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米奇7號Mickey7 (電影米奇17號原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最近這部電影“米奇17號“在台上映,雖然我還沒看過這部電影,但是看到近期的廣宣覺得內容滿有意思的,於是便先找了原著“米奇7號“來看,各位的確沒看錯,小說只寫7號,但電影是改編到了17號,足足多了10號,也可見小說與電影應該會有完全不同的觀看體驗。

  在眾多科幻文學中,複製人、意識轉移、數據備份等概念早已不是新鮮事,且問題的核心仍舊是當「我」被無限複製,死亡變得可逆,活著是否仍有意義?本書站在這個命題上,講述了一個充滿黑色幽默的故事。

  米奇7號的工作是死去,然後被重製。殖民隊伍的「可消耗者」計畫,讓他成為一個帶有記憶但沒有真正生命價值的工具。他沒有選擇權,因為在體制的眼裡,他的死亡只是程序的一部分。然而,當一次意外讓他存活,米奇8號卻已經誕生,他才發現:「活著」這件事,並不是只要軀體存在、記憶延續,就能被視為理所當然。

  故事的核心問題並不複雜,但卻戳中了人類最本能的恐懼:如果死亡不再終結,那麼生存的重量又該如何衡量? 他們的命運從一開始就已決定,而他們的死亡,甚至不被稱作死亡,而是「完成」。

  最有趣的情節,是米奇7號與米奇8號的對峙。他們擁有相同的記憶、個性,甚至連微不足道的壞習慣都如出一轍。按理來說,他們是同一個人,但當資源短缺、體制不允許複數個體存在時,他們之間不再是「自我認同」的問題,而是誰該消失?

  當「我」的定義不再穩固,當記憶與身份可以被拷貝、傳輸,真正的「靈魂」又在哪裡?米奇7號與米奇8號的掙扎,並不是對生命哲學的深度辯論,而更像是一場荒謬的生存競賽,他們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誰,而是為了不被丟進回收槽。

  我一開始對這個故事並沒有特別期待,因為「複製人」、「太空殖民」這些題材已經在科幻文學中出現過太多次。讀完小說後,我認為它勝在角色塑造與輕快的敘事節奏。米奇的幽默感與無奈感,讓這個故事不至於落入純粹的悲劇,反而帶點打工人式的生存哲學,反正老闆要你死,你也只能想辦法死得有點價值。

  米奇的掙扎,最終並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比另一個自己更值得活下去」,而是意識到即使這個體制不把他當人看,他仍然想要用自己的方式活著。

  這部小說並不算是一部劃時代的科幻作品,但它帶來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果有一天,你的價值被完全量化、你的存在被視為可替換,那麼你會怎麼做?這或許不只是未來殖民地的難題,而是我們在這個社會中,早已經隱隱面對的現實。

  我認為對這種題材還陌生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至於那種已經看過很多這種複製人題材的朋友,可能內容上比較沒有突出之處,結尾也沒有明確地交待主角們的未來,可以等電影影評的部份出來再比較看看,說不定電影改編的會更有意思。



