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聽過這個保養公式:「早 C 晚 A」,但心裡其實一直有個疑問:「真的有用嗎?」
有些人說,這是皮膚科醫師最推薦的抗老保養組合,也有些人覺得只是行銷話術。那麼,「早 C 晚 A」到底是不是護膚神話?還是有真正的科學依據?
作為皮膚科醫師,我今天就來完整解析這個組合的作用機制、臨床數據、適用膚質,以及如何避免錯誤使用!
這個概念,簡單來說就是:
✅ 早上使用維生素 C(Vitamin C)
👉 抗氧化,對抗紫外線 & 環境污染,減少光老化。
👉 提升防曬效果,搭配防曬乳可加強 UVA & UVB 防護力。
👉 美白淡斑,減少黑色素沉澱,改善痘印 & 膚色不均。
✅ 晚上使用維生素 A(Retinoids,視黃醇/視黃酸)
👉 促進細胞更新,讓肌膚更光滑細緻。
👉 刺激膠原蛋白增生,減少細紋、改善鬆弛。
👉 調節皮脂分泌,減少粉刺、痘痘,改善毛孔粗大。
這樣的搭配,是因為白天皮膚需要防禦,晚上則是修復的最佳時機。
但問題來了:「這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我們來看看科學證據怎麼說!
維生素 C(Vitamin C)在醫學研究中,已被證實有抗氧化、促進膠原蛋白合成、美白淡斑等多重作用,但前提是要選對成分 & 使用正確的方式!
📌 紫外線(UV)會加速皮膚老化,導致黑色素沉澱、膠原蛋白流失,使肌膚變得暗沉,細紋增生。
📌 雖然防曬乳能有效阻擋部分紫外線傷害,但仍無法全面防禦自由基,這時抗氧化成分,如維生素 C,能發揮額外的光防護作用!
📊 科學數據:
🔹 防曬乳無法阻擋所有自由基:即使正確塗抹防曬,仍有 45% 的自由基 來自 UVA 照射,未受到有效防禦。
🔹 維生素 C + E 更具保護力:
🔹 抗氧化劑需在日曬前塗抹,才能發揮保護作用!
🔹 維生素 C 也能對抗環境污染:
✅ 結論:早上擦維生素 C,不是替代防曬,而是讓防曬效果更好!
📌 膠原蛋白(Collagen)是皮膚的「支撐結構」,但會隨年齡流失,導致皮膚鬆弛、細紋增加。
📌 維生素 C 是膠原蛋白合成的重要輔助因子,能讓皮膚更緊緻有彈性!
📊 科學數據:
🔹 局部塗抹維生素 C 可增加膠原蛋白密度:
🔹 影響彈性蛋白(Elastin)生成:
🔹 對膚況的影響因個人體內維生素 C 含量不同:
✅ 結論:維生素 C 能幫助皮膚產生更多膠原蛋白,還能減少膠原蛋白的分解,進而改善皮膚彈性、減少細紋與鬆弛問題!
📌 黑色素(Melanin)是皮膚色素沉澱的關鍵因素,過量的黑色素累積會導致曬斑、痘印、膚色不均等問題。
📌 維生素 C 透過抑制「酪氨酸酶(Tyrosinase)」活性,減少黑色素合成,同時作為還原劑,淡化已生成的黑色素,讓膚色更均勻透亮!
📊 科學數據:
🔹 10% 磷酸鎂鹽維生素 C(Magnesium Ascorbyl Phosphate, MAP)可有效減少黑色素生成,改善色素沉澱問題!
✅ 結論:維生素 C 透過 抑制黑色素生成、還原已形成的色素,能夠改善 痘印、曬斑與膚色不均,讓肌膚更明亮透亮!
維生素 A(Retinoids)是目前最有效的抗老成分之一,但如果使用錯誤,可能會讓皮膚敏感、脫皮。
📌 A醇(Retinol)能加速角質更新,讓皮膚變得更細緻、光滑。
📌 對於毛孔粗大、膚色不均、粗糙暗沉,有改善效果。
🔬 科學證據
🔹 研究顯示,A醇透過轉錄作用,能增加基底層細胞增生,促進表皮更新,使肌膚更光滑、緊緻。
✅ 結論:規律使用A醇,可以促進角質更新,改善肌膚質地!
📌 A酸少量調節皮脂分泌,並可調控基因表達,減少毛囊角化過度,改善粉刺與痘痘問題。
🔬 科學證據
✅ 結論:適合油性肌膚或容易長痘的人!
「這兩種成分都有較強的生物活性,因此正確使用方式至關重要!
🔹 維生素 C(早上):
✔ 從 較低濃度 開始,適應後漸漸嘗試調高。
✔ 若肌膚較敏感,可先用含磷酸鎂鹽維生素 C(MAP)或抗壞血酸葡糖苷(AA2G) 這類較溫和的維生素 C 衍生物。
✔ 早上洗臉後,先塗維生素 C ,再上保濕、最後塗防曬。
🔹 維生素 A(晚上):
✔ 從低濃度開始(如0.1% A醇),先每週 2-3 次,讓肌膚適應後再逐步增加頻率。
✔ 搭配保濕:使用 A 酸時,先上保濕產品(如神經醯胺、玻尿酸),再薄擦 A 酸,減少刺激。
✔ 避開眼周與口周,這些區域皮膚較薄,較容易產生脫皮與敏感。
✔ 不與果酸、水楊酸、過氧化苯(BPO)同時使用,避免過度刺激。
✔ 油性肌 & 痘痘肌 → 減少粉刺與痘痘生成。
✔ 膚色不均、暗沉肌 → C 可抗氧化、美白,A 可加速細胞更新,讓膚色更均勻透亮。
✔ 有初老現象(細紋、彈性下降) → A 酸可促進膠原蛋白增生,搭配 C 可減少自由基對肌膚的傷害。
⚠ 極度敏感肌 → A 酸可能會導致紅腫脫皮,建議先從低濃度開始並先進行局部測試
⚠ 濕疹、酒糟肌(Rosacea) → A 酸可能會加重發炎反應,建議與醫師諮詢。
⚠ 孕婦 & 哺乳期女性 → 應完全避免 A 酸類產品。
⚠ 乾燥肌 → 建議先加強保濕
✅ 「早 C 晚 A」的組合具有科學理論基礎,適合部分希望改善膚質、膚色不均與初老現象的人。
✅ 科學證據支持:維生素 C 可增強防曬效果、抗氧化、淡化色素,而維生素 A 可促進細胞更新、刺激膠原蛋白增生,兩者相輔相成。
✅ 關鍵在於循序漸進、避免過度刺激,特別是維生素A 的使用需要耐心,讓皮膚適應。
⚠ 敏感肌、酒糟肌或孕婦,則需根據個人膚況做調整,選擇更溫和的版本或其他護膚策略。
🔹 但要注意!
保養品的配方、濃度、製程技術,甚至是成分的穩定性,都會影響效果與適應度。即使成分相同,每個品牌的滲透技術、載體系統也不盡相同,因此實際效果仍會因個人膚質、產品選擇而異。
「早 C 晚 A」並不是適合每個人,最重要的還是要了解自己的膚況!
👉 建議先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評估適合的成分與濃度,再開始使用!
📜 智慧財產權聲明
本文章內容為王佑鑫醫師提供的專業資訊,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擅自轉載、引用或改寫。本內容僅供參考,不可取代醫療專業建議,如有皮膚相關問題,請諮詢專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