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一篇新聞報導《蔡明忠員工公開信:AI應用下公司也不會大幅縮減人力》,富邦集團今天發布員工內部信,對於DeepSeek橫空出世,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認為,「AI Everywhere」時代到來應不會太久,即使在AI應用下,也相信公司不會大幅縮減人力,而是可望維持現有人數規模持續提升生產力。
我來琢磨一下意思:不會大幅縮減,可能還是會縮減,問題是縮減誰?
蔡明忠說,過了這個年,大家可能覺得世界變得不同,討論最多的是DeepSeek,未來會對人類、產業,甚至對工作和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大家都還摸不著頭緒,也感到焦慮。
蔡明忠以國外一家Fintech公司為例,它的業務模式是讓消費者透過消費支付累積點數,點數可再買進自己喜歡的公司股票,這家Fintech公司因運用Chat GPT,公司團隊從400人降至100人,理財業務幾乎都由AI協助提供建議,對美國金融小白產生莫大幫助。
我來推敲一下意思:你要我裁員幅度這麼大嗎?
蔡明忠表示,生成式AI問世後,富邦內部著手推動Copilot計畫,涵蓋寫程式、做簡報、資訊檢索等應用,他相信在AI應用下,富邦並不會像前述Fintech公司例子大幅縮減人力,而是可望在維持現有人數規模下持續提升生產力,讓業務達倍數以上成長。
我來琢磨一下意思:要老子不裁員可以,趕緊學會,給我提升生產力,要不然少數被裁員的對象就是你。
我來舉一個自己的例子,因為我要研究的項目甚多,以前希望找一位對財經有基本認知的員工,每天可以幫我整理一下重要的新聞、撰寫評論,然後幫我把這些內容(新聞摘要+評論)分享到群組中。
然而人才培訓不易,員工不知道什麼是重要的財經資訊,就算知道了,也分析的不夠到位,甚至於有很多嚴重的錯誤,所以花錢請人還無法解決問題,還不如靠AI AGENT。
我在114年1月20日寫過一篇文章《AI Agent將逐步橫空出世》,當時「ChatGPT 任務功能」才剛啟動,能主動為使用者規劃、分解並執行一連串的複雜指令或工作流程。
所以我現在每天固定時間都會收到ChatGPT幫我蒐集、分析並完成一篇報告,來畫一個流程:
使用自動排程搜尋→搜尋完後自動分析→自動提供建議(Report)
這一項服務都還包括在原本的20美元/月之內,雖然表現還是差強人意,但已經至少穩定工作、低成本、不會怠工,因此必然可以取代既有人力;換言之,如果你的分析功夫不到位,未來必然會被取代,我可能會將20人的分析團隊,降到只需要3人進行驗證與重新編排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