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人之初,性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性之初」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它涉及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甚至生物學的視角。要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幾個不同的層面切入:

1. 生物本能 vs. 社會影響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2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人性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ruce的沙龍
4會員
572內容數
這裡充滿故事....... ........ . ... .
Bruc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在城市的角落,有一家你可能永遠也不會發現的店。沒有招牌,沒有營業時間,甚至連門都不常打開。 但林墨找到了它。 那天深夜,他剛失業,失戀,走在空無一人的巷子裡,心裡只剩下一個念頭:「要是能重來就好了。」 他推開那扇門,裡面坐著一個穿黑西裝的男人,像是早已等候他多時。 「你來了。」男人聲音
2025/03/23
在城市的角落,有一家你可能永遠也不會發現的店。沒有招牌,沒有營業時間,甚至連門都不常打開。 但林墨找到了它。 那天深夜,他剛失業,失戀,走在空無一人的巷子裡,心裡只剩下一個念頭:「要是能重來就好了。」 他推開那扇門,裡面坐著一個穿黑西裝的男人,像是早已等候他多時。 「你來了。」男人聲音
2025/02/27
誰曾想過 誰曾放棄 那個人 或許 是你 吧 可是 吃過的苦 告訴你 那是錯的 所以 沒有檢方 解方 只能同情自己 愛惜自己 卻被說自私 自傲 自大 不愛了 怎麼了 那到底是誰 或許 就是我自己吧 唉
2025/02/27
誰曾想過 誰曾放棄 那個人 或許 是你 吧 可是 吃過的苦 告訴你 那是錯的 所以 沒有檢方 解方 只能同情自己 愛惜自己 卻被說自私 自傲 自大 不愛了 怎麼了 那到底是誰 或許 就是我自己吧 唉
2025/02/19
原來 情感沒
2025/02/19
原來 情感沒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Thumbnail
人性是自然的賦予,生而公正平等。 學習了解自己創造力模式,明白如何創造自己的世界,進而有能力經營自己滿意的世界。 法則一、存在即是創造力表現的偉大結果。 法則二、能量佔據空間時形成物質。 法則三、能量佔據時間時形成事件。
Thumbnail
人性是自然的賦予,生而公正平等。 學習了解自己創造力模式,明白如何創造自己的世界,進而有能力經營自己滿意的世界。 法則一、存在即是創造力表現的偉大結果。 法則二、能量佔據空間時形成物質。 法則三、能量佔據時間時形成事件。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當人們最終能夠以清晰的認知來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時,他們發現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人類未能成為他們可能成為的人,對世界的濫用也清晰可見。這一啟示使他們尋求一種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體系。革命的原因和人類的不服從也被討論。
Thumbnail
當人們最終能夠以清晰的認知來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時,他們發現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人類未能成為他們可能成為的人,對世界的濫用也清晰可見。這一啟示使他們尋求一種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體系。革命的原因和人類的不服從也被討論。
Thumbnail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Thumbnail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