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戰爭與和平
「水放哪來著...喝光了?陳承,你看後面有沒有。」
「別管水了!我們以前不是跟人魚打仗嗎?」
洪傑鑽進廚房,繼續翻箱倒櫃找水,「你小時候在花蓮,不會有人想提;你後來到內湖,忙著學習跟搜刮,不知道也正常。
是時候該講當年了。」
陳承猛然想起人魚的聽力,連忙手指樓上,洪傑卻搖頭,手比OK後在空中寫字:講給她聽。
「我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和平時期,軍事對峙長達數十年。中國一直保留動用武力統一的選項,而我們除了組建國防之外,也與美國為首的太平洋各國,建立共防默契。
但這一切在人魚戰爭後變調。
人魚戰爭剛開始,海平面還沒上升,聯合國率領各國統一作戰。當時國際氛圍很重視人類大團結,小國家的利益往往擺在人類大義之後。中國作為西太平洋的總指揮,在對抗人魚上出錢出力,超額配合,來換取其他國家默認兩岸統一。
那時候人類節節勝利,每個國家在考慮如何瓜分戰後的領海,只有我們擔心會不會被登陸,畢竟澎湖外島都被中國接手了。
接著,海平面突然上升五十公尺,人類聯合海軍全軍覆沒,第二代海獸傾巢而出,人類方喪失制海權,中國再沒可能登陸台灣,所以擱置統一,與我們合作:我們負責據山堅守,消耗人魚在東亞的戰力,拖延她們進攻中國東南沿海的進度,為解放軍爭取時間。
我們很快就丟了東部的花東縱谷,和南部的嘉南平原,於此同時,全球各地節節敗退。
所以我們被遺棄了:
內遷日本和菲律賓國民的飛機,沒有降落台灣;
聯合國統籌給東亞戰區的軍火,沒有份額給非會員國;
人道救濟的糧食被中國扣下,因為他們人口多、需求大;
無論是中華民國還是台灣,在人人自危的國際社會裡,都沒有聲量。
最後,在新竹桃園淪陷的時候,解放軍在忙著支援北京戰線。
但也不能怪解放軍。
國家有義務保護人民,而解放軍的子彈,沒有一顆是用我們的納稅錢買的。
人魚清楚我們在國際社會的窘迫,趁機提出和平協議,但協議內容自主減少人口,非常荒唐。
弱者沒有談判的資格。
於是我們秘密遷都南投,在台北盆地賭上的所有物資人力,把人魚拖進持久戰。
我們成功了。
三次台北登陸戰,三場血戰,所有台灣人的犧牲,最終換到一份合理、有尊嚴的和平協議。
和平只有一個代價:其他人類國家的情資。」
「我們給了嗎?」陳承弱弱地問,但他猜的到答案。
「不給,我們就不會在這了。」洪傑說,「於是從2020年的聖誕節開始,台灣人表面敷衍抗戰,其實已經開始重建家園。
好景不常,人類本位主義份子,也就是以人類身分為傲,想殺光人魚的台灣人,他們竊取國家機密,揭露協議內容給國際社會。
一時間,台灣成為眾矢之的、全人類的叛徒、人人喊打的存在。
當時政府迫於國際壓力解散,由人類本位主義份子組成新政府,再次宣戰人魚。
但前政府團隊沒有坐以待斃,他們聯繫人魚,指揮她們秘密登陸南投,沒有傷害平民的情況下,屠殺新政府成員。
我們的首都在一個晚上淪陷,但中華民國名亡實存,前政府團隊原地復活,繼續主持大局。
然而,出賣其他國家是一回事,出賣自己人又是另一回事,很多台灣人不認可前政府聯合人魚推翻新政府,加上中央也沒有軍隊維持秩序,於是各地人民各自為政,各自競爭有限的糧食和物資,甚至爆發好幾場械鬥。
台灣再也沒出現公認的中央政府,台北的三大聚落也在這時候成立。
世界各地的人類還在抗戰時,我們已經在戰後拾荒了。
2024年,人魚退回海裡,從此不再出現,人類贏了。
我們想回到國際社會,但台灣的名聲太臭,聯合國發布第8572號決議案,定調中華民國滅亡於人魚王國入侵,由中國接收中華民國台灣,所有海內外的資產與領土。
接著中國解放軍空降台灣,我們沒有抵抗,他們也沒有浪費彈藥,評估完重建成本後,帶走所有理工科的人才,叫剩下的自力更生。
和平一年後,海獸戰爭突然打響。這回人魚沒有出現,只有變異的霸主級巨獸,數量成千上萬,一排排從海裡走到陸上。
人類在人魚戰爭堅守四年的沿海地帶,與沿海五十公里內所有地方,四周後全部放棄。
人類打輸海獸戰爭。
聯合國允許所有海島國家,向內陸國家借地發展。但中國政府以土地與燃料有限為理由,拒絕派遣飛機內遷台灣人,並對外聲稱台灣島遭海獸大規模入侵,已經沒有倖存者。
直到現在。
陳承,台灣和人魚有交戰的歷史,也有和人魚合作的經驗,即使我們有我們的苦衷,但事實就是事實。
我們遭到報應,被遺棄在四面環海的孤島上,沒有國家承認我們的存在。我們是全人類中,最沒有希望活下去的一批人。
如果人魚選擇跟哪一批人類接觸,確實我們最適合。
說了這麼多,連我都渴了,之前的水還有剩嗎?」
「沒有。」
「好吧,那我們帶她去三樓看看,如果她連水都幫不上忙,就不指望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