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先生的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
作者:老衲
說起莫大先生的「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懂行的朋友都知道,那是一套衡山派前輩所創出來的詭祕武功,主要的特點,是將行走江湖的戲法(魔術)融入武功當中,因而可以出奇制勝,在絕短時間內,將武功遠勝於自己的對手給打敗。
「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的風采,原原本本記載在《笑傲江湖》這本書裏,就不贅述;不過老衲當年讀到此處時,因為極喜歡莫大先生的緣故,便曾發心,要將此套武功重新創造出來,私淑那位衡山派的無名高手,將戲法(魔術)原理融入武術招式當中。
當年的老衲是個無聊人,說幹便幹,立時跑遍全台各地拜訪那時出名的魔術師與千術師,後來還不過癮,往全世界跑,看過見過不少世界級的魔術大師,並當面請益。
彼時的資源不比現今,魔術這行向來又是密中之秘,求學比求武功還難;好在老衲天生一副傻貌憨笑,樂呵呵的誰都喜歡,誰都願意指點幾手,在潛心研究了六年魔術之後,俺終於仰天長嘯,自認將魔術的「原理」全都搞通,自此撒手再也不玩此道。
(忽然想到,那幾年為了籌集魔術學資,還曾在夜市擺地攤,搞起經典的「三杯球」戲法賺錢,沒承想那時的夜市都有角頭收取保護費,俺沒搞清清規矩,攤都給人砸爛了;好在銀兩一毛沒落下,揣在懷裏,隨俺逃之夭夭也。)
什麼「原理」呢?其實魔術的原理只有幾條,搞懂這幾條以後,其他的「技法」都是餘緒;好比武功,拳理、拳根才是主幹,其餘技法,都應是由該拳拳根、拳理所發揮出來才是。
按照魔術師所共同遵守的「薩斯頓三原則」Thurston’s 3 rules in magic,魔術技法是不可以公開解說的;不過原理應該可以一說,就好比楊過學打狗棒法,只學心法,未學棍著,並不算是壞了丐幫的規矩。
如果說魔術的原理只有幾條的話,那其中最重要的一條,當是 "misdirection",這個字有點難以翻譯,還是以英文傳神,"direction" 何也?「路指」也。而 "mis-direction" 呢?就是讓你 "mis" 掉這個 "direction" 的意思。
勉強翻譯,這條魔術的心法原理,該叫做「讓你往不對的路上去想」。
說個故事:
倪匡老爺子年輕時,曾在上海租界看過一江湖藝人變把戲,該江湖藝人聲稱,自己使的是輕功,他拿出一只火柴盒,然後將裏頭的火柴掏空,然後將這空火柴盒立在地上,然後自己單腳站了上去,維持了有一兩分鐘之久,才下地,才將地上立著的空火柴盒傳給圍觀的群眾檢查。
倪匡老爺子彼時也在圍觀群眾之列,也翻來覆去檢查過那個火柴盒,嘖嘖稱奇,後來在他的訪談與著作中都說:世界上是真有輕功的!他看過的那名江湖藝人,就可以「提氣」,在一只空的火柴盒上頭站著有一兩分鐘之久。
這個故事其實就是 "misdirection" 的最佳範例,這個江湖藝人,將圍觀的群眾的「思考」,都引入了「他如何提氣減輕體重表演輕功而站在空火柴盒上」,而根本沒有人會注意到,他如何在一瞬間,撿起原來地上立著的火柴盒,然後換了一個,再拿給圍觀的群眾看。
魔術的精奧,向來不是「障眼法」,而是讓你根本想不對路子。
當然,很多人會不相信有人可以在眾目睽睽之下,換掉手上的東西,老衲再舉一個親身經歷過的故事。
有一年,老衲與朋友去馬德里 Madrid 看世界魔術大賽,恰巧遇上西班牙的傳奇紙牌魔術師塔瑪瑞斯 Juan Tamariz,那時塔瑪瑞斯還沒後來那麼老,技法也沒有後來那麼純熟,不過早已經足夠嚇傻當年魔術道行還不夠深的老衲了。
他就坐在一個被眾人圍起來(前後左右都有人圍觀)的小方桌上,然後他跟老衲借了一副新的牌,然後變了一個最基礎也最經典的紙牌魔術。
什麼魔術呢?就是塔瑪瑞斯讓老衲抽一張牌,然後簽名,然後放回紙牌當中,然後他洗牌,然後他讓所有圍觀的眾人都各洗一次牌;等所有人都洗完一次牌後,塔瑪瑞斯將整副紙牌交還給老衲,讓老衲自己找出原來抽起簽名的那張牌。
俺怎麼找也找不到那張簽過名的牌,直到被其他圍觀眾人的哄笑給打斷。
原來,在老衲急急忙忙在整副紙牌中尋找那張簽名牌的時候,那張簽名的牌,已經好整以暇的壓在塔瑪瑞斯面前的那只小方桌的桌腳。
沒有人看到他是怎麼「提起桌腳」、然後「將牌壓在桌腳」,再裝作若無其事的洗牌,或者嘲笑圍觀的群眾這麼認真的洗牌。
『神乎其技』,老衲當時汗毛一根根都豎了起來,心底只有這個念頭。
能矇倒麻瓜的魔術師,不算角色;能矇倒魔術師的魔術師,才是大魔術師。
後來老衲私下向塔瑪瑞斯請益,問他,他到底是怎麼把簽名牌壓在桌腳下的?「控牌」、「假洗」、「換位」、「藏牌」這些基本的紙牌技法俺都知道,可就是偏偏不知道,要怎麼在眾目睽睽之下,做一個「拿起桌腳、壓下牌、再放下桌腳」的大動作?
塔瑪瑞斯說得很簡單,他說(當然是用他那彆腳的西班牙腔英語說):「只要你能掌握周圍觀眾的目光,並讓他們的目光集中在你想要的地方;那麼就算你在他們腳邊尿尿,他們都不會知道。」
說完,塔瑪瑞斯大笑,又做起他那著名的拉小提琴動作答謝。
(塔瑪瑞斯十分喜歡用一個,假裝在拉小提琴的動作,來謝幕與答謝觀眾,有興趣的朋友找找他老人家的紀錄片,應該看得到。)
老衲聽完,心有所悟。
目光是重點,不過更重要的,恐怕是掌握目光的後面的那個東西。
後來老衲依此心法,創立了「老衲版」的「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中的一式,就是在用前手向前壓迫對手時,對手通常會有兩個選擇:要嘛向左繞,要嘛向右繞;而老衲可以用當年塔瑪瑞斯教的方法,給對方一個催眠、或者說是心理暗示,讓對方朝自己想要的方向(或左或右)去繞。
當然,這個小小的技巧不是百試百靈,不過按照俺自個的實驗,在從沒中過此招反思過的人當中,約莫有七成五的情況對手會被此催眠暗示,往暗示的左邊(或右邊)去繞。
至於這個機率與做法,在實戰當中可以出其不意佔到多少優勢,老衲的讀者都是武功高手,應該不用俺多做說明。
上回老衲說了一點魔術的粗淺認識,很多朋友說老衲的見識是井底之蛙,這回忍不住再透露一點魔術的內在行當,真正懂行的朋友應該都懂俺說的是寶是渣。
對了,至於那「老衲版」的「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剩下的十二式是什麼?可別問老衲,這是俺的壓箱底,賴以吹牛行走江湖救命的寶貝,抖一點少一點,怎麼好心痛再說呢?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