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我在早晨通勤的末尾,出了地底的捷運還得坐一個通往地面的手扶梯,拉升高度足有幾層樓高。尖峰時段為了梯上如沙丁魚般上班族的安全,速度調降不少,因此要坐完這一趟手扶梯得花上幾分鐘的時間。

早晨的手扶梯上,大多數人只是踩穩了踏階就陷入了靜止,一是為了安全,一是來自於上班族間會傳染的特有的疲倦。那幾分鐘安靜得通常只聽得見手扶梯運轉的聲音,彷彿一群罪人,緩緩地被送往山上的審判庭;又像待宰的牲畜,成群結隊地被送往屠宰場。這樣的手扶梯在網路上甚至有個別名『社畜之山』。

每天都要爬這座山的我,卻有一個山友。我並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知她在哪工作。只是某一天我注意到她的皮包在踏上手扶梯前落在了地上,我連忙拾起在出了手扶梯後追上遞給她,她回以我感激的微笑,隨即快步而去。但從那之後,偶而會在捷運站看到她穿著套裝的身影,若目光交會時她會主動地跟我點頭致意。雖然我沒有爬山的興趣,但總覺得這就像登山時會與擦肩而過的山友打招呼的關係。這讓我在山道上,偶而獲得一點激勵。

那天我也看到她,但她身上穿著的卻是休閒的便服,她可能看到我略帶疑惑的目光,竟特意留在了手扶梯的出口,她帶著笑意地對我說:「今天是我最後一天上班。」

我驚訝地微微張大雙眼,一時不知做何反應:「這樣啊......恭喜妳。妳還會在這附近上班嗎?」

「不,我要去別的地方了,離這遠遠的。」她燦爛地回應我後轉身離去。

我的山友下山了。

那天的午休,我和K分享了這件事。

「你以為她下山了。」理著寸頭的K不以為然地吸了口菸。「她只是去到另一座山腳下而已。」

「是這樣嗎?」我吸著鋁箔包裡的飲料。

「算了,像你這麼呆,也不要個IG什麼的,你也不知道她後來會怎樣。」K捻熄了菸,扶了扶黑框眼鏡,走回辦公大樓。

我靠著牆回想著,我仍覺得那時在眼中盡是灰階中的山途,只有她是彩色的。

但另一面的我覺得K說得也沒錯,畢竟電梯搭到出口後,那也只是起點而已。蜿蜒曲折的小徑、險峻的懸崖峭壁、難以企及的山巔。基於千百種理由,被吸引著踏上攀途,大多數人只在山間徘徊,有的為了追求巔峰而癲狂至跌落山谷。在他們的腳下,山嶺在這棟大樓、那棟大廈裡日以夜繼地擴張著,失去邊界。

