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轉型契機演變為經營危機:傳統產業升級的策略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引言 

隨著全球淨零排放目標的推進與數位化浪潮的興起,傳統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從製造業的碳排放規範到供應鏈的低碳要求,外部環境變化為企業帶來了技術與流程升級的契機。然而,若轉型策略失當,這一契機可能轉化為經營危機,對企業的資源配置、組織效能乃至市場競爭力造成深遠影響。本文探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挑戰,並提出聚焦關鍵製程與人才培育的策略,以確保轉型過程穩健推進,避免機遇失控。

轉型背景與挑戰 

傳統產業長期依賴成熟經驗的生產模式,卻因高能耗、高排放特性而在減碳趨勢下面臨壓力。以鑄造業為例,其熔煉過程佔據總能耗的顯著比例,亟需技術革新以滿足國際碳關稅與客戶低碳標準。然而,轉型並非簡單導入新技術,而是涉及組織、技術與人才的系統性變革。 

首要挑戰在於專業人才的匱乏。傳統產業普遍缺乏資訊技術(IT)與資料分析(DT)人才,這些領域的專業知識對於導入工業物聯網(IIoT)或人工智慧(AI)至關重要。若企業貿然推行大範圍技術升級,可能因人力結構失衡與專業能力缺口,導致資源分配低效、執行力下降,甚至引發內部運營失序,將轉型機遇演變為經營風險。 

其次,全面優化的策略往往忽視資源有限性。傳統產業多數為中小型企業,資金與技術基礎薄弱,若不加選擇地全面升級設備或流程,可能超出負荷能力,導致投資回報不及預期,甚至影響日常運營穩定性。 

聚焦關鍵製程的轉型策略 

為避免轉型失焦,傳統產業應採取循序漸進的策略,從系統性診斷與碳排放梳理入手,而非追求全面優化。具體而言,企業需首先評估各製程的碳排放貢獻與能耗特性,識別關鍵環節(如鑄造業中的熔煉階段),並以此為優先改善目標。此策略的優勢在於: 

1. 資源整合與效率提升:集中有限的資金、人力與技術資源於高影響環節,避免分散投入帶來的效益稀釋,確保短期內實現顯著的節能減排成果。 

2. 降低執行風險:聚焦單一製程減少了變革的複雜性,使企業能夠在現有能力範圍內穩步推進,避免因範圍過廣而引發的運營壓力。 

以鑄造業為例,熔煉階段通常佔據總碳排量的50%以上。透過導入如EDC系統(Efficient Data Collection & Decentralized Control System)這類輕量級IIoT解決方案,企業可即時監控電能利用率與設備狀態,針對性優化熔煉流程,而無需全面改造生產線。這種方式不僅降低技術門檻,也為後續擴展奠定基礎。 

種子人才培育:轉型的關鍵支撐 

轉型成功的核心在於人才,而非僅依賴技術本身。鑑於傳統產業IT與DT人才短缺的現實,企業應採取「種子人才」培育模式,作為轉型的支撐策略。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 核心團隊優先賦能:選擇少數具潛力的技術或管理人員,通過短期培訓(如EDC系統的4小時部署課程)使其掌握新技術的操作與應用,成為轉型先鋒。 

2. 知識傳遞與技能擴散:由種子人才帶領其他員工,通過內部培訓與實務指導,將技術應用逐步推廣至更多部門與製程,形成組織內的技能生態。 

3. 長期能力建設:隨著種子人才的擴散,企業可逐步建立一支具備數位能力的內部團隊,降低對外部專業人才的依賴,實現可持續轉型。 

此模式不僅緩解了人力短缺的即時壓力,還透過內部賦能將轉型風險降至最低。例如,在某鑄造企業案例中,3名核心人員掌握EDC系統後,帶動團隊實現熔煉效率提升與碳排減少,證明了此策略的有效性。 

