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特地跑去新光三越、SOGO 逛街了?
買菜時,你是習慣去全聯、家樂福,還是直接到市場?
如果你發現自己越來越常在家附近的商場消費,那你並不是個例,這正是現在零售市場的新趨勢!
消費習慣正在轉變
過去,百貨公司象徵的是購物、時尚與社交,人們願意花時間進市中心,享受逛街樂趣。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與消費習慣改變,「社區型商場」的影響力正在擴大。
所謂的「社區百貨」,正式名稱是「區域型商場」,這類商場通常位於蛋白區或重劃區,離市中心較遠,主要服務周邊居民,並且七成以上客群都是當地人。
與傳統百貨相比,社區百貨的經營模式更貼近消費者日常需求,它不只是購物中心,更像是「生活中心」。這些商場通常涵蓋:
✅ 餐飲美食:各種異國料理、小吃、咖啡廳、連鎖餐廳
✅ 超市與生鮮食品:讓居民能夠快速補貨,不用特地跑遠
✅ 平價服飾與家居用品:滿足日常穿搭與生活需求
✅ 兒童遊樂區與教育機構:提供親子互動空間,吸引年輕家庭客群
✅ 寵物服務:寵物美容、寵物用品專賣店,滿足飼主需求
✅ 美容與個人服務:美甲美睫、美髮沙龍、健身房,讓消費者可以在社區內完成所有日常服務
疫情後,人們更習慣在家附近滿足所有生活需求,減少長距離移動。這使得社區型商場更受青睞,2023 年台灣社區百貨的總營收已占整體百貨市場的 20%,顯示這股趨勢正在穩定成長,並持續影響零售市場。
身為零售業者的您,該如何跟上這波趨勢?
隨著社區百貨的崛起,許多零售品牌開始思考,該如何調整策略,迎合這股消費模式的變革?
1️⃣ 在地經營,強化「社區感」
社區型商場的核心在於「服務當地居民」,因此品牌經營者應該思考如何讓顧客產生「熟悉感與信任感」。
📌 可以怎麼做?
- 加入社區活動,例如贊助學校活動、舉辦親子手作課程,提升品牌親和力
- 提供會員專屬優惠,讓周邊居民願意持續回購
- 設計社區限定商品或特別促銷活動,吸引在地顧客
2️⃣ 靈活調整商品組合,滿足日常需求
消費者來社區商場,不只是購物,而是解決日常問題,因此零售業者應該調整商品策略,提供符合當地消費者需求的品項。
📌 可以怎麼做?
- 增加便利型商品:例如餐飲業者可以提供外帶套餐,讓忙碌的上班族與家庭主婦更方便購買
- 提供客製化選擇:例如服飾店可以針對社區家庭,提供親子裝、休閒運動服飾等選擇
- 結合生活服務:像是書店附設咖啡廳、美容店推出親子沙龍,創造更多來店機會
3️⃣ 善用 O2O(線上結合線下)行銷
隨著社區商場的興起,許多消費者雖然習慣在線下購物,但他們仍然會透過網路搜尋、比價或瀏覽商品資訊。品牌應該利用O2O(Online to Offline)行銷策略,強化顧客的購物體驗。
📌 可以怎麼做?
- 在社群媒體(Facebook、Instagram、LINE)經營粉絲團,讓在地客群能快速獲得最新優惠資訊
- 使用Google 商家與地圖標註,讓顧客能夠輕鬆找到店面位置與營業時間
- 提供線上預約或訂購服務,例如髮廊、美甲店可以開放 LINE 預約,讓顧客更方便安排時間
4️⃣ 提升體驗感,讓逛街變成「樂趣」
消費者選擇社區商場,不只是因為距離近,更因為這裡提供了便利與樂趣並存的購物體驗。零售品牌應該思考,如何讓顧客在你的店面「願意停留更久,甚至期待再次回訪」。
📌 可以怎麼做?
- 打造沉浸式購物體驗,例如試吃活動、產品試用區、DIY 手作體驗
- 提升門店設計,讓消費者覺得逛店是一種享受,而不只是購物
- 結合主題活動,例如節日限定活動、親子手作課,吸引更多家庭客群
現在,就是抓住機會的時刻!
隨著社區百貨的興起,消費習慣正在改變,零售業者必須順應趨勢,調整經營策略。無論你是經營餐飲、服飾、美容、美甲、寵物服務、或新創品牌,只要掌握在地消費者需求、提升體驗感、善用 O2O 行銷,就能在這場變革中脫穎而出。
📌 你的品牌,準備好迎接「社區商場時代」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