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第一部改編自海倫菲爾丁(Helen Fielding)暢銷小說《BJ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s Diary)上映,這位三十幾歲外型普通、看似呆頭呆腦卻無比真誠搞笑的Bridget(Bridget Jones 布莉琪瓊斯)便深植人心。為了改變自己平淡無奇的日常並收穫美好的愛情,新的一年她決定靠著寫日記來記錄下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朝更好的方向邁進。平凡的她對未來生活懷抱著理想與憧憬、期許自己能找到真愛的處事態度,讓這樣一個不完美的女性看起來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她的不完美真實的宛如千千萬萬個少女的縮影,芸芸少女心集於一身的樣子,讓大眾很難不對她的遭遇產生共鳴,Bridget Jones也因此成為了浪漫喜劇中的經典。
就在今年(2025)經歷了24年的風風雨雨,Bridget帶著她的一對子女回來了。和我一樣從第一集就愛上這部浪漫喜劇(當然還有Renee Zellweger跟hot到不行的Mr. Darcy)的人,在二十幾年的時光中是否也遇到許多事業難題、情感難題、關係難題、家庭難題呢?總是在選擇上猶豫不決,既無法確認自己內心的想法也遲遲無法跨出人生的下一步?Bridget Jones雖然只是電影當中的一個角色,卻也默默地陪伴著我們一同成長,就像個許久不見的老友一般,她向我們傾訴各種苦惱的事,我們也在傾聽下獲得心靈上的安慰,不管彼此遭遇的事情是否一樣,我們都在光陰荏苒中變得更加成熟。隨著年齡漸長,無法像小孩一樣恣意生長的大人需要解決的困境也不斷升級,這次Bridget Jones又遭遇到了什麼兩難?比起以往找尋真愛為主線充滿戲劇性的劇情發展,這次回歸的Bridget和以往有了些許的不同,尋找的解答不再只圍繞著「真愛」而是當摯愛離去時,一個以愛為精神食糧的人將如何重新面對生活,愛情在逝去的人和活著的人之間又是一種怎樣的情感狀態?這兩個問題共同構築了這次的電影核心,也帶出了有別於以往的人生思考。
在這部系列電影中,Bridget的愛情一直以來都是大家優先關注的對象,把目光聚焦在Bridget究竟會選擇誰與她最後是否如願獲得真愛,使得「自我成長」的過程被神聖愛情的光芒所掩蓋,忘記了這些戀愛經驗實際上是Bridget成長的助力。
年過半百的Bridget在喪夫後獨自一人扶養兩兄妹,在生活壓力的摧殘下Bridget又再度變回了之前那個邋遢、不修邊幅的模樣。朋友們給她各式各樣的建議「你應該去找份工作」、「你需要愛情」、「看看你兩個乖巧的小孩你應該在家照顧他們」、「去找個男人做愛吧!」、「人都走了四年了,還沒放下嗎?」,儘管朋友們都給出各種合理的理由試圖說服她,但這些建議反倒變成了心靈考驗,對她而言不管是進入職場或是找個戀愛對象,都代表著她的心需要稍微放下母子三人的家庭關係。當Bridget終於勇敢的跨出第一步時,中年婦女尋找第二春卻受到旁人過度的關注,與小鮮肉的愛情也因為年齡的關係而終止。
雖然如此,不挽回小鮮肉卻意味著Bridget首次的女性覺醒,她認清了自己不需要在年輕人身上才能獲得年輕的氣息與快樂,這個選擇同時也意味著與過去的自己告別。Bridget最後拒絕小鮮肉與之前不斷向他發送訊息時的態度相差甚遠,雖然令人驚訝卻也說明了她越來越明白自己想要的東西。
幸福不是浪漫的附屬品,而是體認到自己內心的想法與目標並且朝此前進。
不再汲汲於收穫愛情,Bridget雖然不是諾貝爾得主卻也事業有成,經濟獨立的她越來越有底氣也越活越自信,從看起來頹廢的大媽變成幹練的女人。女性情誼的互助雖難能可貴,但到頭來誰也無法預測未來,尤其意外總是突然來訪。人生不是棋局沒有一步錯就全盤皆輸的道理,Bridget在各種嘗試中發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失去的都成為了她的養分滋養著她。Bridget靠著一路追愛不斷衝撞著世俗附加在女性身上老舊的價值觀,誰說只有全職主婦才能是好媽媽?誰說女人喪夫就不能找對象? 身為一位女性她有權利決定自己該怎麼活,正是Bridget勇往直前、面對問題就解決問題的性格讓愛情不僅限於一段浪漫的關係還蘊含著自我實現的力量。
「世界有超過60萬的詞彙,但當我失去摯愛時卻找不到合適的詞彙來思念」
這集中最令人感慨的就是Mark的意外離世,前幾集的愛有多深,這集就有多令人難受(相信這位Mr. Darcy也是許多女性心目中的Mr. Right)。而電影想傳遞的另一個核心問題便是,當摯愛離去後留下的人要怎麼帶著這份愛向前。當Bridget終於遇到了那位對著她說「你原本的樣子就很好了」的男人時,一開始「以為失去一位重要的人就永遠無法回到原本樣子」的想法在雪花紛飛的寒冬裡被消融了,這位科學主義至上不相信靈魂存在的男老師,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轉述了對於「死亡」的看法,雖然靈魂不存在但離開的人永遠在身旁,因為能量守恆,他只不過是換個方式存在而已。
不必為了向前邁進刻意埋葬曾經的美好、不用擔心走出傷痛就會遺忘曾經如此重要的那個人,因為他永遠都不會消失。死後的人並沒有離開我們去哪裡,就向窗外的那隻白色貓頭鷹總是在睡前望著Bridget一家,牠是來自遠方的問候,就像Mark還在世時一樣,輕輕的前來,輕輕地在耳邊說一句「寶貝,我愛你,晚安」、輕輕地一吻、輕輕地離開。
生命的結束在物理上化作無所不在的能量,個體上則存在於我們心中,死亡不是消失而是轉換成其他方式陪伴留下來的人們。
在緬懷Mark的同時,事實上也是在緬懷一個曾經存在的時代、一個無法重新拾獲的過往。被時間追著變老的不只有Bridget,觀眾也是如此,《BJ單身日記》陪著我們走過二十年的青春歲月,Bridget的故事將在此落幕,但她的身影依舊存在於觀眾的記憶之中,記憶的重量隨著感受時代變化而增長,一部系列電影的落幕不是結束,它將以另一種形式留存在大眾心中,我們也將在日後追憶這些曾經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