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來的鯨魚》▎即使不捨,也要學會好好道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天來的鯨魚》

《那天來的鯨魚》


#2025年1月共讀圖書



本書作者班傑‧戴維斯是一名兒童圖書插畫家,
也從事卡通動畫製作的導演工作,
難怪畫風如此討喜溫馨~~
馬麻就是憑藉著這樣可愛的畫風,
加上本書榮獲2014年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立馬借閱了這本書一起和你共讀 :)


故事一開始果真就沒有讓馬麻失望,
因為內容寫說「諾伊和爸爸還有六隻貓,一同住在海邊」,
所以馬上就可以和你玩「找找看」的遊戲XDD
讓我們一起睜大眼睛找看看六隻貓咪到底在哪裡?


即使沒有手足陪伴,也不希望你是一位隱性孤單者


「隱性孤單」是一種心理狀態,一個人表面上看起來不孤單,有社交圈或家庭,但內心卻感到孤獨和與他人疏離。

這本繪本是一本道出孩子寂寞,
但爸爸發現了他的孤單,
也陪伴他與鯨魚道別的故事。


因為你沒有手足,
馬麻也擔心你會像像主角諾伊一樣,
是否會感到孤單寂寞?
偶而你還會說出:「把拔馬麻如果你們不陪我玩,我會跟孤單耶...」這種話,
聽到這句話後,
會讓我有點錯愕也覺得有些心疼,
這陣子一直問你想不想要有弟妹?
也更加深馬麻會好好陪伴與你相處你的時光,
希望能多增加我們之間的信任感與正向溝通的關係,
因為我不希望你是一位「隱性孤單」者,
或是有心事不會跟父母說的孩子,


喜歡不一定要擁有,而是成全

放手讓鯨魚回家的諾伊與爸爸

放手讓鯨魚回家的諾伊與爸爸


因為本書的內容你可以完全理解到,
雖然你再不捨一樣東西,
還是得學會放手讓他去更好的地方;
如同對鯨魚而言,
海才是牠的家,有牠的家人在等牠,
讓牠回歸到真正屬於牠的地方才是正確的決定。


共讀到這邊,
馬麻心裡也好欣慰還好諾伊還有他的爸爸陪伴他,
而不是讓他獨自一人承受這份離別的感傷與孤單,
真是太好了!



後記

似乎再次看見那隻鯨魚的諾伊

似乎再次看見那隻鯨魚的諾伊


看到最後一頁,
和爸爸一起野餐的諾伊,
感覺應該又遇見了當時的那隻鯨魚,
因為只露出尾巴,
所以不確定是不是當初的那隻鯨魚,
但我們臉上都一同露出微笑了,
替諾伊感到很開心。


馬麻在查資料才偶然發現,
原來還有續集《那天來的鯨魚回來了》,
當然立馬就又預約了這本書,
我們可以再期待一下後面的劇情會如何發展了 :))



