會打瞌睡,或只要我一講經他手就癢、手就痛,都快要講完了他還在摳手,沒病都快摳出病了,那是「業障」。很多事情,讓你沒有辦法好好靜下來學佛修行。不要以為人生有幾十年,可以好好讓你修好幾十年。這幾十年,你要做好多事情,讓你分心、讓你沒有辦法學佛。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