莫讓契機成危機:策略的平衡之道 

轉型升級是傳統產業適應時代變化的必經之路,但若操之過急或缺乏規劃,機遇可能成為危機。試圖一步到位的大範圍技術導入,可能因人力與資源的過度拉伸,導致執行失調、成本失控,甚至影響既有業務穩定性。相反,聚焦關鍵製程與種子人才培育的策略,通過小範圍試點與逐步擴散,既實現了階段性成果,又為全面升級積累經驗與能力。 

結論與展望 

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需平衡機遇與風險,避免將契機演變為危機。透過系統性碳排梳理,優先改善關鍵製程,並以種子人才培育為支撐,企業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穩步邁向淨零目標。未來,隨著技術(如AI預測性維護)的進一步整合與人才生態的成熟,傳統產業有望實現全面數位化與低碳化轉型,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avatar-img
4會員
34內容數
在全球數位化浪潮下,製造業的數位化轉型已成為必然趨勢。有鑑於傳統產業/中小企業缺乏IT專業人才 ,難以複製大企業的成功模式,亟需一種非專業人士即可部署和維護的物聯網技術,以發掘數據的價值。因此歷經十年研究和驗證,成立肯革陸科技並推出便捷的智慧物聯網系統“EDC高效資料收集與分散式控制系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angarooTE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排除 Modbus RTU 通訊問題的關鍵步驟,涵蓋基本參數設定、功能碼使用、RS485 硬件規格、數據幀結構及 CRC 校驗、常見調試工具和方法,以及其他注意事項,例如從機超時、串口衝突和錯誤代碼診斷等。
本文提供詳盡的電費單解讀指南,針對一般家庭、營業商店和企業工廠等不同用戶類型,深入分析電費單各項數據的意義,並提出相對應的節省電費策略,包括選擇合適電價方案、調整用電習慣、評估契約容量等,協助讀者有效降低電費支出。
透過資料獲取與EMS系統,找出人為可優化的節能空間。文章介紹如何利用EDC可攜式SCADA系統採集能源數據,並結合EMS工具分析負載管理、功率因數和異常能耗,以制定有效的節能策略,例如錯峰用電、待機管理優化等,最終實現5%到15%的節能成效。此階段節能措施投資成本低,但效益顯著。
本文提供七個步驟,協助企業用戶分析電費單數據,找出節省電費的方法,包括檢查契約需量、評估時間電價、計算功率因數罰款、發現異常用電狀況、檢查基本電費與流動電費比例,並提出優化建議。
本文探討電網諧波的產生原理、辨識方法以及降低諧波影響的措施。電網諧波源於非線性負載,例如電力電子設備、磁性元件和電弧放電設備等。用戶可透過電力品質分析儀檢測THD值、觀察設備異常狀況或關閉可疑設備來辨識諧波來源。降低諧波影響的方法包括選用低諧波設備、安裝諧波濾波器、使用多脈波整流技術、加裝電抗器……
本文探討變頻器產生諧波的主要原因與機制,並說明如何使用高精度儀器測量這些諧波。文中指出變頻器輸入端的整流電路和輸出端的PWM調製電路是產生諧波的主要元凶,這些諧波可能對電力系統和設備造成不良影響。為了準確測量諧波,建議使用如EDC電力品質分析記錄儀等高精度儀器。
排除 Modbus RTU 通訊問題的關鍵步驟,涵蓋基本參數設定、功能碼使用、RS485 硬件規格、數據幀結構及 CRC 校驗、常見調試工具和方法,以及其他注意事項,例如從機超時、串口衝突和錯誤代碼診斷等。
本文提供詳盡的電費單解讀指南,針對一般家庭、營業商店和企業工廠等不同用戶類型,深入分析電費單各項數據的意義,並提出相對應的節省電費策略,包括選擇合適電價方案、調整用電習慣、評估契約容量等,協助讀者有效降低電費支出。
透過資料獲取與EMS系統,找出人為可優化的節能空間。文章介紹如何利用EDC可攜式SCADA系統採集能源數據,並結合EMS工具分析負載管理、功率因數和異常能耗,以制定有效的節能策略,例如錯峰用電、待機管理優化等,最終實現5%到15%的節能成效。此階段節能措施投資成本低,但效益顯著。
本文提供七個步驟,協助企業用戶分析電費單數據,找出節省電費的方法,包括檢查契約需量、評估時間電價、計算功率因數罰款、發現異常用電狀況、檢查基本電費與流動電費比例,並提出優化建議。
本文探討電網諧波的產生原理、辨識方法以及降低諧波影響的措施。電網諧波源於非線性負載,例如電力電子設備、磁性元件和電弧放電設備等。用戶可透過電力品質分析儀檢測THD值、觀察設備異常狀況或關閉可疑設備來辨識諧波來源。降低諧波影響的方法包括選用低諧波設備、安裝諧波濾波器、使用多脈波整流技術、加裝電抗器……
