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交合下的六氣角色:開闔樞的奧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陰陽相交下的六個角色-開闔樞

“氣”在中醫中被分為六種,稱為六氣,其在《內經》中有著諸多的論述,從中醫的理論和臨床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素問.陰陰離合論篇第六》中對分成六種的原因有所揭示,他說: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


語到為止,《內經》並沒有對“開闔樞”的意義進一步解釋。但從字體的意義來看,可知是三個角色完成一個門轉動過程的意象。再結合對於氣的理解,這個轉動的門實際是在形容陰陽交流下,三種流動氣的角色


從陰陽相交的過程圖一來看,

圖一

圖一

↓系統中有陰陽。

↓陰陽不平衡(理當陰平陽秘,是故陰陽恆相交),故其中有一陽打入陰,一陰打入陽。

↓陰陽之間出現盛衰的量失衡。

↓氣從盛走衰,而再次達到量平衡。

↓又因為陰陽的不平衡,而再次促進下次的陰陽相交。


我們可以發現,整個過程有三個角色的參與:

①樞=動者=樞而釋者=樞轉陰陽,首先釋出打入異方者。

②闔=盛者=闔而盛者=闔收異精者。

③開=虛者=開而收者=虛而開,使盛異入而回復平衡者。

如圖二所示。

圖二

圖二

以上三者又分陰陽,合則為六。也就是六氣的來源。


依據六氣的開闔樞角色,安插在陰陽圖中則如下圖三:

圖三

圖三

從他們各自所在的位點和功能上來說,

①厥陰=闔陽精以補陽(收陽以使自變陽)

故產生於陰多陽生之時,為春天之時。

②少陰=樞陰入陽以補陽(使自變陽)

故產生於陰陽皆盛(但陰多陽少)之時,為初夏之時。

③少陽=樞陽入陰以補陰(使自變陰)

故產生於陰陽皆盛(陽多陰少)之時,為後夏之時。

④太陰=開使陽補陰

故產生於盛陽少陰之時,為長夏之時。

⑤陽明=闔陰精以補陰

故產生於陽多陰生之時,為秋天之時。

⑥太陽=開使陰補陽

故產生於盛陰少陽之時,為冬天之時。


整理成如下:

raw-image

p.s:這就是五運六氣中,主氣排列順序的原因。

p.s:變熱區間有四種氣,變冷區間有兩種氣,是故從陰陽消長的過程來說,變熱較慢,變冷較快。闔陽補陽成風,善行數變而混亂,是故用了兩個樞去做平衡,因此時間就被拉長了。

 

||六氣的陰陽多少

在《素問.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中有說: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

換句話說,取決於六氣的各自角色的,是陰陽的多少。

 

然六氣各自對應的陰陽為多少呢?

雖然仍存在爭議,但最普遍的共識如下:

太陽=三陽、陽明=二陽、少陽=一陽、太陰=三陰、厥陰=一陰、少陰=二陰。

(《素問.陰陽類論篇第七十九》中有確定了陽經的陰陽量,說:帝曰:所謂三陽者,太陽為經,三陽脈至手太陰,弦浮而不沉,決以度,察以心,合之陰陽之論。所謂二陽者,陽明也,至手太陰,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陽者,少陽也,至手太陰,上連人迎,弦急懸不絕,此少陽之病也,專陰則死。)

結合陰陽量而安插在陰陽圖中,則如下圖四:

圖四

圖四

此處將以如此對應的原因,證明如此對應是正確的。


解釋如下:

為了達到陰陽平衡之相交,必一對一、二對二,平而相交。

是故過程中,少陽入厥陰(一對一)、少陰入陽明(二對二)。


陰陽相交後的結果,以量來說發現陰陽不對等(陽7陰5)。(這就是天地陽多陰少、天多地少、能多物少,這幾個現象的印證)

是故氣再流動而恢復量的平衡(陽6陰6)。

如此在陰陽平和量平中轉換,形成生生不息變化的世界。

(陰陽異性相吸故相交,但相交後又必產生盛衰之不平衡,故氣又使得相交而平衡,整個過程反復,是故世界沒有靜止的時刻)

 

||各六氣角色的特性和現象

六氣在各自位點,對陰陽變化產生的效果,導致了他們各自的六淫特性,

整理如下:

三陽=太陽=開=寒水=盛陰入陽,寒陽熱,故陽熱澆而寒。

(背景入陽故寒,盛陰澆灌故寒)

三陰=太陰=開=濕土=盛陽入陰,蒸陰水,故陰水蒸而濕。

(背景入陰故熱,盛陽蒸騰故濕)

二陽=陽明=闔=燥金=闔收陰精化陽,陰生入陽化陰,故溫降濕散而燥。

(得熱而濕散,得陰而溫降)(背景陰生故溫降,化陰故溫降,入陽則是燥)

一陰=厥陰=闔=風木=闔收陽精化陰,陽生入陰化陽,故溫升動陰而風。

(得火而風起得陽而溫升)(背景陽生故溫升,化陽故溫升,入陰則是動)