內容總結
米奇7號
4
/5
avatar-img
簡遙莨盛的世界
72會員
312內容數
講述一個從職場小白,成長到資深工程師的故事,歷時25年以上的工作心得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牛-avatar-img
2025/03/09
可以看看!
簡遙莨盛-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9
宇牛 無聊的話可以找來看看XD
簡遙莨盛的世界 的其他內容
  前幾天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貼文,是說50歲之後的職涯發展,那位年紀已經超過50的先生,因為已經從本業離開,想要再挑戰新的產業,於是有考慮再去唸在職碩,也選了幾間學校的科系,要問網友的意見是如何?
4/5少,但是更好
  這本書為投資領域的經典之作,深入揭露了眾多世界級交易高手的成功秘訣及心路歷程。書中透過傑克‧史瓦格的精心訪談,展現了交易大師們的智慧、策略與心態,讓讀者得以一窺成功的背後動力。
  隨著台灣股市越來越升溫,加上房價不斷飆升,促使很多上班族自紛紛加入股票投資的行列,說來慚愧,我個人也是看了不少股市投資相關的書籍,直到現在卻都還沒有因為股市投資賺錢過,主因還是投入股市的資金太少,畢竟家庭支出已經占掉了絕大部份的收入,對於投資這塊我目前也只能持續觀察以及找一些書來自我研究用。
5/5笑傲股市:歐尼爾投資致富經典
  這陣子時常在看YT的時候,看到影片有時會提到一些不錯的書,我就會上網找來看一下,而這本DIE WITH ZERO,我看完後覺得裏頭的觀念實在是很棒,相當值得介紹給各位朋友們來看看。   人生的終點是什麼?錢真的會隨著我們進入棺材,或是某個銀行帳戶的餘額代表了我們的一生價值嗎?
4/5Die with zero
  雖然我很久沒有特別寫小說的心得,但其實我一直都有抽空在看小說,只是這幾年在電子業工作,我並沒有像以前在傳產一下班就把自己的時間塞滿,也許是已經不用再煩惱帳單的問題,總之我放慢了在網路上的寫作活動,把很多時間放在家庭的部份。
5/5格雷的畫像
  最近上網看到有人介紹了這本書,於是我就找來看看,這本書為現代人提供了一個顛覆傳統的生活工作模式。作者提摩西·費里斯提出「新富族」概念,主張我們不應該等待退休才去享受生活,而是應該在現階段就透過「時間管理」與「自動化收入」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書中費里斯分享了他如何從每天工作14小時,轉變成一週僅工作
4/5一週工作4小時
  前幾天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貼文,是說50歲之後的職涯發展,那位年紀已經超過50的先生,因為已經從本業離開,想要再挑戰新的產業,於是有考慮再去唸在職碩,也選了幾間學校的科系,要問網友的意見是如何?
4/5少,但是更好
  這本書為投資領域的經典之作,深入揭露了眾多世界級交易高手的成功秘訣及心路歷程。書中透過傑克‧史瓦格的精心訪談,展現了交易大師們的智慧、策略與心態,讓讀者得以一窺成功的背後動力。
  隨著台灣股市越來越升溫,加上房價不斷飆升,促使很多上班族自紛紛加入股票投資的行列,說來慚愧,我個人也是看了不少股市投資相關的書籍,直到現在卻都還沒有因為股市投資賺錢過,主因還是投入股市的資金太少,畢竟家庭支出已經占掉了絕大部份的收入,對於投資這塊我目前也只能持續觀察以及找一些書來自我研究用。
5/5笑傲股市:歐尼爾投資致富經典
  這陣子時常在看YT的時候,看到影片有時會提到一些不錯的書,我就會上網找來看一下,而這本DIE WITH ZERO,我看完後覺得裏頭的觀念實在是很棒,相當值得介紹給各位朋友們來看看。   人生的終點是什麼?錢真的會隨著我們進入棺材,或是某個銀行帳戶的餘額代表了我們的一生價值嗎?
4/5Die with zero
  雖然我很久沒有特別寫小說的心得,但其實我一直都有抽空在看小說,只是這幾年在電子業工作,我並沒有像以前在傳產一下班就把自己的時間塞滿,也許是已經不用再煩惱帳單的問題,總之我放慢了在網路上的寫作活動,把很多時間放在家庭的部份。
5/5格雷的畫像
  最近上網看到有人介紹了這本書,於是我就找來看看,這本書為現代人提供了一個顛覆傳統的生活工作模式。作者提摩西·費里斯提出「新富族」概念,主張我們不應該等待退休才去享受生活,而是應該在現階段就透過「時間管理」與「自動化收入」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書中費里斯分享了他如何從每天工作14小時,轉變成一週僅工作
