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城再來人」--- 詩壇苦行僧周夢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本文原發表於2011年8月6日-------------------


對於喜歡詩與文學的朋友,2011年最讓人啟發的電影,應該是由行人文化實驗室策畫、目宿媒體自2009年起製作出品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共18部文學電影 ;


2011年「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一系列首次推出六部紀錄片,呈現六位作家林海音、周夢蝶、鄭愁予、余光中、王文興、楊牧的文學信念與創作經歷,邀請了五位有著深厚藝術涵養的導演(楊力州、陳傳興、陳懷恩、林靖傑與溫知儀),為六位著作等身的作家,貼身描繪的記錄片「兩地」、「化城再來人」、「逍遙遊」、「如霧起時」、「尋找背海的人」與「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2015年的第二系列拍攝了七位港台作家,包括了洛夫「無岸之河」、瘂弦「如歌的行板」、林文月「讀中文系的人」、白先勇「奼紫嫣紅開遍」、西西「我城」、也斯「東西」、劉以鬯「1918」。


2021年推出第三系列則拍攝了五部電影、七位作家的精彩故事。包含文學朱家上集朱西甯劉慕沙「願未央」、文學朱家下集朱天文、朱天心「我記得」、七等生「削瘦的靈魂」與吳晟「他還年輕」。

 

透過以上系列的文學大師介紹影片,觀眾得以深入了解幕後策畫與拍攝的緣起,讓人深深感動的是,原來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還是有些拋開愚昧的政治紛擾名利追逐,不昧於流俗,不願隨之起舞,而用心保存著優美文字作品的人們。

 

不管他們是從事在哪一個領域,都不願跟著從不曾反思,以為掌握大眾傳播利器就是勝者為王,其實卻是粗鄙不堪的主流俗文化同流合污,也幸好台灣還有這些人們的存在,透過了他們無私的出錢出力,才能讓這些當年年事已高的詩人文學家,一生用心琢磨在其專業領域的珍稀作品讓人看見,也讓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在媚俗之外,還能保有一份清新與深度的文化品味選擇。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總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W2bZo6VMg



當年因為受限於時間,我只在2011年四月的電影上映期間,與六月的台北電影展,分別看到了其中兩位詩人周夢蝶與楊牧的文學記錄片電影,2010年拍攝期間,當年已經高壽90歲的詩人周夢蝶先生的記錄電影「化城再來人」(The Coming of the Tulku) 。


這篇要跟大家介紹的是拍攝於2011年第一系列中的作家周夢蝶先生平生事,文學前輩詩壇苦行僧周夢蝶先生(本名周起述,1921 - 2014),已於2014年5月1日下午2時48分,病逝於新店慈濟醫院,享壽94歲,詩人化蝶離世,從此不問人間俗事,只留下珍貴的詩作永存人心。


「他們在島嶼寫作---化蝶再來人」( The Coming of Tulku) 詩壇苦行僧周夢蝶,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iumYxEJcwI



每一個人心中的父親身影各自不同,詩人周夢蝶的大半生,經歷了海峽兩岸真正戰亂顛沛流離的年代,27歲隨著國軍遷徙來台,卻也從此跟結縭的妻子與二子一女,展開了長達將近一甲子的分離,等到兩岸關係舒緩,終於能親身跨越千里鴻溝,回轉家鄉探親,等到的卻是老母仙逝,妻子改嫁,老年喪子的深深哀慟。

 

一個舊時代的堅毅父親身影,因為大時代的戰亂,被巨大的命運巨輪,任意踐踏推滾無力抵抗,卻在陌生的台灣島嶼上,開展了他跟詩的因緣,孤獨與困頓,並未阻絕了他追求心靈的強大意志。


在九十年的生命歲月中,周夢蝶先生戰勝了孤獨,享受了寂寞,在那個台灣經濟尚未起飛,人們處於極其貧困的物質生活環境中,他始終不屈不撓,在詩壇創作了極為豐沛的精神食糧,在詩的文學創作領域默默耕耘,以一位從未受過任何現代詩學院訓練薰陶,前所未有的素人之姿,在詩與文學的領域中飛揚發光,締造了一個讓人難以企及的巨人身影。

 

隨著「化城再來人」文學電影的推移,我們從中感受老一輩文學家的刻苦自持,他過著一簞食一瓢飲的清貧生活,總讓我想起了顏回與弘一大師李叔同的身影,但顏回只活了短暫的30歲(西元前521到西元前490年),活了62歲的李叔同(1880 - 1942) ,在1918年38歲前,留過日未出家前,可是過著吟詩作畫、寫字刻印、玩音樂學繪畫等,上流社會奢華生活的富家公子,直到看見了人間繁華星空的虛無才得以大徹大悟。


能夠像詩人周夢蝶先生這樣,一生清貧自持過活甘之如飴的人生態度,恐怕也是空前絕後了,而如今年代不同,過去獨特的時空背景無法複製,過去的終究都已過去了,也很難要求年輕一輩的創作者,能保有如此刻苦的求知與自我鍛鍊的精神。


由行人文化實驗室策劃、目宿媒體製作出品,耗資千萬,並以兩年時間拍攝製作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透過五位電影導演鏡頭,紀錄了林海音、周夢蝶、余光中、王文興、鄭愁予、楊牧等六位文壇巨擘身影,其中,《化城再來人》是整個計劃中,最晚應允拍攝、最晚完成、片子也最長的一部鉅作,全片長達160分鐘。 


在2011年4月21日首映會上,高齡90歲的國寶級詩人「周公」周夢蝶,依舊是一襲藍色長袍、毛帽、圍巾,這回走進戲院,第一次完整看完,這部以自己為主角的唯一一部影像紀錄,儘管於映後座談,在大家的期盼下,周公還是惜字如金,選擇不說話,看得出來,周公看完心情相當好,也非常高興。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關於「化城再來人」的記錄對象詩人周夢蝶,從導演陳傳興先生為本片所作的一段簡介中,就可以看出整部電影的拍攝主軸。

