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文】「媽祖遶境」的相關日文怎麼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生活日文】

raw-image

【2025大甲媽祖遶境】

台灣最重要的宗教盛事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即將登場!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確定為2025年4月4日晚間10時45分起駕,4月17日回鑾為期9天8夜。

媽祖是航海的守護神,現今在台灣,媽祖已不僅是海神信仰,而是發展為信徒心中的全能之神,幾乎凡事都向媽祖祈求庇佑,已成為台灣重要的民間信仰。

每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活動,吸引萬千信眾、志工參與,是臺灣媽祖遶境活動中,傳統陣頭規模最大、自發性參加人數最多的宗教活動,不僅是臺灣宗教百景之一,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Discovery頻道認為是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

有興趣加入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的信徒,只需要直接跟上隊伍,一起參與這項盛事即可!

 

【媽祖】

媽祖(まそ)

 

【媽祖遶境】

媽祖巡行(まそじゅんこう)

 

【瘋媽祖】

媽祖様フィーバー(まそさまフィーバー)

 

【神轎】

神輿(みこし)

 

【鑽轎脚】

神輿くぐり(みこしくぐり)

 

【搶轎】

神輿の強奪(みこしのごうだつ)

 

【朝聖】

巡礼(じゅんれい)

 

【進香團】

巡礼団(じゅんれいだん)

お寺めぐりツアー(おてらめぐりツアー)

 

【航海守護神】

航海の守護神(こうかいのしゅごしん)

 

【宗教活動】

宗教行事(しゅうきょうぎょうじ)

 

【臺灣宗教百景】

台湾宗教百景(たいわんしゅうきょうひゃっけい)

 

【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

世界三大宗教行事の一つ(せかいさんだいしゅうきょうぎょうじのひとつ)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ユネスコ

国連教育科学文化機関(こくれんきょういくかがくぶんかきかん)

 

【非物質文化遺產】

無形文化遺産(むけいぶんかいさん)

 

【信仰】

信仰(しんこう)

 

【參拜】

参拝(さんぱい)

 

【信徒】

信徒(しんと)

 

【陣頭】

陣頭(じんとう)

 

【千里眼】

千里眼(せんりがん)

 

【順風耳】

順風耳(じゅんぷうじ)

 

【志工】

ボランティア

 

【最大規模】

最大規模(さいだいきぼ)


#媽祖 #媽祖繞境 #大甲鎮瀾宮

#媽祖日文 #媽祖繞境日文

#日文教學 #日語學習

#生活日文 #生活日語

#偶希都理日文教學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https://vocus.cc/salon/ohitori

【偶希都理~痞客邦】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matters.town/@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

