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影 |《罪之聲》:遲來的真相,是救贖還是懲罰?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罪之聲》改編自塩田武士的小說,靈感源自日本真實未解懸案「固力果·森永事件」。電影以發生於1980年代「銀萬事件」為背景,圍繞著一宗未解的綁架勒索案展開。

三十多年後,新聞記者 阿久津英士(小栗旬 飾演)受命調查此案,他發現一盒關鍵錄音帶,裡頭的童音曾被犯罪組織用來進行威脅。與此同時,繼承父親店面的西裝裁縫師 曾根俊也(星野源 飾演)偶然在家中找到一盒錄音帶,當他播放後震驚地發現,錄音裡的聲音正是自己年幼時所錄…

隨著兩人各自追尋這段塵封已久的往事,他們不僅觸及案件背後的秘密,也被迫直面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揭露過去,真的有意義嗎?



前言:遲來的真相,究竟能否還原正義?

「有些真相,被遺忘真的比較幸福嗎?」

有時候,揭露真相可能會帶來更多傷害,例如:受害者家屬被迫再次面對傷痛,甚至某些「沉睡的秘密」可能牽連無辜之人。

當過去的罪行浮出水面,究竟是帶來遲來的正義,還是再一次撕開受害者與加害者家屬的傷口?



1. 塵封的歷史:當真相不再沉默

故事的起點,是一盒舊錄音帶。新聞記者 阿久津英士,在調查「銀萬案」一宗曾震撼日本的連環綁架勒索案時,發現這起案件的線索竟與一名繼承父親店面的西裝裁縫師 曾根俊也 有所牽連。曾根在某日無意間發現家中留存的錄音帶,聲音來自孩童時期的自己,而這些錄音,竟是當年犯罪集團用來恐嚇企業的證據之一。

這不僅是曾根個人的創傷記憶,也代表著一段被社會遺忘的黑暗歷史

 


2. 真相的揭露,對誰才是正義?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是否要揭露真相」的兩難。特別是對於受害者來說,真相的曝光並不意味著正義的伸張,反而可能帶來二次傷害。


※ 受害者的角度:傷口是否值得再被揭開?

「時間不會改變事實,但能讓人們選擇遺忘。」

對於當年的受害者與其家屬而言,事件已過去數十年,揭開真相是否會讓他們重回痛苦的深淵?

在電影中,阿久津試圖尋找當年的受害者與相關人員,卻發現有些人選擇忘記,有些人則選擇不願回憶,因為這不只是案件,而是一段長期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 社會的角度:不揭露,是否意味著歷史會重演?

「真相應該被揭露,但要如何說出,才不會讓人再受傷?」

當媒體報導陳年舊案,是否考慮到受害者家屬的感受?

正義的追求是否可能成為另一種傷害?

然而,歷史若不被記取,是否意味著相似的悲劇仍會發生?

在電影中,阿久津的調查不只是為了挖掘新聞,而是想弄清這起案件究竟如何影響後代,並探討這起未解案件的意義。

對於社會來說,這不僅是一樁犯罪,而是一面映照制度漏洞與人性陰暗面的鏡子。

 

※ 加害者家屬的角度:我們該為父母的罪行負責嗎?

「我們背負的,不是自己的罪,卻必須承受它的重量。」

曾根的父親,疑似與「銀萬案」犯罪集團有所牽連,這讓曾根陷入無法逃離的道德枷鎖。他的人生並未參與犯罪,卻因這段過去而被迫直視父親的黑暗面。

這讓人思考,當一個罪行的影響波及到無辜的後代時,社會應該如何對待這些「加害者家屬」?

他們雖然沒有犯下罪行,卻因親人的過去而被社會貼上標籤,無法擺脫陰影。這是否公平?他們是否也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受害者?



3. 真相與正義,是否永遠站在同一陣線?

「當真相被揭露,我們是否真的能得到正義?」

這部電影讓我們重新審視「正義」的定義,它不僅僅是懲罰罪犯、還給社會一個交代,更應該包含對受害者與所有相關人員的尊重。但我們是否有權揭開他人的傷疤嗎?而當我們期待正義降臨,是否也該考量那些被波及的人呢?

到底我們應該優先考量公眾知的權利,還是當事人的心理創傷?這也是現實社會中會遇到的兩難。



總結:遲來的正義,究竟能否真正撫平傷痕?

「遺忘是一種救贖,但也是一種懲罰。」

當真相被塵封多年…

當加害者早已逍遙法外…

當受害者的痛苦無人問津…

遲來的正義是否還算正義?


