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漫才大賽的史學又是冠軍攻略本-漫才過剩考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有關「漫才過剩考察」的介紹寫到一半,作者車本人倒暫時自肅從舞台上消失了,日本演藝圈就是特別地會看風向,對於咖位不夠的出演者就是寧可錯殺也不要惹事上身。雖然吉本的強勢鎮壓消息也不是一天兩天,完整的事件全貌可能還要讓子彈再飛一會。就像那位至今已實質跟著富士台問題退圈的金毛大哥所說「做搞笑的如果讓人笑不出來就完了」;但我覺得單就目前的事(數年前的非法賭博加上沒人知道真相的感情問題)至少還沒到讓我再也笑不出來的程度,如果看作品時觀眾想到都是官司、醜聞、加害者的印象,那不用電視台動作,他們的工作(或至少想做的工作)也自然而然會消失吧。

所以目前為止我還是覺得這本書是有趣的,仍想來簡單地分享一下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如果大家有道德潔癖的話,先說聲抱歉還請跳過此篇。

另外前陣子道歉影片旁邊的煙也太石僧了。

成書背景

2024年底奪下M1二連霸的令和浪漫-高比良車在2023也出乎自己意料地奪冠後,本想奉獻更多時間給M1的他有一段自我懷疑的時期,為了證明又或是想取回自認的存在價值,以分析2022年Westland奪冠的專欄為契機,將他滿腦子想的M1相關分析通通寫下來,出版了「漫才過剩考察」。一般大家都知道對漫才搞笑的說明與解釋會降低趣味性,因此任何考察都是過剩的。但我想正因有著熱情與喜愛,就是忍不住想考察吧,這本書正是這樣任性的集合。我記得第一次感受到這股考察的能量是來自於他們在YT上對The Second的考察,自稱The Second 大叔的車將所有老將們的風格結合比賽形式講得如角鬥士一樣熱血沸騰,令我印象深刻,甚至隔年因此獲得參賽組合抽籤直播的主持人。因此自然想看看這樣的他花了一整本書會將M1剖析成什麼樣子,又從與自身的奪冠中產生那些對照。

寫作風格

首先想提整體閱讀上的感受,我想概括一句就是:「我手寫我口」。這句話我套在很多名人的文字上通常是貶意,因為很多人講出來的話或講話的方式一轉成文字,就很明顯地空洞或冗贅地讓人不耐煩。但是車作為考察人設的一大特色就是說話時的高資訊密度,說出來每段長句裡都含著一定的資訊量與明確想表達的概念,不帶贅詞與空隙接連吐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詞彙。所以這樣的他不用日文的書面體而是用「我手寫我口」的方式時,我彷彿可以邊讀邊看到車在白板前寫下一個又一個關鍵詞圈起來高速碎念的樣子。如果餵給AI用車的聲音朗讀,應該就變成他個人的Podcast了。整體上不會讓人感到艱澀,讀起來的節奏相當明快有趣。

能贏都靠出場序

車始終覺得2024年的M1不是他理想中的決勝方式,在第一章就特地為這一年做了司法解剖,認為第一就是笑神籤的問題。出場序大大影響了這一年的氣氛走向,看過所有M1比賽的他說以前從未有過。也就是相同的表演形式與段子內容都是接續著被抽出。四個講談式漫才接續三個漫才短劇再接著三個規則系漫才的登場,相同型式的漫才在短時間內連續出現就容易讓觀眾產生疲勞與比較心理,而無法自然地享受在段子中。再加上近年M1風潮的過熱,養出了新一批的核心搞笑飯,他們平時就會到寄席舞台看演出,關注藝人的新段子,又特別會帶著一種評斷的角度來看M1;尤其除了令和浪漫與Mayurika的決勝段子是新的外,其他都是從平時舞台中精煉而出,對這批觀眾可能都不是第一次見的段子,都受到暴雷的影響而打折扣。因此要活躍像是搞笑學問考究會議的舞台,變得更加不易。

車用以下內容重現了決賽第二輪的情境讓我覺得特別好笑。令和浪漫帶著第一棒的使命感,從第一聲掴み就想用著輕鬆的態度收走觀眾們桌上的搞笑教科書,再由Yarlens發下少年漫畫一樣告訴大家漫才不用用腦,是開心的喔!不用想太多笑出來就可以。結果接下來的一組給大家發下了從來沒看過格式的PDF (就是傳說中的見せ算 )。

