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
清水模(Fair-faced concrete)是一種建築工法,特點是混凝土在澆置完成後不再進行任何塗裝或修飾,直接以混凝土的原始樣貌呈現。這種工法追求的是純粹、簡潔的美感,常見於現代風、工業風及日式禪風等建築風格。
清水模的施工過程相當複雜,需要高度的專業技術和精確的計劃。以下是清水模的一些特點:
- 水泥成分比例:使用高磅數水泥,確保建築表面平整且成色均勻。
- 模板工程:模板的選擇決定了清水模的外觀質感,例如芬蘭板可以呈現霧面效果,木紋板則能產生木紋觸感。
- 灌漿澆置:必須在現場一次完成,確保混凝土填滿模板,過程中不能中斷2.
清水模建築的優點包括保養方便、冬暖夏涼、不易藏汙納垢等。然而,由於施工難度高且不可逆,一旦出錯無法輕易更改,因此需要經驗豐富的專業建築師來負責.
D.S.
一、清水模的定義
清水模(英文:Exposed Concrete 或 Architectural Concrete),全稱為「清水混凝土」,是一種直接以混凝土本身的質感作為建築外觀的工法。施工時透過高精度模板與工藝技術,使混凝土澆築後表面呈現平滑、均勻的質感,無需額外塗料或裝飾,展現「素顏」的純粹美感。
二、清水模的特點
- 極簡美學
- 強調材料原始質感,線條簡潔俐落,常見於現代主義與侘寂風格建築。
- 色調以灰色為主,搭配光影變化,營造沉穩、寧靜的氛圍。
- 高技術門檻
- 需精準控制模板拼接、混凝土配比與澆灌速度,避免蜂窩、氣泡或色差。
- 施工團隊需具備豐富經驗,否則易出現瑕疵。
- 耐久實用
- 混凝土本身防水、防火,且結構強度高,適合長期使用。
- 缺點是若未妥善養護,可能因溫濕度變化產生微小裂縫。
三、清水模的應用領域
- 建築外觀
- 廣泛用於美術館、博物館、住宅、教堂等,例如: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住吉的長屋」。台灣的「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台南市美術館2館」。
- 室內設計
- 牆面、梁柱、樓梯等結構直接裸露,搭配木質或金屬元素,平衡冷冽感。
- 家具與景觀
- 近年延伸至桌椅、花器等小型物件,呼應極簡生活風格。
四、清水模的施工關鍵
- 模板設計
- 使用高品質模板(如日本檜木、鋼模),確保接縫平整無痕。
- 模板表面可預留紋理(如木紋、螺孔印),增加細節層次。
- 混凝土配比
- 調整水泥、砂石、水的比例,並添加飛灰或矽灰,提升流動性與密實度。
- 養護工序
- 澆築後需噴水養護7-14天,避免乾燥過快導致龜裂。
- 完成後塗布「透明保護劑」,防污、抗滲並維持色澤一致性。
六、經典案例與建築師
- 安藤忠雄:被譽為「清水模詩人」,擅長以光影與混凝土對話。
- 隈研吾:結合清水模與自然材質,創造「負建築」風格。
- 台灣案例:
- 台中「毓繡美術館」:清水模牆面與玻璃帷幕的虛實對比。
- 宜蘭「櫻花陵園」:清水模結構融入山景,傳遞靜謐生死觀。
七、日常維護小技巧
- 定期以軟毛刷清除表面灰塵。
- 避免尖銳物品碰撞,以防刮傷。
- 每3-5年重新塗布保護劑,防止水漬滲入。
清水模不僅是建築工法,更是一種哲學——在粗糙與細膩之間,找到最純粹的平衡。若想打造此類空間,建議與專業建築團隊深入溝通,確保設計與技術完美結合。
磨石子地板( 洗石子 )? 影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