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勇敢的鮭魚羅莎》:鮭魚中的牛頓?

《最勇敢的鮭魚羅莎》:鮭魚中的牛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第一次看見這本書時,

我對它的形狀無比驚喜——

一本細長的直式繪本。

翻開它時,你得把整本書往上掀,

就像在對抗地心引力。


🔸這個看似任性的設計其實暗藏玄機,

作家克拉斯・魏普朗克讓閱讀動作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讓讀者能體會鮭魚羅莎逆流而上的感受。

這種設計不僅打破傳統繪本的形式限制,

更創造出獨特的閱讀體驗。



raw-image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鮮紅的鮭魚從19世紀風格的水流畫作中躍出,

(其實是一幅1920的畫作)

這個跨時代的視覺碰撞立即抓住眼光,

古典的波濤洶湧向下奔騰,

而看似俏皮的羅莎卻選擇往上游。

有趣的是,羅莎的表情並非英雄式的堅毅,

而是帶著一絲困惑、驚訝,甚至有點俏皮,

像是在說「我真的要這麼做嗎?」


這樣的表情設計在這個強調積極正向的時代,

其實是更貼近現實面的心理狀態,

這種誠實的表達方式,

反而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這也跳脫了傳統繪本對主角形象的刻板設定。



raw-image

🔸開篇的場景平靜而微妙,

在淺藍水域中,羅莎安穩的漂浮著,

周圍點綴著緩緩上升的水泡。

但這樣的平靜很快就被打破——

她開始遇見各種水流,

筆直的水龍頭水柱,像極了規矩的生活常軌;

飛濺的運動汗水,充滿力量與生命力;

流動的眼淚,看似柔軟卻蘊含著情感⋯⋯



raw-image

🔸每種水流都帶來不同的考驗,

也讓羅莎的游動方式不斷改變。

這種場景設計顯示作者對日常的深入觀察,

他將不同形式的「水」轉化為視覺符號,

創造出一個既具體又抽象的敘事空間。

每種水流都代表著特定的生活經驗,

但又不會讓這種象徵意味變得過於直白。

這種精妙的平衡,讓故事既保持詩意,又不失現實感。



raw-image

🔸作者的色彩運用也極具匠心,

故事從平靜的淺藍開始,

經過充滿能量的深紅,遇上深沉的黑,

最後回到溫暖的色調。

羅莎的紅色在不同背景中,

時而突出、時而融入,創造出豐富的視覺層次。


更巧妙的是羅莎的姿態變化,

從最初略帶遲疑的蜷縮,

到後來自由自在的游動,

這一切的轉變完全只透過視覺呈現,

沒有一句多餘的解釋。


🔸在空間構圖上,每個場景都經過精心設計,

書中的水流設計,經常形成對角線構圖,

這讓讀者的視線自然而然,

隨著羅莎的游動方向移動。

作者善於利用留白和空間層次,

創造畫面的縱深感,

這種空間處理不僅增加視覺的豐富性,

更為故事發展提供充足的想像空間。

畫面中的每個元素都經過精心安排,

既敘述了當下的情節,

又為整體的敘事節奏做出貢獻。


🔸羅莎的故事雖然簡單,

但又帶著自己的特色。

一般來說,英雄故事往往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像是擊敗敵人、獲得寶藏或回到家鄉,

但羅莎的旅程不同。

她沒有對手,沒有終點,

甚至沒有明確的任務,

她只是在內心某種說不清的驅動力下,

選擇了離開熟悉的水域,開始逆流而上。


🔸這種敘事方式,讓人聯想到宮崎駿的動畫,

例如《神隱少女》或《魔女宅急便》。

這些故事沒有傳統的壞人,

主角面對的挑戰多半是來自內心的不安與世界的未知,

而真正的成長,

來自於他們如何在環境變化中,

找到自己的步調。

羅莎也是如此——她一開始猶豫不決,

後來在不同的水流中學習如何適應,

慢慢變得自在,甚至開始期待下一次的跳躍。


🔸從這個故事也得知,

勇氣從來不是突然擁有的,

(當然也不是梁靜茹給你的)