在這些因素的交互影響下,讓他總認為2023的氣氛不上不下,尷尬地奪了冠軍。

他回顧M1歷史,有一年的走向與2023類似確有不同結局;也就是2018年霜降明星奪冠那年,就是因為有一組湯姆布朗在霜降明星前,用跳脫了一般搞笑架構的演出,重置了大家對前面高技術漫才連發的疲勞感,扮演了那個收走大家教科書的角色。改變了會場的氣氛,讓霜降明星那輕鬆有趣如連環畫一樣的段子得以引爆出更多笑聲。可見得出場序的重要。

綜觀M1風向球

接續著對2018與2023奪冠的共通點都是做到對漫才技術疲勞反動的分析,車就將引用新賽制的M1劃分為2015~ 2018的技術至上時代與2019~ 2023的多樣化時代。

技術至上來自於新漫才賽制拉長了組合結成資歷到十五年。五年對於漫才師來說,除了生理上的變化,思想年齡跟技術上都足以變得更加成熟。因此這時段頂尖的漫才師參賽者層出不窮,專注在漫才的技術與完成度,以此來搏鬥。且內容往往偏向在所謂從生活體驗衍伸出能引起觀眾共鳴的あるある。2019年的Milk Boy 就數其中顛峰之作。

直到2018年霜降明星奪冠,迎來第七世代風潮而吸引了新一代的搞笑飯,使得新的搞笑組合逐漸更偏向人設塑造,突顯自身特色進而形成了多樣性。而疫情也使得藝人們無法在舞台上表演,也影響了段子的製作與內容;隨之而來的解封反動帶來的是大量湧入劇場的新搞笑飯,加強了上述提及的暴雷效果,什麼段子都很可能被決賽觀眾看過了。

車是這麼定義這一個時代,就是搞笑藝人們與硬核搞笑飯們的角力。要如何才能讓這群胃口被養大的嚴格觀眾們也能笑出來。他用大喜利來形容這時內容上的轉變,變成專注在超現實的、超脫生活經驗的ないない上,例如與惡魔戰鬥的魔法可愛、笨蛋抓猴子的錦鯉,剛才所提到あるある巔峰的Milk Boy則扮演了承先啟後的角色。而這股搞笑風潮的極致直到2022年的聖誕才由那個總是雙手握拳的矮小男人(我會被這個形容笑死)毫不留情地口吐暴言戳破。

在這本書中,車也沒有猜測2019~2023的第二章結束後會如何轉變,但就其結果而言,2024的M1也是極具多樣性的一年;不同的是令和浪漫連霸後,有無可能引來一個全民考察的時代呢?

以前我從未用這種角度來看待M1歷史,某方面也能從中窺見到時代的脈絡與流行文化的移動,車在原文中也旁徵博引了許多歷屆的參賽段子作參考分析,相當有趣。如果有日文系的同學在找論文題目,也許這是個不錯的題材。

技術部分

接著車介紹了除了M1中,漫才師們最大的舞台也就是寄席,在像吉本的難波豪華風月這樣的舞台上輪番表演。雖然不少事務所看準M1風潮而要旗下藝人以能夠出席M1為優先,但其實在寄席除了打磨技藝,實驗段子的構成與完成度也是不可多得的機會。而且除了年輕藝人,也有許多的師匠們演出。在寄席出演了三年多的車就分享了他透過在寄席不斷失敗與觀察師匠們技術的經驗,很明確地劃分出在寄席的舞台上能獲得多少笑聲的因素:

