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Tesla Robotaxi 將消滅 Uber ?Bill Ackman 逆勢進場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Tesla Robotaxi 將消滅 Uber ?Bill Ackman 逆勢進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raw-image

Uber 在2024Q4月活躍用戶年增14%至1.71億,平台總訂單數年增18%達到30.68億筆,每月平均訂單數也創下歷史新高,年增3%達到6筆,平台的使用頻率與黏著度持續提升。 $UBER 營收年增21%至119億,EBITDA 年增43.5%至18.42億,自由現金流年增122%至17億。

會員經濟效益顯現

Uber One會員服務的快速成長成為重要的營運亮點。第四季新增500萬名會員,使總會員數達到3,000萬人,年增約60%。會員服務不僅為公司帶來穩定的訂閱收入,更重要的是強化了用戶對平台的依賴度。透過會員專屬優惠與跨服務整合的便利性,有效提升整體平台的使用頻率與消費金額。

跨業務的整合效應持續增強,目前37%的用戶會使用多項服務,創下歷史新高。Uber One會員服務的快速成長更強化了這個趨勢

叫車服務(Mobility)業務 - 高端市場與新功能雙軌並進

叫車服務作為Uber的核心業務,在第四季延續強勢成長態勢。本季總交易額達到227.98億美元,若以固定匯率計算年增24%。營收達到69.11億美元,年增25%,營收利潤率提高至30.3%。

在網絡擴張方面,Uber採取靈活的市場策略。與計程車業者的合作是一個重要突破,例如在日本市場,透過與領先的計程車派遣服務商合作,預計將有多達2萬輛計程車加入平台。這種合作模式不僅快速擴大服務覆蓋,更能降低監管風險,加速市場滲透。

在路線拓展方面,公司特別強化機場交通服務。在多個主要機場推出UberX Share共乘服務,並擴大Uber Shuttle接駁服務的覆蓋範圍。

raw-image


外送服務(Delivery)業務 - 規模與效率同步提升

外送服務在第四季展現全方位的成長,總交易額年增18%達到201.26億美元,營收年增21%達到37.73億美元。EBITDA大幅成長53%達到7.27億美元,營業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2.8%提升至3.6%。

廣告業務成為重要的營收成長引擎,商家在平台上的廣告投放達到歷史新高水準。廣告收入的增長不僅提升平台整體獲利能力,也幫助商家提升銷售業績,形成良性循環。根據管理層的說法,商家自主投放的促銷活動數量創下新高,反映出商家對平台廣告效益的肯定。會員經濟效益在外送業務特別顯著,Uber One會員享有的專屬優惠有效提升訂單頻率。

raw-image


Tesla Robotaxi 將會把Uber掃進歷史塵埃?

成本結構的根本性問題

Tesla支持者最重要的論點,是認為Uber的成本結構存在根本性問題。目前Uber大約70%的總交易額都用於支付司機報酬,這個成本結構使得公司很難在維持合理價格的同時獲取可觀利潤。

相較之下,Tesla的Robotaxi計畫透過完全自動化,可以徹底消除人力成本這個最大的支出項目。Tesla憑藉製造、軟體與車隊管理的垂直整合優勢,不僅可以大幅降低每英里的營運成本,更能在提供遠低於現有價格的服務同時,仍維持可觀的利潤空間。

即使Uber也開始嘗試導入自動駕駛技術,但由於缺乏製造能力,必須仰賴第三方供應商,這意味著其營運成本必然高於能夠自行製造與營運車隊的Tesla。支持者認為,這種基礎成本結構的差異,將使Uber在未來的價格競爭中處於極為不利的位置。

規模擴張的速度差距

Tesla支持者指出,Robotaxi服務的擴張速度將遠超過Uber。Tesla採用雙軌並行的策略:一方面打造專屬的Robotaxi車隊,如即將推出的Cybercab;另一方面計劃讓現有Tesla車主將自己的車輛加入Robotaxi網絡。這種模式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建立起龐大的分散式車隊。考慮到Tesla已有數百萬輛配備全自動駕駛(FSD)軟體的車輛在路上行駛,一旦技術與法規到位,這些車輛都可以立即轉型為Robotaxi。

更重要的是,每輛Robotaxi的效率遠高於人類司機。由於可以24小時不間斷運作,一輛Robotaxi實際上可以取代多名人類司機的工作量。這種效率優勢意味著,即使是相對較小規模的Robotaxi車隊,也能夠提供與現有Uber車隊相當或更好的服務覆蓋。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20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IEO 國際財經科技前沿觀察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IEO 國際財經科技前沿觀察
9.3K會員
274內容數
每天閱讀大量資訊的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為你介紹最新的國際財經、政治與科技趨勢潮流和商業分析,從資本市場國際股市切入,介紹與分析影響世界的巨無霸公司,以及哪些成長飛速的新創與高成長公司,正在悄悄改變世界。適合想獲取最新世界不同產業趨勢與經濟變化相關資訊的好學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K海力士憑藉HBM市場的領先優勢,在2025年Q1超越三星,成為全球DRAM市場龍頭。然而,美國關稅政策和終端需求放緩的風險仍不容忽視。本文分析SK海力士在DRAM、HBM、NAND等市場的表現,以及AI伺服器、PC和智慧型手機市場對記憶體需求的影響,並探討其未來發展前景和挑戰。
美國最大的類比半導體製造商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TI)於4月23日發布2025年第一季財報,顯示營收強勁成長,並提供優於市場預期的第二季度展望,表明半導體產業週期有復甦跡象(至少Q1是如此)。
Tesla 2025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顯示營收下滑,但強調Model Y生產線更新、能源業務增長和強勁的現金流。公司重申平價車款計劃按進度進行,並預計年底前推出無監督FSD自動駕駛,以及未來幾年內大規模生產人形機器人Optimus。財報也提及地緣政治因素和市場競爭的影響。
SK海力士憑藉HBM市場的領先優勢,在2025年Q1超越三星,成為全球DRAM市場龍頭。然而,美國關稅政策和終端需求放緩的風險仍不容忽視。本文分析SK海力士在DRAM、HBM、NAND等市場的表現,以及AI伺服器、PC和智慧型手機市場對記憶體需求的影響,並探討其未來發展前景和挑戰。
美國最大的類比半導體製造商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TI)於4月23日發布2025年第一季財報,顯示營收強勁成長,並提供優於市場預期的第二季度展望,表明半導體產業週期有復甦跡象(至少Q1是如此)。
Tesla 2025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顯示營收下滑,但強調Model Y生產線更新、能源業務增長和強勁的現金流。公司重申平價車款計劃按進度進行,並預計年底前推出無監督FSD自動駕駛,以及未來幾年內大規模生產人形機器人Optimus。財報也提及地緣政治因素和市場競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