avatar-img
359會員
2.1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過年胖/過年肥】 過年大魚大肉、零食吃不停,放完連假,到了開工日才驚覺身材增胖不少…...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4成的人過完年平均胖1.7公斤…... 你,變胖了多少?!
【立春】 2025年2月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古諺有云:「春雺曝死鬼、夏雺做大水」,意指春天降霧容易鬧旱災,夏天降霧容易有水災,也是古時農民根據春天天氣預期一年收成的依據。 立春,代表春天開始,從立春一直到立夏的期間,都稱為春季。
【1月10日:明太子日】 日本福岡名產明太子的始祖老店「Fukuya」(ふくや),於1949年1月10日首次在福岡博多販售「辛子明太子」(辛子明太子/からしめんたいこ),因此1月10日這天也被訂為「明太子日」(明太子の日/めんたいこのひ)。
【日語「不要不急」的中文是什麼?】 光看日語漢字「不要不急」,多少能理解意思,其實指的是不重要、非緊急需求。 尤其日本新聞在大雪、颱風時期,常會出現「気象庁が不要不急の外出控えるよう呼びかけ」,代表日本氣象廳呼籲民眾針對不重要、非緊急需求時避免外出。
【「護身符/御守」的日文怎麼說?】 日本新年期間有不少日本人會前往寺廟神社參拜,參拜後通常會幫家人朋友買個護身符回去。 由於護身符種類眾多,新年期間大多會買「開運御守」自用送人,祈求好運降臨。
【「蛇年」的日文怎麼說?】 臺灣人熟知的十二生肖,其實日本也有相同的概念,只是日本不稱為生肖,而是稱為地支(干支/えと),搭配12種動物,稱之為十二地支(十二支/じゅうにし)。 蛇對應的地支是「巳/み」,因此蛇年的日文為「巳年/みどし」。
【過年胖/過年肥】 過年大魚大肉、零食吃不停,放完連假,到了開工日才驚覺身材增胖不少…...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4成的人過完年平均胖1.7公斤…... 你,變胖了多少?!
【立春】 2025年2月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古諺有云:「春雺曝死鬼、夏雺做大水」,意指春天降霧容易鬧旱災,夏天降霧容易有水災,也是古時農民根據春天天氣預期一年收成的依據。 立春,代表春天開始,從立春一直到立夏的期間,都稱為春季。
【1月10日:明太子日】 日本福岡名產明太子的始祖老店「Fukuya」(ふくや),於1949年1月10日首次在福岡博多販售「辛子明太子」(辛子明太子/からしめんたいこ),因此1月10日這天也被訂為「明太子日」(明太子の日/めんたいこのひ)。
【日語「不要不急」的中文是什麼?】 光看日語漢字「不要不急」,多少能理解意思,其實指的是不重要、非緊急需求。 尤其日本新聞在大雪、颱風時期,常會出現「気象庁が不要不急の外出控えるよう呼びかけ」,代表日本氣象廳呼籲民眾針對不重要、非緊急需求時避免外出。
【「護身符/御守」的日文怎麼說?】 日本新年期間有不少日本人會前往寺廟神社參拜,參拜後通常會幫家人朋友買個護身符回去。 由於護身符種類眾多,新年期間大多會買「開運御守」自用送人,祈求好運降臨。
【「蛇年」的日文怎麼說?】 臺灣人熟知的十二生肖,其實日本也有相同的概念,只是日本不稱為生肖,而是稱為地支(干支/えと),搭配12種動物,稱之為十二地支(十二支/じゅうにし)。 蛇對應的地支是「巳/み」,因此蛇年的日文為「巳年/みどし」。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神明接炸彈/砲彈」傳說,是很典型的口傳文學。口傳文學、口述歷史、檔案史料,是兩個領域裡,三樣出發點不同的產物。正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不同,研究者在使用時才能交互參考,看見大時代裡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
今年是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第二年,當初計畫和去年一樣,白沙屯到北港走完就回家,卻一路上被善於慫恿菜鳥做傻事的勇腳前輩們各種循循善誘:「急行軍有多刺激~多值得挑戰~你會瘦~」 會瘦ㄟ!超讚! 然而實際走完全程後,我的感想是⋯⋯
遶境的理由或許千百種,對我而言,只是單純想要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而已。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神明接炸彈/砲彈」傳說,是很典型的口傳文學。口傳文學、口述歷史、檔案史料,是兩個領域裡,三樣出發點不同的產物。正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不同,研究者在使用時才能交互參考,看見大時代裡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
今年是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第二年,當初計畫和去年一樣,白沙屯到北港走完就回家,卻一路上被善於慫恿菜鳥做傻事的勇腳前輩們各種循循善誘:「急行軍有多刺激~多值得挑戰~你會瘦~」 會瘦ㄟ!超讚! 然而實際走完全程後,我的感想是⋯⋯
遶境的理由或許千百種,對我而言,只是單純想要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每年農曆三月,國曆四月時,全台灣最夯的事情就是媽祖遶境的活動,上至廟堂大官,下至庶民百姓,人人都爭相隨著媽祖神轎走上一段。     民國六十幾年讀大學時,因為有同學住在大甲,第一次聽說隨大甲媽祖徒步到嘉義北港進香的民俗,後來看到奚淞在民國74年演講時提到曾經採訪大甲媽祖進香團給他的震撼,自此想去
Thumbnail