傷害已經發生,時間無法倒轉,揭開過去究竟能帶來救贖,還是只是讓人重新承受一次痛苦?我想真正的正義,或許不只是揭開真相,而是讓這些歷史成為後人的借鏡,避免相同的錯誤再次發生。

歷史不該被遺忘,但記憶的承載方式,才是我們需要深思的課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現實之外 · 故事之中
30會員
80內容數
夜深了,你還醒著嗎? 這裡沒有喧囂,只有一些字句,想陪你走過那些無人知曉的時刻。 如果這裡能給你一點點勇氣、一點點溫暖, 那就好像天快亮了,風也變柔了。 願這裡的文字,成為你夜晚的光,也成為你明天的方向。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真相遲到了數十年,還能稱之為正義嗎?《罪之聲》改編自塩田武士小說,取材自日本真實案件,講述一宗未解的綁架勒索案,因一捲錄音帶再度浮出水面。記者阿久津與無辜受牽連的曾根在追尋事實的過程中,逐步揭開歷史的黑暗角落。然而,真相的揭露究竟是對受害者與加害者家屬的救贖,還是另一種無法擺脫的懲罰?
Thumbnail
當真相遲到了數十年,還能稱之為正義嗎?《罪之聲》改編自塩田武士小說,取材自日本真實案件,講述一宗未解的綁架勒索案,因一捲錄音帶再度浮出水面。記者阿久津與無辜受牽連的曾根在追尋事實的過程中,逐步揭開歷史的黑暗角落。然而,真相的揭露究竟是對受害者與加害者家屬的救贖,還是另一種無法擺脫的懲罰?
Thumbnail
這部劇講述的是一位檢察官轉任的律師,為了替一樁十二年前舊案的被告平反,而踏上揭弊之路,隨著第一集殺人事件被告被判無罪,十二年前塵封案件的真相也逐漸被揭露。
Thumbnail
這部劇講述的是一位檢察官轉任的律師,為了替一樁十二年前舊案的被告平反,而踏上揭弊之路,隨著第一集殺人事件被告被判無罪,十二年前塵封案件的真相也逐漸被揭露。
Thumbnail
無罪推定原則是國際公認的刑事訴訟原則,但口號和實際執行之間,似乎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保持公平、公正、毫無偏見,是我們對法庭正義的基本認知,但有多少時候,不管是攸關到利益抑或是你所想相信的,我們總在尋找蛛絲馬跡去構建出一個符合想像的故事,一個你稱為「事實」的故事呢? 我很喜歡於2023年上映的法
Thumbnail
無罪推定原則是國際公認的刑事訴訟原則,但口號和實際執行之間,似乎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保持公平、公正、毫無偏見,是我們對法庭正義的基本認知,但有多少時候,不管是攸關到利益抑或是你所想相信的,我們總在尋找蛛絲馬跡去構建出一個符合想像的故事,一個你稱為「事實」的故事呢? 我很喜歡於2023年上映的法
Thumbnail
一樁疑點重重的綁架案,一段緊緊相依的緣分。 神秘黑衣人潛入大溪,數十年間的不捨離別, 所有真相即將一步步被揭開……
Thumbnail
一樁疑點重重的綁架案,一段緊緊相依的緣分。 神秘黑衣人潛入大溪,數十年間的不捨離別, 所有真相即將一步步被揭開……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就算剝去時空背景,號稱「昭和幻想機器」的日影丈吉其推理實力也在《內部的真相》中一覽無遺。一起在台灣人家院子內發生的日本軍官命案,他居然能以不到十萬字的篇幅連續五次翻轉案情,可以說把讀者玩弄在指掌間......
Thumbnail
就算剝去時空背景,號稱「昭和幻想機器」的日影丈吉其推理實力也在《內部的真相》中一覽無遺。一起在台灣人家院子內發生的日本軍官命案,他居然能以不到十萬字的篇幅連續五次翻轉案情,可以說把讀者玩弄在指掌間......
Thumbnail
繼續看《恩仇鎮魂曲》。 護老院謀殺案中,殺人動機、機會、行兇手法、兇器、證人俱備,而且兇手自白,甚至要求得到應得的懲罰,這次御子柴律師最大的敵人不是檢察官、不是法官或陪審團,而是他所辯護的被告。其實這系列之前兩本,都出現不肯吐露真相的被告或證人,而主角得找出被隱藏的真相,這一次被告更不停扯他的
Thumbnail
繼續看《恩仇鎮魂曲》。 護老院謀殺案中,殺人動機、機會、行兇手法、兇器、證人俱備,而且兇手自白,甚至要求得到應得的懲罰,這次御子柴律師最大的敵人不是檢察官、不是法官或陪審團,而是他所辯護的被告。其實這系列之前兩本,都出現不肯吐露真相的被告或證人,而主角得找出被隱藏的真相,這一次被告更不停扯他的
Thumbnail
這部短篇小說是我看了紀錄片後,決定著手執筆的一部作品。手法雖然粗糙,但我想表達的是另一種「歷史」看法。 原本我想從另一個「受害者」的角度來撰寫這個故事,但反思後,並非每個時代都對政府的行為表示認同。 儘管故事的結局看似開放,但無論如何收場,宮本早已無法倖免。
Thumbnail
這部短篇小說是我看了紀錄片後,決定著手執筆的一部作品。手法雖然粗糙,但我想表達的是另一種「歷史」看法。 原本我想從另一個「受害者」的角度來撰寫這個故事,但反思後,並非每個時代都對政府的行為表示認同。 儘管故事的結局看似開放,但無論如何收場,宮本早已無法倖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