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權抬頭不是從我們這代才有。我的婆媽們其實已然在生活搞獨立運動。
亞洲可能因為講求孝道,女性的改革比西方工業革命的女性晚了好多。即使到了現代,人數占比依舊沒有西方來得自由。亞洲近代最明顯紀載應該屬印度甘地為女性爭取權利。台灣直到政治選舉的平頭就任才算有完善措施。不過,社會中仍有多數是傳統女性藏家的風氣。至少不像中國,至今主席會議還是一片草。
影視是最直接反映社會現象的,從日本的阿信,韓國的大長今,台灣雖無特別作品,但社會風氣早已跟還珠格格翻轉了一遍,如今,大陸市場的開放,同樣華語的方便性,台港澳陸齊發,古裝劇從早期端端正正的大小喬王公貴族認命ㄚ環,直至現在攝影場景化妝的成熟,一片女性導向的電視影劇推陳出新。猶記得甄環傳紅紅火火,後面的戲劇女主比重愈來愈占席,以下幾個發展面向:
- 穿越時空改變宿命鬥智鬥勇
- 背負洗刷冤屈兼探案
- 落魄白手起家賺滿缽
- 仙俠客反制男主權威
- 家庭單親撐起大院經濟
也不知咱們立法院的大姊們起底背景是否也如此精采,蔚為亞洲特景。總之,這個熱浪還能持續改編繼續賣點,可見女性背負之沉重,萬年消不了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