  1. 觀眾客群:在寄席上比起段子的品質,更重要的是和觀眾合不合得來。例如針對小小孩較多的場合,直接跳脫第四面牆跟小朋友對話幾句,往往能緩和場面也能讓家長放鬆;如果是喜歡竊竊私語的國高中生,那就直接找上在講話的人搭話,也可以讓那年紀的孩子感到害羞而安靜下來。如果是年高望重,不怕搭話又常睡著的前輩們,更要拿捏其尺度,使其適當地「覺醒」。畢竟觀眾是付錢來看表演的,要讓觀眾相信可以因為自己的笑話而笑出來的。
  2. 理解與發聲:要如何迅速讓客人了解自己,以及信任自己。車分析可以從不同地方著手,例如從外在就要讓客人理解左邊的人是裝傻還是吐槽,所以車留起長髮戴了眼鏡並穿上奇怪的西裝;本就留鬍鬚擁有男人味然後變得更胖的煙取得吐槽的說服力。並且發出的第一聲就要夠清晰或夠大聲,為的是要能讓觀眾認知到這裏是可以大聲地笑出來的環境。
  3. 地域流派:車進一步將日本漫才的形式與內容分作東西南北來分析,這段是我認為本書最具職業涵養的分析,不僅是講了東西南北觀眾與地域的差異性,也帶出各個地區代表性搞笑藝人們的形式支撐起整段論述。從東和西自然分析了標準語與關西腔在語言精練度與搞笑文化熟悉度而產生天生的速度節奏差;南邊搞笑比起北邊更像是宴席般讓裝傻作為主角帶來衝擊性,北邊更會營造出裝傻吐槽如同年級生互動,帶出讓觀眾像是窺視到某種非日常性的趣味。最後以此歸納出了:
    「東方搞笑是由裝傻主導且裝傻通常面向觀眾;西方搞笑是由吐槽主導,組合往往面對面演出;南方搞笑則是由裝傻主導但由吐槽面向觀眾;北方搞笑則是由裝傻主導,並且是組合面對面談話的形式」的結論。正因為演出者、段子、型式、風格的組合有無限多種,囊括各種傑作爭奪第一的M1就突顯了其價值,如何掌握與混和這些不同的風格,突顯出差異就是勝負的關鍵,而這樣的競爭也會讓漫才本身更加無限發散。實在精彩。

結語

本書最後還有粗品與車將近兩萬字的對談,基本上就是天才互相吹捧環節,我就不多作分享。全書內容,我只能力所能及地簡單帶過,但整體而言,這本書足夠詳細又充分地表達車他對於漫才的觀察與分析,結合自身經驗與分析不同區域的組合們,進而歸納出他認為的日本漫才趨勢。我想這本書對得起他的書名「過剩考察」。