(小湯圓愛讀年齡為 #3Y11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好喜歡這本~~謝謝推薦!
細讀慢品-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8
鄰家女孩繪本生活 我也好愛^^
avatar-img
細讀慢品的沙龍
30會員
125內容數
除了介紹讀過的推薦好書外,也想紀錄自己與小寶貝共讀過程的成長點滴。
細讀慢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2025年4月親子共讀繪本心得,分享孩子透過繪本認識火車、爸爸的工作,以及父母在孩子眼中的樣貌。文章中也提及用敬業的態度養成孩子正向品格,並分享孩子對於繪本細節的觀察。
Thumbnail
2025/04/26
2025年4月親子共讀繪本心得,分享孩子透過繪本認識火車、爸爸的工作,以及父母在孩子眼中的樣貌。文章中也提及用敬業的態度養成孩子正向品格,並分享孩子對於繪本細節的觀察。
Thumbnail
2025/04/19
透過繪本故事教導孩子勇敢面對挑戰、堅持不懈,並學習適時休息與尋求幫助。故事主角的努力與完成夢想過程,鼓勵孩子克服害怕失敗的心理,相信自己也能做到。
Thumbnail
2025/04/19
透過繪本故事教導孩子勇敢面對挑戰、堅持不懈,並學習適時休息與尋求幫助。故事主角的努力與完成夢想過程,鼓勵孩子克服害怕失敗的心理,相信自己也能做到。
Thumbnail
2025/04/13
藉由繪本內容引導孩子打破固有思維,培養想像力,並學習同理心與分享精神。故事中聖誕老公公送錯禮物,卻讓每個動物都感到開心,啟發孩子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小男孩分享禮物的行為,更突顯聖誕節分享的真諦。
Thumbnail
2025/04/13
藉由繪本內容引導孩子打破固有思維,培養想像力,並學習同理心與分享精神。故事中聖誕老公公送錯禮物,卻讓每個動物都感到開心,啟發孩子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小男孩分享禮物的行為,更突顯聖誕節分享的真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關於生死的議題,其實是每個人的必經過程,但卻因為別離的苦楚,總是讓人難以啟齒,尤其面對孩子的好奇詢問,更擔心分離焦慮而引發後續的情緒問題,所以盡可能選擇避而不談。 但聰明的孩子,早在其他的生物中學到死亡這件事,而人類生命的有限自然也在他們的理解範圍之內。 只是該如何與孩子談論,而
Thumbnail
關於生死的議題,其實是每個人的必經過程,但卻因為別離的苦楚,總是讓人難以啟齒,尤其面對孩子的好奇詢問,更擔心分離焦慮而引發後續的情緒問題,所以盡可能選擇避而不談。 但聰明的孩子,早在其他的生物中學到死亡這件事,而人類生命的有限自然也在他們的理解範圍之內。 只是該如何與孩子談論,而
Thumbnail
透過溫馨畫風與動人故事,探討孩子孤單寂寞的情緒,並強調陪伴與溝通的重要性。這本書藉由男孩諾伊與鯨魚道別的故事,觸動親子間的親密連結,也讓孩子學習釋放與接受離別。
Thumbnail
透過溫馨畫風與動人故事,探討孩子孤單寂寞的情緒,並強調陪伴與溝通的重要性。這本書藉由男孩諾伊與鯨魚道別的故事,觸動親子間的親密連結,也讓孩子學習釋放與接受離別。
Thumbnail
靜謐的氛圍有時候令人感到安心,卻也可能任由孤獨瀰漫心中,總要找尋依歸才能讓自己不至於覺得寂寞。 《男孩與大象的祕密基地》描述的是一名小男孩無論在家裡或是學校都形單影隻,父親忙著工作,而母親忙著照顧小嬰兒,他彷彿被隔絕在這個世界之外,總是獨自行動而沒有人陪伴。 然而,想要消除內心的空虛
Thumbnail
靜謐的氛圍有時候令人感到安心,卻也可能任由孤獨瀰漫心中,總要找尋依歸才能讓自己不至於覺得寂寞。 《男孩與大象的祕密基地》描述的是一名小男孩無論在家裡或是學校都形單影隻,父親忙著工作,而母親忙著照顧小嬰兒,他彷彿被隔絕在這個世界之外,總是獨自行動而沒有人陪伴。 然而,想要消除內心的空虛