二陰=少陰=樞=君火=樞陰入陽,從陰入陽,故化陽屬陰而熱。

(化陽表示背景溫度不高,故只是熱)

一陽=少陽=樞=相火=樞陽入陰,從陽入陰,故化陰屬陽而火。

(化陰表示背景溫度不低,故為火)

p.s:大環境下,陰陽氣流動的軌跡,決定了現象。


整理成表格如下:

raw-image


在陰陽不平衡的階段下,為了平衡,六氣的其中一個角色會異常顯現突出。

例如,在陰極盛之時,將生太陽以開收陰氣而化陽;在陰盛陽生之時,將生厥陰以闔陽精化陰。

例如,在燥盛之時,必是陰生之時而化陽明故,故陽明生燥性,但也是為了達到平衡所產生的效果。


是故陰陽平衡下,陰陽交流衍生的六氣為共存均等,而無一明顯表現。

陰陽失衡下,陰陽才會啟動恢復平衡機制,而六氣將出現獨見、獨霸的現象。

 

從實際例子上,

時間,如五運六氣中的主氣排列順序,即是一年中陰陽衰長循環下的獨見循環。

空間,因為六氣也各自對應五行,所以其實六氣也具有如五行般的空間排列規則,中土太陰、南方少陰少陽、北方太陽、東方厥陰、西方陽明。


參考:《黃帝內經》。


專注中醫研究,提升中醫普及,擊破醫學泡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明燈堂中醫保命集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中醫理論中「氣」的本質,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為基礎,運用風的產生比喻氣的產生,說明氣產生於陰陽盛衰之間,其作用在於平衡陰陽。並總結氣的四個特性:陰陽交流必產生盛衰,氣流動方向由盛走虛;陰陽平衡依靠氣;氣是能量的表現。
本文探討中醫理論中「氣」的本質,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為基礎,運用風的產生比喻氣的產生,說明氣產生於陰陽盛衰之間,其作用在於平衡陰陽。並總結氣的四個特性:陰陽交流必產生盛衰,氣流動方向由盛走虛;陰陽平衡依靠氣;氣是能量的表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紫微斗數透過十二宮位建構了生命之流,無論是十四顆主星、六吉星、六煞星或是其他輔星,星曜們都很公平地坐落在不同宮位,不會有哪一張盤少了哪一顆星曜,就好比開學時,每位學生都會拿到各科的課本和習作,至於花多少心力去學習與是否努力排除問題,與四化能量的分布有很大的關聯性。 四化,就是祿權科忌,以下為基礎類
Thumbnail
八字論壇網友留言:火旺用金水,正好,我們來看看五行派八字與傳統學術的用神有甚麼不同。
五行物質,各有能力。 木氣有疏洩能力,火氣有宣通能力,金氣有收斂能力,水氣有封藏能力,土氣有運化能力。 能力亦稱勢力,亦稱作用。 春氣由冬氣而來,故曰水生木。 夏氣由春氣而來,故曰木生火。 長夏之氣由夏氣而來,故曰火生土。 秋氣由長夏之氣而來,故曰土生土長。 冬氣由秋氣而來,故曰金生水。 夏秋
每个天干都有对应的四化星,这些星代表不同的特质和影响。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整理的天干四化表: | 甲干 | 廉贞化禄 | 破军化权 | 武曲化科 | 太阳化忌 | | 乙干 | 天机化禄 | 天梁化权 | 紫微化科 | 太阴化忌 | | 丙干 | 天同化禄 | 天机化权 | 文昌化科 |
說明陰陽式社會計量的目標、一般性運用原則、延伸與提醒、問句舉例。
Thumbnail
紫微斗數透過十二宮位建構了生命之流,無論是十四顆主星、六吉星、六煞星或是其他輔星,星曜們都很公平地坐落在不同宮位,不會有哪一張盤少了哪一顆星曜,就好比開學時,每位學生都會拿到各科的課本和習作,至於花多少心力去學習與是否努力排除問題,與四化能量的分布有很大的關聯性。 四化,就是祿權科忌,以下為基礎類
Thumbnail
八字論壇網友留言:火旺用金水,正好,我們來看看五行派八字與傳統學術的用神有甚麼不同。
五行物質,各有能力。 木氣有疏洩能力,火氣有宣通能力,金氣有收斂能力,水氣有封藏能力,土氣有運化能力。 能力亦稱勢力,亦稱作用。 春氣由冬氣而來,故曰水生木。 夏氣由春氣而來,故曰木生火。 長夏之氣由夏氣而來,故曰火生土。 秋氣由長夏之氣而來,故曰土生土長。 冬氣由秋氣而來,故曰金生水。 夏秋
每个天干都有对应的四化星,这些星代表不同的特质和影响。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整理的天干四化表: | 甲干 | 廉贞化禄 | 破军化权 | 武曲化科 | 太阳化忌 | | 乙干 | 天机化禄 | 天梁化权 | 紫微化科 | 太阴化忌 | | 丙干 | 天同化禄 | 天机化权 | 文昌化科 |
說明陰陽式社會計量的目標、一般性運用原則、延伸與提醒、問句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