本文探討變頻器產生諧波的主要原因與機制,並說明如何使用高精度儀器測量這些諧波。文中指出變頻器輸入端的整流電路和輸出端的PWM調製電路是產生諧波的主要元凶,這些諧波可能對電力系統和設備造成不良影響。為了準確測量諧波,建議使用如EDC電力品質分析記錄儀等高精度儀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永續發展已經不再是一個選擇,而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自然資源的枯竭以及社會對環境友好行為的日益重視,企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必須迎接永續轉型的考驗,將永續力量轉化為國際競爭的優勢。
Thumbnail
企業在執行淨零轉型上勢必會遇到很多困難與風險,該如何管理在面對淨零轉型上的風險與機會呢?讓永續發展ESG小精靈告訴你,國際重要及最新的三項企業經營財務揭露準則所規範的框架,環境、社會及治理揭露準則的重要性及對企業帶來的好處。
Thumbnail
過去,傳統產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十分嚴重。許多年輕人不願意加入傳統加工製造業,因為這樣的工作環境髒亂不堪,而且薪水不高,工作也十分辛苦​然而,隨著2030年淨零碳排的到來,我們正處於一個必須進行綠色革命的時刻。 傳統加工製造業在過去的發展中,經常忽略了對環境的影響。工廠排放的廢氣、廢水和廢棄物,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不可否認,我們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種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這些發明創造無一不需要資源的消耗和工業的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染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難以避免。 現代工業與污染的悖論 現代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中討論全球氣候變化對零售業帶來的影響,以及低碳轉型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氣候相關法規越來越嚴格對企業的影響,以及2026年臺灣將接軌永續財報準則的重要性。零售業應對碳費和低碳能源佈局需具備相應策略,文中提到企業的成功案例。最後建議企業應先進行碳盤查,制定有效的減碳策略以保持競爭優勢。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永續發展已經不再是一個選擇,而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自然資源的枯竭以及社會對環境友好行為的日益重視,企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必須迎接永續轉型的考驗,將永續力量轉化為國際競爭的優勢。
Thumbnail
企業在執行淨零轉型上勢必會遇到很多困難與風險,該如何管理在面對淨零轉型上的風險與機會呢?讓永續發展ESG小精靈告訴你,國際重要及最新的三項企業經營財務揭露準則所規範的框架,環境、社會及治理揭露準則的重要性及對企業帶來的好處。
Thumbnail
過去,傳統產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十分嚴重。許多年輕人不願意加入傳統加工製造業,因為這樣的工作環境髒亂不堪,而且薪水不高,工作也十分辛苦​然而,隨著2030年淨零碳排的到來,我們正處於一個必須進行綠色革命的時刻。 傳統加工製造業在過去的發展中,經常忽略了對環境的影響。工廠排放的廢氣、廢水和廢棄物,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不可否認,我們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種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這些發明創造無一不需要資源的消耗和工業的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染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難以避免。 現代工業與污染的悖論 現代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中討論全球氣候變化對零售業帶來的影響,以及低碳轉型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氣候相關法規越來越嚴格對企業的影響,以及2026年臺灣將接軌永續財報準則的重要性。零售業應對碳費和低碳能源佈局需具備相應策略,文中提到企業的成功案例。最後建議企業應先進行碳盤查,制定有效的減碳策略以保持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