我抬頭望向掛在大樓上那刷得一層不染的企業招牌。忽然有了記錄的念頭,記錄這座山與山裡的人。

畢竟,這是屬於社畜的山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危雁的沙龍
6會員
83內容數
危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3
2024年底奪下M1二連霸的令和浪漫-高比良車在2023也出乎自己意料地奪冠後,本想奉獻更多時間給M1的他有一段自我懷疑的時期,為了證明又或是想取回自認的存在價值,以分析2022年Westland奪冠的專欄為契機,將他滿腦子想的M1相關分析通通寫下來,出版了「漫才過剩考察」。
2025/02/23
2024年底奪下M1二連霸的令和浪漫-高比良車在2023也出乎自己意料地奪冠後,本想奉獻更多時間給M1的他有一段自我懷疑的時期,為了證明又或是想取回自認的存在價值,以分析2022年Westland奪冠的專欄為契機,將他滿腦子想的M1相關分析通通寫下來,出版了「漫才過剩考察」。
2025/01/26
這幾年在台灣的漫才文化越來越盛行,許多漫才組合都相當熱銷。而在起源地日本的漫才文化也從未見頹勢,每年舉辦的漫才大賽-M1大賽(M-1グランプリ)在日本的搞笑界作為「最有夢想的大賽」的地位也越發鞏固。參賽者囊括了全日本中完全素人到十數年經驗的專業藝人的組合,都像爬著通天塔般,一層又一層的奮力廝殺。
2025/01/26
這幾年在台灣的漫才文化越來越盛行,許多漫才組合都相當熱銷。而在起源地日本的漫才文化也從未見頹勢,每年舉辦的漫才大賽-M1大賽(M-1グランプリ)在日本的搞笑界作為「最有夢想的大賽」的地位也越發鞏固。參賽者囊括了全日本中完全素人到十數年經驗的專業藝人的組合,都像爬著通天塔般,一層又一層的奮力廝殺。
2024/12/08
前幾天看完了小說『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或多或少因為推薦都提及著出版與譯者的努力。剛開書時的確感覺到某種違和感
2024/12/08
前幾天看完了小說『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或多或少因為推薦都提及著出版與譯者的努力。剛開書時的確感覺到某種違和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大家好!最近在台北捷運的經驗讓我有些小小的困惑,也讓我開始反思,究竟在手扶梯上站「左邊」這件事,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反對聲音?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小事,但說起來還是讓我心情有點複雜。 首先,大家還記得台北捷運的規定嗎?手扶梯上原本是要求站在右邊,讓急著趕時間的人可以站左邊走過去。其實早就有報導指
Thumbnail
大家好!最近在台北捷運的經驗讓我有些小小的困惑,也讓我開始反思,究竟在手扶梯上站「左邊」這件事,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反對聲音?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小事,但說起來還是讓我心情有點複雜。 首先,大家還記得台北捷運的規定嗎?手扶梯上原本是要求站在右邊,讓急著趕時間的人可以站左邊走過去。其實早就有報導指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今天是星期五但是我不用去上導遊課! 因為我今天一整天都沒有選課! 也好! 下雨還要騎車出門超危險的! 前三天早上都是搭火車從桃園去台北上課! 我真的見識到了通勤族擠沙丁魚的無奈! 有一天我站在區間車的第一節車廂! 我發現早上通勤時間我不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今天是星期五但是我不用去上導遊課! 因為我今天一整天都沒有選課! 也好! 下雨還要騎車出門超危險的! 前三天早上都是搭火車從桃園去台北上課! 我真的見識到了通勤族擠沙丁魚的無奈! 有一天我站在區間車的第一節車廂! 我發現早上通勤時間我不
Thumbnail
乘搭地鐵返工是沉悶的生活日常,有時更是擠迫到令人感到煩厭。本文就着上班繁忙時間、地鐵車廂最人多的時段,用輕鬆的方法去為平凡的乘車體驗添上樂趣,以正向的態度看生活,調理情緒,讓自己開心起來。
Thumbnail
乘搭地鐵返工是沉悶的生活日常,有時更是擠迫到令人感到煩厭。本文就着上班繁忙時間、地鐵車廂最人多的時段,用輕鬆的方法去為平凡的乘車體驗添上樂趣,以正向的態度看生活,調理情緒,讓自己開心起來。
Thumbnail
上下班總是會走到前一個站牌等車,走路運動一下,原站松山車站公車站人太多了,不容易搶到位置,我喜歡先人一步的感覺。 其實走到前兩站也是經常的事,看APP到公車到站時間如果還可以,提前兩站上車沒有坐到位置的機率幾乎為零。 搶到位置坐主要有兩個原因,台北公車急煞急駛真的很不友善,身體一下子被拉長變扭曲
Thumbnail
上下班總是會走到前一個站牌等車,走路運動一下,原站松山車站公車站人太多了,不容易搶到位置,我喜歡先人一步的感覺。 其實走到前兩站也是經常的事,看APP到公車到站時間如果還可以,提前兩站上車沒有坐到位置的機率幾乎為零。 搶到位置坐主要有兩個原因,台北公車急煞急駛真的很不友善,身體一下子被拉長變扭曲
Thumbnail
下班時段從大樓工地由上往下搭乘,電梯內人數已經半滿。每往下一兩個樓層,就會多兩三個人往電梯擠。 此時先是一台一尺乘兩尺的推車要進來,上面擺了一個油漆桶與一些工具。電梯內的人們面有難色,所有人向電梯內側擠,一個人站上推車,電梯門就關上了。 又向下幾層後,這台小車推出去了,但接著一台兩尺乘四尺的推車
Thumbnail
下班時段從大樓工地由上往下搭乘,電梯內人數已經半滿。每往下一兩個樓層,就會多兩三個人往電梯擠。 此時先是一台一尺乘兩尺的推車要進來,上面擺了一個油漆桶與一些工具。電梯內的人們面有難色,所有人向電梯內側擠,一個人站上推車,電梯門就關上了。 又向下幾層後,這台小車推出去了,但接著一台兩尺乘四尺的推車
Thumbnail
經常搭捷運的人應該都有過氣急敗壞的經驗,就是在顛峰時間車廂擁擠不堪的情況下,不太能擠得進車廂。更慘糟糕的是,下車時,又不太能擠得出來;能幸運的在車門關上前即時平安下車。 很多聰明人就認為,為什麼不下車的人不往裡頭站?有的就責怪;站在車門附近的人怎麼不讓路。更有智慧的;包含營運單位,會做些宣導,請乘
Thumbnail
經常搭捷運的人應該都有過氣急敗壞的經驗,就是在顛峰時間車廂擁擠不堪的情況下,不太能擠得進車廂。更慘糟糕的是,下車時,又不太能擠得出來;能幸運的在車門關上前即時平安下車。 很多聰明人就認為,為什麼不下車的人不往裡頭站?有的就責怪;站在車門附近的人怎麼不讓路。更有智慧的;包含營運單位,會做些宣導,請乘
Thumbnail
這個禮拜"看到"了一件事,我覺得應該要說一說;如果下一個交通或航站的設計者看到了,可以有更貼心或安全的設計方法,也許會對這個日漸忙碌的通勤生活有極大的幫助。 常常看到日本的影劇中,上班族被推擠上車的恐怖畫面;還好自己除了元宵節去中正紀年堂或人山人海處看花燈,跨年夜不小心坐上捷運線時,曾有類似經驗.
Thumbnail
這個禮拜"看到"了一件事,我覺得應該要說一說;如果下一個交通或航站的設計者看到了,可以有更貼心或安全的設計方法,也許會對這個日漸忙碌的通勤生活有極大的幫助。 常常看到日本的影劇中,上班族被推擠上車的恐怖畫面;還好自己除了元宵節去中正紀年堂或人山人海處看花燈,跨年夜不小心坐上捷運線時,曾有類似經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