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股的下跌不只是單純的技術性回調,而是資金對未來市場環境的重新定價。IWM 昨天已經率先跌破20 日均線,並且由過去短線『強勢股』領跌,市場對於中小型企業的成長預期開始降溫。更重要的是,昨日資金流向已經透露警訊——美股過去幾週的資金淨流入首次轉為賣超,且資金同步湧入美債與黃金,這說明市場不僅擔心股市估值過高,更開始對經濟基本面的前景產生疑慮。
資金的流動永遠比消息面領先,當大資金開始撤離風險資產,這絕非短期震盪,而是市場對潛在風險的提早定價。驅動這波下跌的關鍵在於經濟數據的惡化與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暴跌、服務業 PMI 首次跌破榮枯線,這意味著市場過去依賴的經濟韌性開始鬆動,尤其是服務業 PMI 長期支撐美國經濟增長,今天公布首度跌破 50榮估線,市場開始重新評估未來美股的經濟與企業獲利能力。
川普政府的新關稅政策加劇了市場的不安,企業開始上調供應鏈成本預測,導致通膨再起的風險升溫。過去市場對通膨的關注已經鈍化,但如果通膨與經濟成長同步下滑,『停滯性通膨』這個議題的炒作劇本,短線就會成為市場的新交易邏輯。
短期來看,市場正在進入一個風險重估的階段,特別是在經濟數據尚未完全證實衰退的情況下,市場會先炒作『預期』,這意味著股市的調整可能還未結束。IWM 若正式跌破年線且沒有快速收回,將會進一步加劇市場的風險偏好下降,而 SPY 與 QQQ 目前雖然相對強勢,但如果資金進一步撤離成長型資產,這兩者的回檔壓力將加大。對於短線交易者而言,這段時間的操作核心是掌握市場炒作的議題變化,而對於長線投資人而言,市場情緒引發的非理性定價,則可能是下一個布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