大甲媽祖繞境是臺灣三大宗教活動之一,本文分享了繞境的路線和體驗。內容包括活動起點和終點,還有回程交通資訊和必備裝備。歡迎加入這個自由自在的旅程,感受媽祖的慈悲和臺灣獨特的風景。
Thumbnail
媽祖遶境活動被列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作為臺灣人一生必去參與的活動。若您無法全程參與,建議您也可以先來一個初體驗,感受一下媽祖婆的慈悲以及臺灣人的濃厚人情味!此外,我們提供了大甲媽祖「分段式」參與繞境攻略,希望能幫助您更好地享受大甲媽祖遶境活動的美好和神聖。
Thumbnail
在台灣,媽祖遶境不僅是宗教活動,更是文化盛事。在台灣,最知名的兩大媽祖遶境活動分別是白沙屯媽祖和大甲鎮瀾宮媽祖。讓我們來探討媽祖遶境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白沙屯媽祖遶境活動在臺灣廣受歡迎,本文分享了月餅小姐與竹竿先生參與遶境活動的旅程,介紹了遶境路線與注意事項,以及行程中的經歷和體驗。
Thumbnail
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是臺灣宗教界年度盛事之一,每年吸引上萬人參加。在這次一天的步行之旅,學習了很多,也更了解自己,希望分享這次經驗給未來有興趣參加的朋友,讓善的緣分延續下去。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是台灣媽祖信仰的代表廟宇之一。每年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現為臺灣民間信仰中受矚目的宗教盛事之一,並被列為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重要民俗之一。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來因香火鼎盛,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興建小祠,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西元1787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
Thumbnail
【媽祖遶境】 台灣最重要的宗教盛事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即將登場! 大甲鎮瀾宮公布2024年的起駕日期為4 月8 日晚上起駕,4/17 日回鑾,為時9 天8 夜! 繞境活動會經過台中、彰化、雲林和嘉義四個縣市,全程約340 公里。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每年農曆三月,國曆四月時,全台灣最夯的事情就是媽祖遶境的活動,上至廟堂大官,下至庶民百姓,人人都爭相隨著媽祖神轎走上一段。     民國六十幾年讀大學時,因為有同學住在大甲,第一次聽說隨大甲媽祖徒步到嘉義北港進香的民俗,後來看到奚淞在民國74年演講時提到曾經採訪大甲媽祖進香團給他的震撼,自此想去
Thumbnail
大甲媽祖繞境是臺灣三大宗教活動之一,本文分享了繞境的路線和體驗。內容包括活動起點和終點,還有回程交通資訊和必備裝備。歡迎加入這個自由自在的旅程,感受媽祖的慈悲和臺灣獨特的風景。
Thumbnail
媽祖遶境活動被列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作為臺灣人一生必去參與的活動。若您無法全程參與,建議您也可以先來一個初體驗,感受一下媽祖婆的慈悲以及臺灣人的濃厚人情味!此外,我們提供了大甲媽祖「分段式」參與繞境攻略,希望能幫助您更好地享受大甲媽祖遶境活動的美好和神聖。
Thumbnail
在台灣,媽祖遶境不僅是宗教活動,更是文化盛事。在台灣,最知名的兩大媽祖遶境活動分別是白沙屯媽祖和大甲鎮瀾宮媽祖。讓我們來探討媽祖遶境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白沙屯媽祖遶境活動在臺灣廣受歡迎,本文分享了月餅小姐與竹竿先生參與遶境活動的旅程,介紹了遶境路線與注意事項,以及行程中的經歷和體驗。
Thumbnail
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是臺灣宗教界年度盛事之一,每年吸引上萬人參加。在這次一天的步行之旅,學習了很多,也更了解自己,希望分享這次經驗給未來有興趣參加的朋友,讓善的緣分延續下去。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是台灣媽祖信仰的代表廟宇之一。每年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現為臺灣民間信仰中受矚目的宗教盛事之一,並被列為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重要民俗之一。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來因香火鼎盛,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興建小祠,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西元1787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
Thumbnail
【媽祖遶境】 台灣最重要的宗教盛事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即將登場! 大甲鎮瀾宮公布2024年的起駕日期為4 月8 日晚上起駕,4/17 日回鑾,為時9 天8 夜! 繞境活動會經過台中、彰化、雲林和嘉義四個縣市,全程約340 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