Thumbnail
歷經三個周末終於把這本書看完拉🎉🎉🎉因為看一看就忍不住痛哭,所以花了一段時間平復心情,再繼續慢慢看完。 以下有雷💣 書中藉由抑鬱的蛤蟆先生與心理師蒼鷺的對談,一步一步講述到兒童心理狀態,在我們嬰幼兒時期無法理性地或有意識地思考父母的反應,而當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一舉一動都會引發父母
Thumbnail
歷經三個周末終於把這本書看完拉🎉🎉🎉因為看一看就忍不住痛哭,所以花了一段時間平復心情,再繼續慢慢看完。 以下有雷💣 書中藉由抑鬱的蛤蟆先生與心理師蒼鷺的對談,一步一步講述到兒童心理狀態,在我們嬰幼兒時期無法理性地或有意識地思考父母的反應,而當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一舉一動都會引發父母
Thumbnail
「老師,我哭不出來。我的眼淚都留在愛河了。」
Thumbnail
「老師,我哭不出來。我的眼淚都留在愛河了。」
Thumbnail
動物似乎極少能承受離群索居的生活,人是如此、鯨魚也是。 近似世界盡頭的地方,死去的「她」與活著的「他」的「邂逅」,有些人活著卻彷彿死了、也有些人心若死灰卻殘喘於世。她看見過去的幻影、他望著未來的救贖,雖然當下他們都並不知曉。 現今、過去的交疊;家庭的陰霾X延續的希望X無法傾訴的愛戀。或
Thumbnail
動物似乎極少能承受離群索居的生活,人是如此、鯨魚也是。 近似世界盡頭的地方,死去的「她」與活著的「他」的「邂逅」,有些人活著卻彷彿死了、也有些人心若死灰卻殘喘於世。她看見過去的幻影、他望著未來的救贖,雖然當下他們都並不知曉。 現今、過去的交疊;家庭的陰霾X延續的希望X無法傾訴的愛戀。或
Thumbnail
最近想對7歲的兒子多點用心,卻常常對不到頻率。不經意翻閱這本書,一入眼看到的故事是作者寫他兒子跟女兒在看電影,女兒因電影情節感動而哭,兒子卻不知如何因應妹妹的哭泣而罵了妹,作者第一時間先拉出兩個孩子空間上的距離,並不急著馬上處理,而是巧妙運用時間間隔,讓每個家人心靈先沉澱,待大家都靜下來後,才能
Thumbnail
最近想對7歲的兒子多點用心,卻常常對不到頻率。不經意翻閱這本書,一入眼看到的故事是作者寫他兒子跟女兒在看電影,女兒因電影情節感動而哭,兒子卻不知如何因應妹妹的哭泣而罵了妹,作者第一時間先拉出兩個孩子空間上的距離,並不急著馬上處理,而是巧妙運用時間間隔,讓每個家人心靈先沉澱,待大家都靜下來後,才能
Thumbnail
他緩緩闔上眼 在原諒與和解的光中 向海中游去
Thumbnail
他緩緩闔上眼 在原諒與和解的光中 向海中游去
Thumbnail
《不再孤單》(小時報) 這是一本生命教育的繪本,關於「失去」的療癒繪本。描述故事中的小女孩在失去母親後所經歷的各種負面情緒… 有時不想講話,有時想講個不停;有時安靜,有時想大聲喧嘩、怒吼、尖叫等;有時不想奔跑,有時想盡情奔馳…..,直到爸爸聆聽她的悲傷,開始覺得變得不一樣。 這本繪本讀起來哀傷,
Thumbnail
《不再孤單》(小時報) 這是一本生命教育的繪本,關於「失去」的療癒繪本。描述故事中的小女孩在失去母親後所經歷的各種負面情緒… 有時不想講話,有時想講個不停;有時安靜,有時想大聲喧嘩、怒吼、尖叫等;有時不想奔跑,有時想盡情奔馳…..,直到爸爸聆聽她的悲傷,開始覺得變得不一樣。 這本繪本讀起來哀傷,
Thumbnail
談到「死亡」時,我們總有一些專屬於我們自己的深刻體驗。 孩子,也有專屬於他們自己的詮釋。 當發現孩子對「生命」與「死亡」有意識時,那麼就是開始談論死亡的議題的時機了。 繪本《 我好想你媽媽 》中的小男孩在母親過世後開始尋找媽媽的歷程。透過讀繪本一起陪孩子認識哀傷失落可能會有的情緒。
Thumbnail
談到「死亡」時,我們總有一些專屬於我們自己的深刻體驗。 孩子,也有專屬於他們自己的詮釋。 當發現孩子對「生命」與「死亡」有意識時,那麼就是開始談論死亡的議題的時機了。 繪本《 我好想你媽媽 》中的小男孩在母親過世後開始尋找媽媽的歷程。透過讀繪本一起陪孩子認識哀傷失落可能會有的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