我覺得車的考察吸引人的點在於他可將一件事的發展,劃分為不同的面向,從不同維度像是時間、風潮、地理等來展開論述。這種方式相當好理解,但講到搞笑時通常比較難直覺這麼做,因為大家可能都覺得會略顯複雜。但也突顯搞笑本就可當作一門技藝看待。有人無時無刻都在計算著,也有人可以靠著有趣的天性奪得天下,這就是搞笑有趣的地方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危雁的沙龍
6會員
83內容數
危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6
這幾年在台灣的漫才文化越來越盛行,許多漫才組合都相當熱銷。而在起源地日本的漫才文化也從未見頹勢,每年舉辦的漫才大賽-M1大賽(M-1グランプリ)在日本的搞笑界作為「最有夢想的大賽」的地位也越發鞏固。參賽者囊括了全日本中完全素人到十數年經驗的專業藝人的組合,都像爬著通天塔般,一層又一層的奮力廝殺。
2025/01/26
這幾年在台灣的漫才文化越來越盛行,許多漫才組合都相當熱銷。而在起源地日本的漫才文化也從未見頹勢,每年舉辦的漫才大賽-M1大賽(M-1グランプリ)在日本的搞笑界作為「最有夢想的大賽」的地位也越發鞏固。參賽者囊括了全日本中完全素人到十數年經驗的專業藝人的組合,都像爬著通天塔般,一層又一層的奮力廝殺。
2024/12/08
前幾天看完了小說『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或多或少因為推薦都提及著出版與譯者的努力。剛開書時的確感覺到某種違和感
2024/12/08
前幾天看完了小說『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或多或少因為推薦都提及著出版與譯者的努力。剛開書時的確感覺到某種違和感
2024/11/23
我在早晨通勤的末尾,出了地底的捷運還得坐一個通往地面的手扶梯,拉升高度足有幾層樓高。尖峰時段為了梯上如沙丁魚般上班族的安全,速度調降不少,因此要坐完這一趟手扶梯得花上幾分鐘的時間。 早晨的手扶梯上,大多數人只是踩穩了踏階就陷入了靜止,一是為了安全,一是來自於上班族間會傳染的特有的疲倦。
Thumbnail
2024/11/23
我在早晨通勤的末尾,出了地底的捷運還得坐一個通往地面的手扶梯,拉升高度足有幾層樓高。尖峰時段為了梯上如沙丁魚般上班族的安全,速度調降不少,因此要坐完這一趟手扶梯得花上幾分鐘的時間。 早晨的手扶梯上,大多數人只是踩穩了踏階就陷入了靜止,一是為了安全,一是來自於上班族間會傳染的特有的疲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很難用一句話去描述、定調《東京日日》,然而他卻能成為我本月的五星愛書之一。他是漫畫,但又像敘事優美的小說,更像尚未完成結局的人生進行式。描繪著你我那交雜甜蜜與苦澀的生活、為了夢想那眼裡曾閃閃發光的東西、那消失的心中火焰、那成長痛的遺憾、那還必須在現實到不行的社會中努力拚搏的日常。
Thumbnail
很難用一句話去描述、定調《東京日日》,然而他卻能成為我本月的五星愛書之一。他是漫畫,但又像敘事優美的小說,更像尚未完成結局的人生進行式。描繪著你我那交雜甜蜜與苦澀的生活、為了夢想那眼裡曾閃閃發光的東西、那消失的心中火焰、那成長痛的遺憾、那還必須在現實到不行的社會中努力拚搏的日常。
Thumbnail
漫畫家長谷川裕一老師在漫畫人生40年後,再次推出了全新的原創作品。 這次又會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長谷川衝擊」呢?
Thumbnail
漫畫家長谷川裕一老師在漫畫人生40年後,再次推出了全新的原創作品。 這次又會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長谷川衝擊」呢?
Thumbnail
對唱~~~🎵!講得演得都太悶💤、尬歌尬舞不~輸~人~~~💃🕺✨! 未來也許不夠理想,對從過去活到現在的我們來說遠遠不夠豐美,仍值得當下的我們為未來努力。
Thumbnail
對唱~~~🎵!講得演得都太悶💤、尬歌尬舞不~輸~人~~~💃🕺✨! 未來也許不夠理想,對從過去活到現在的我們來說遠遠不夠豐美,仍值得當下的我們為未來努力。
Thumbnail
從前寫作上的多才多藝,要靠記憶,靠真材實料花了很多心力研究很多不同典籍才積累了一些起碼的知識,今天這些努力功夫卻垂手可得,是吾更適宜寫作?
Thumbnail
從前寫作上的多才多藝,要靠記憶,靠真材實料花了很多心力研究很多不同典籍才積累了一些起碼的知識,今天這些努力功夫卻垂手可得,是吾更適宜寫作?
Thumbnail
《從謊言開始的旅程:熊本少年一個人的東京修業旅行 「また、必ず会おう」と誰もが言った》 ✍️作者:喜多川泰 譯者: 陳嫺若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22/07/27(三版) 📝閱讀記錄: 這本小說已經來到第三版了,閱讀完後,我也確實想收藏它,也想推薦
Thumbnail
《從謊言開始的旅程:熊本少年一個人的東京修業旅行 「また、必ず会おう」と誰もが言った》 ✍️作者:喜多川泰 譯者: 陳嫺若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22/07/27(三版) 📝閱讀記錄: 這本小說已經來到第三版了,閱讀完後,我也確實想收藏它,也想推薦
Thumbnail
我步伐正傳,反而發了正傳分支出來的外傳的作品...!?
Thumbnail
我步伐正傳,反而發了正傳分支出來的外傳的作品...!?
Thumbnail
先說我真的快被西岡對馬締的態度萌死,甚至一度忘記馬締有一個美女女友。(完蛋)
Thumbnail
先說我真的快被西岡對馬締的態度萌死,甚至一度忘記馬締有一個美女女友。(完蛋)
Thumbnail
作者中島太一,在成為被請客專家之前跟多數人一樣,在大學就讀成為一名大學生,但不一樣的是他19歲就休學,跑去歐洲窮遊累積了許多別人沒有的人生經驗。 回到日本後,開始被身邊的朋友們關注,最後變成連陌生人都對他很有興趣,作者也正式成為「被請客專家」。
Thumbnail
作者中島太一,在成為被請客專家之前跟多數人一樣,在大學就讀成為一名大學生,但不一樣的是他19歲就休學,跑去歐洲窮遊累積了許多別人沒有的人生經驗。 回到日本後,開始被身邊的朋友們關注,最後變成連陌生人都對他很有興趣,作者也正式成為「被請客專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