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I與EAT股價大跌背後的真正原因分析
重點摘要
1. 技術面壓力靠近,反彈缺乏量能
SPY、QQQ等主要指數正接近年線(MA240),但成交量未能同步放大,主力資金仍在觀望。若無法帶量突破,需警惕假突破後回檔修正。
2. 熱門個股出現「滯漲型態」,短期追價風險升高
前期強勢股已出現高檔橫盤、動能背離、斜率放緩等現象。若搭配KD下彎與量能萎縮,建議分批減碼,留有彈性應對假突破或跳空突破。
3. SMCI財測下修背後恐非單純的技術延遲
公司聲稱為「客戶平台決策延遲」,但延遲幅度與影響超預期,市場關注是否與NVDA Blackwell技術換代、CSP延後採購計畫。
4. 長期AI需求強勁,短期存在訂單遞延風險
GOOG、AMZN等CSP大廠資本支出仍在成長,NVIDIA B300 GPU預計提前量產。但短期因預算重分配、供應鏈調整與技術轉換,可能使訂單延後。
5. EAT財報優於預期,卻消費者支出保守引發股價盤後重挫
EAT營收與EPS均大幅優於預期,全年指引也上修,但股價仍大跌超過14%。主因在於過去一年大漲已反映樂觀預期,市場對餐飲業的未來消費趨勢與關稅成本疑慮升溫,導致利多出盡、轉向保守。類似個股已經有CMG財報也出現消費保守的看法,另外一檔就是SBUX的財報,也是類似相同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