4/5一週工作4小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不按順序排列※   1.奧本海默   2.可憐的東西   3.沙丘2   4.芭比   5.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6.快一秒的他   7.五月雪   8.富都青年   9.腦筋急轉彎2   10.年少日記   11.石門   12.老狐狸
Thumbnail
美國好萊塢很愛推出超級英雄電影。原因無它,改編自漫畫,原已廣為人知,找來大咖明星主演,若男女主角還能意外擦出愛情火花,等於是免費的宣傳,讓大家更想進電影院一探究竟。而且,如果票房告捷,還能再順勢推出續集,再繼續撈錢。
Thumbnail
許久不見的國產動畫大片(依台灣的製作成本,好像有五千萬的就算是大製作…),看了預告後就決定來去觀看… 總是要適時支持國片一下… -觀影戲院- ★★★★ 裕隆城威秀影城第十三廳,普通而言國產動畫很難有超大廳,不過此廳座位還有新皮件的味道,螢幕比例還OK,音響也尚可! 大人小孩一共七位,坐在倒數
Thumbnail
先誰先後,沒有規定,純粹商業考量。我講的是書及電影。絕大多數的人,是只看電影,看得爽就好,也有一票人是只看書。更有些時候,書已經大賣特賣了,後面上映的電影可說是未演先轟動,吸引大票讀者再乖乖買票進場看電影。相對的,先看電影才去看書的人,恐怕寥寥無幾了。
Thumbnail
好久好久沒更新這裡的短評心得,連改版了也不知道lol 《七月返歸》是個人2023年9大最喜愛的電影之一,上個月於台灣正式上映,雖然暫時只剩下一間戲院繼續播映,但歡迎有興趣的台灣朋友進場觀賞
Thumbnail
本篇主要分享自己看過、覺得不錯的片單,包含電影、紀錄片、影集、動畫、遊戲等。不知道讀者們的喜好和我是否相同?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看影視作品的一些小想法:紀錄片【宮崎駿:十載同行】2019★★★,影集【昨日的美食】S2. EP.1~2★★★。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不按順序排列※   1.奧本海默   2.可憐的東西   3.沙丘2   4.芭比   5.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   6.快一秒的他   7.五月雪   8.富都青年   9.腦筋急轉彎2   10.年少日記   11.石門   12.老狐狸
Thumbnail
美國好萊塢很愛推出超級英雄電影。原因無它,改編自漫畫,原已廣為人知,找來大咖明星主演,若男女主角還能意外擦出愛情火花,等於是免費的宣傳,讓大家更想進電影院一探究竟。而且,如果票房告捷,還能再順勢推出續集,再繼續撈錢。
Thumbnail
許久不見的國產動畫大片(依台灣的製作成本,好像有五千萬的就算是大製作…),看了預告後就決定來去觀看… 總是要適時支持國片一下… -觀影戲院- ★★★★ 裕隆城威秀影城第十三廳,普通而言國產動畫很難有超大廳,不過此廳座位還有新皮件的味道,螢幕比例還OK,音響也尚可! 大人小孩一共七位,坐在倒數
Thumbnail
先誰先後,沒有規定,純粹商業考量。我講的是書及電影。絕大多數的人,是只看電影,看得爽就好,也有一票人是只看書。更有些時候,書已經大賣特賣了,後面上映的電影可說是未演先轟動,吸引大票讀者再乖乖買票進場看電影。相對的,先看電影才去看書的人,恐怕寥寥無幾了。
Thumbnail
好久好久沒更新這裡的短評心得,連改版了也不知道lol 《七月返歸》是個人2023年9大最喜愛的電影之一,上個月於台灣正式上映,雖然暫時只剩下一間戲院繼續播映,但歡迎有興趣的台灣朋友進場觀賞
Thumbnail
本篇主要分享自己看過、覺得不錯的片單,包含電影、紀錄片、影集、動畫、遊戲等。不知道讀者們的喜好和我是否相同?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看影視作品的一些小想法:紀錄片【宮崎駿:十載同行】2019★★★,影集【昨日的美食】S2. E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