而是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

或許我們每一次能做的有限,

但只要持續不懈,

等有一天意識到時,

自己已經比想像中更強大了。  


羅莎的旅程沒有終點,這樣的開放式結局,

讓人感覺不到強迫性或教育性的教訓,

而是一種自然的啟發,

當我們習慣了挑戰,

就不會再害怕下一次的出發。  


🔸這本書的魅力不只在於故事,

也在於閱讀的方式。

直向翻頁的設計,

讓讀者在翻頁的過程中,

實際體驗「向上」的感覺,

像是在跟著羅莎一起逆流而上。


勇敢不是一場比賽,也不是一次性的成就,

而是一種可以反覆練習的習慣。

只要願意再向前一步,

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最勇敢的自己」。



《最勇敢的鮭魚羅莎》

作者|克拉斯・魏普朗克  

譯者|賴嘉綾

出版|小宇宙文化


avatar-img
檸檬的家
64會員
393內容數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圖畫佔比較大的書籍。常有人說,繪本是給孩子看的,而我認為繪本沒有年齡的限制,它只是眾多書籍類型中的一類。字數越少的書籍,想要傳遞訊息越不容易。所以。我想在這個專題中介紹我喜歡的繪本,和所有人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檸檬的家 的其他內容
有些書,一出現, 就像在你忙亂的生活裡,悄悄開了一扇窗。 🚢五味太郎的《我是船》, 就是這樣的存在。 沒有絢麗的開場,也不賣弄情懷, 只是乾脆又安靜的存在, 卻讓人不知不覺往前多走了一步。 封套,是沉穩如夜的黑。 只有左側一道溫暖的橘光, 像破曉前最微弱卻
👴封面上一個戴眼鏡的老爺爺,   穿著黃毛衣紅襯衫,   站在淡綠色背景裡。   他淡淡的笑,有點溫柔。 🐦站在他面前的那隻鳥,   叼著一片四葉草,歪著頭,   好像正準備說些什麼。 🐦書一翻開是啵啵的自我介紹:   我是啵啵,今年10歲,   大概只能活到11
這本書沒有太多聲音, 一開始翻的時候,覺得這樣的格式很有趣。 但翻著翻著,好像就停在某頁了, 沒什麼原因,就是覺得可以多看一下。 《詩的四季》不是一見鍾情的書, 但它在頁與頁之間, 藏了不少值得重新遇見的片段。 書中沒有劇情高峰,沒有華麗鋪排, 詩短、圖靜,語言輕得幾
有些書,一出現, 就像在你忙亂的生活裡,悄悄開了一扇窗。 🚢五味太郎的《我是船》, 就是這樣的存在。 沒有絢麗的開場,也不賣弄情懷, 只是乾脆又安靜的存在, 卻讓人不知不覺往前多走了一步。 封套,是沉穩如夜的黑。 只有左側一道溫暖的橘光, 像破曉前最微弱卻
👴封面上一個戴眼鏡的老爺爺,   穿著黃毛衣紅襯衫,   站在淡綠色背景裡。   他淡淡的笑,有點溫柔。 🐦站在他面前的那隻鳥,   叼著一片四葉草,歪著頭,   好像正準備說些什麼。 🐦書一翻開是啵啵的自我介紹:   我是啵啵,今年10歲,   大概只能活到11
這本書沒有太多聲音, 一開始翻的時候,覺得這樣的格式很有趣。 但翻著翻著,好像就停在某頁了, 沒什麼原因,就是覺得可以多看一下。 《詩的四季》不是一見鍾情的書, 但它在頁與頁之間, 藏了不少值得重新遇見的片段。 書中沒有劇情高峰,沒有華麗鋪排, 詩短、圖靜,語言輕得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