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的明治神宮可以說是都會森林,這個被綠意環繞的神聖存在,在百年前其實並沒有太多樹。這片都市綠寶石,是人工栽植的,而且裡頭有不少台灣的影子。
1912年,象徵日本新時代表率的明治天皇駕崩不久,便開始有建築神社來祭祀天皇的討論,候選地點包括富士山、小石川植物園、陸軍戶山學校等,但最終,政府選擇在與明治天皇,與其老婆昭憲皇后有著深厚淵源的代代木御料地(明治時期皇家散步的地方)。
百年前的人很難想像,後這裡會成為東京的神聖森林
當時的代代木御料地,幾乎是農地或草地,政府因此以「永遠的森林」(「永遠の杜(もり)」)為目標,開始著手打造人工森林。這片人工森林的樹木來源,北到樺太(庫頁島),南到當時還是日本殖民地的台灣,共徵集了10萬棵樹。百年後,當初來自各地的樹苗,有的不敵不屬於自己的氣候而被自然淘汰,有的卻仍存活下來。其中日本冷杉,總是生生不息代代相傳,而成了此地地名「代代木」(代々木)的由來。
根據當時政府規劃,預測喬木層栽種松樹類、中喬木層栽種針葉樹種、灌木層栽種常綠闊葉樹,以及樹下的常綠灌木等多層構造。如今,林相的狀況遠比當初預期的好。
如今的明治神宮已是城市的大森林
而在明治神宮內,除了樹林有台灣來的樹種,最具代表性的大鳥居,其材料也是源自台灣。不論是誰,只要來到這個高達12公尺、兩柱間距9.1公尺的日本規模最大鳥居前,都會為之讚嘆。
特別是,這個鳥居的木頭起初是1920來自阿里山,由總督府所奉獻;後來鳥居於1966年因雷擊而損毀;日本政府再於1971年從已非殖民地的台灣,購入丹大山樹齡1500年的扁柏,重新打造鳥居的威風。
明治神宮參道上由日本酒桶組成的牆
明治年代已經過去很久很久,現今的日本也非當時對世界充斥野心的新興帝國主義強權,一切都歸於平靜與安穩。而台灣來的樹木,就這樣落腳東京,持續發揮靈氣,守護的不只是那神宮裡的天皇靈位,還有千千萬萬來訪的人們。
新的一年在明治神宮祈求蛇麼都順利
地址:〒151-8557 東京都渋谷区代々木神園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