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蔣先生,十五歲加入幫派,跟著大哥吃香喝辣、逞兇鬥狠,每天過著打打殺殺的日子毫不畏懼,也不厭倦。二十多歲,蔣先生也混出了一點名堂,所以他開始跟士林市場的攤商收保護費,四十年前的攤位租金才十元,而他每一攤都收五十元,不給錢就會被他和一干小弟砸攤,每個攤商敢怒不敢言,選擇乖乖交錢了事。
年輕到壯年的蔣先生並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何不妥,幹兄弟這行都這樣,比狠比殺氣,越狠越得到道上兄弟的尊重。對於家裡的堂上老父老母也不放心上,做兄弟的沒有在那邊婆婆媽媽,所以蔣先生兩三年沒有回家是常態,那時父母在他心中沒有份量。當蔣先生來到五十多歲,有一位舊親看他這樣混也不是辦法,於是替他找了一份穩定的保全工作,因為舊親的牽引而認識了社區的善知識,更在善知識的接引下有了脫胎換骨的機會。
有一天,蔣先生在社區撿到四千元,張貼告示等到半年多,無人認領,社區的一位女主委便決定將四千元交給拾獲者蔣先生,可是蔣先生拒絕了,他說錢不是他的,於是請女主委用社區名義捐給慈善機構。有一天,女主委邀請蔣先生聽一場慈善演講,那一年剛好是莫拉克颱風摧毀南台灣不久,講者講述他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為台灣災民募款,同時附上照片。那一幕撼動蔣先生的心,住在國外的台灣人高社經地位,生活不虞匱乏,竟然隔了一座太平洋親力親為,而自己這些年來,這大輩子又都幹了些什麼好事。
那一天的震撼教育,讓蔣先生大徹大悟,他決定投入志工行列,用下半生彌補過去的罪惡。惡從哪裡起,就要從哪裡滅。蔣先生當年在士林市場收保護費、恐嚇威脅、胡作非為,他便從士林市場開始滅火,年過半百的他走進市場,有些人依然認得他,認得的人都還懷恨在心,不過蔣先生甘願做歡喜受,真誠改過,跟每一攤商道歉,也花了很多年將市場的垃圾收拾得乾乾淨淨,他的改變終究贏得眾人的心,也得到原諒。積恨數十年的惡緣,在蔣先生徹頭徹尾改變之後,終於迎來惡轉善。
走進慈善做公益,回首從前,蔣先生慶幸母親還健在,從前是兩三年才回家一趟,現在是一個星期回家兩三趟,老母親九十二歲了,耳聰目明,彷彿等待蔣先生的回頭。蔣先生每星期回家陪老母親散步、聊天話家常,他遺憾父親來不及看到自己變好,將來不及的孝道雙倍奉養老母親,蔣媽媽感謝老智者的智慧引領兒子走向善道,讓她在人生將盡之前找回兒子。
蔣先生雖然年輕時無惡不作,但是善因緣來了,他懂得把握住,也因為自己拾金不昧的一念善,讓這一份善因緣得以延續下去,最後救了自己的慧命,也彌補了疏離的母子關係,盡到了孝道。
#惡緣轉善緣
#善知識
#一念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