 

      「莊周夢蝶,無有虛實。詩人在紅塵中夢想脫俗,於露電裡捕捉永恆。紀錄片電影《化城再來人》借用佛經典故,以周夢蝶的一天,隱喻其一生中的風景,從日常中穿插映射其思維、修行、寫作,試圖重現昔年武昌街氣氛、書攤的孤獨國,追索病痛帶來的改變與啟發、幾次生命裡的流徙與意義,最後具現為那「不負如來不負卿」的悟與情。


       周夢蝶先生(1921-  2014),1959年起在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屋前擺書攤維生,成為60、70年代台北重要的文化街景。直至1980年,因胃疾而結束21年的書攤生涯。其國學底蘊豐厚,詩中喜愛用典,深受佛經影響,引禪意入詩,詩風韻致纏綿。寫對人對景對物之相思,無不透露一份慎重。詩中固然有『雪中取火,鑄火為雪』的深烈,卻也願意化身街角的一片落葉,帶我的生生世世來為你遮雨」。

 

      也因為導演陳傳興先生,對於詩人周夢蝶的作品與人生心境轉折的理解,便從詩人學佛前後的心境,對照於他的作品意境的演變,作為記錄片電影「化城再來人」的主軸,


電影一開始,便是一個彷彿置身在深山中的古寺,在一天將盡傍晚時分,廟門關上,鏡頭轉向了廟內高懸的鐘鼓,很快地讓人感受到「暮鼓晨鐘」的隱喻,彷彿已經預見了接下來的影片介紹中,從看似極其平凡淡泊的詩人一天生活行程中,透過了與詩人的親自訪談,還有與詩人熟識的朋友中,逐漸描摹出關於詩人周夢蝶的文學身影。

 

「他們在島嶼寫作 --- 化城再來人 」(The Coming of Tulku)電影拍攝花絮,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pS1k-clZ8



  導演陳傳興在電影拍攝的花絮中,提到了跟詩人周夢蝶的接觸的過程中,是由跟周老相熟情同父子的曾進豐教授引介下認識,有這樣的一段話來形容他對詩人的第一印象:


     『曾進豐教授在樓下迎接我們,帶我們第一次踏進周公的小屋。他還躺在床上休息,見到來客,馬上起身披衣,坐在椅子上迎接我們。他是那麼地細瘦,那麼弱小,輕幽地彷彿一口氣就會飛散了。


90歲的高齡,又才病癒,我們不敢太過驚動他,我們向他自我介紹,他細縫般的眼睛微微張開了,看著我們,許久,說了第一句話:「我耳背。」』       


       導演也因為拍攝初期詩人周夢蝶先生剛剛大病初癒,加上年事已高,聽力又退化,有耳背的困擾,所以整部電影的拍攝,是一種近乎沉靜舒緩的詩人孤獨國的生命節奏中進行著:

 

      『周公耳背。在接下來與他密集接觸拍攝的五個月裡,我老是記不清他到底是左耳背還是右耳背,說話提問,都得要牢牢實實地靠在他的耳朵旁邊,說話速度得慢、得準,否則他接收不到訊息,彼此就只能用微笑與手勢來表達。

 

      這種溝通方式很緩慢,至少在習慣忙碌步調的我們身上,在電腦可以快速演算記憶儲存大量訊息的今天,在一個小時必須處理50件事的效率上,與周公說話,彷彿讓人遺忘時間,一個小時可能只問了一個問題,他只回答了一件事。

 

      其他的時間,都在飽含思考與從容的空隙中填滿,久而久之,你被帶入他日常生活中的步調,你跟著他的思考。那種慢,是屬於淘洗過九十年的記憶與生命,才選擇吐出來的;

 

      那種慢,那種長,那些停頓許久的空間,不是斷裂的,而是精練的。我到後來才漸漸習慣適應,並且順著周公的時間感,一次又一次重新閱讀他的詩,漸漸瞭解「用生命在寫詩」的意義。』

 

      這樣的一種慢活的寂靜氛圍,其實也是我看「化城再來人」這部電影過程中,最深刻的感受,關於生命的舒緩,詩人周夢蝶在片中描述對母親的懷念,與對生命無常的感受,讓人感懷,他是這樣說的:

 

     「講起我母親,我就想哭啊,這個緣不同尋常,但是也無可奈何啊...我今年都已經90歲了,可以說是數著日子過日子,過一天算一天,過一分鐘是一分鐘,要珍惜......」

 

      他之所以有這麼深的感嘆,是因為他就是標準的「少小離家老大回,白髮蒼蒼親人疏」的不幸代表,因為國共戰亂的時空輾轉,因為他的個性關係,一生孤苦的他,既不能在母親前承歡,盡一天為人子女該有的孝道,也沒機會與深愛的髮妻與二子一女共享天倫之樂,


戰亂,讓生命的一切輾轉,變得如此不確定,也無法掌握,到了年老好不容易盼到了回鄉的旅程,卻早已是人事皆非,親人不在的天人永隔,那種大時代造就的家破人離的無奈,又豈是不曾經歷過戰爭的我們所能想像與理解的?

 

      時間,對詩人周夢蝶而言,既是最大的恩賜,也是最無情的折磨,因為長壽,他得以持續不斷創作,豐富提升自己的生命情境,透過嘔心瀝血的創作,讓世人得以一窺詩人,內心深不可測的文學堂奧與豐沛的詩文殿堂;

 

      然而,在另一方面,也是時間,將他推進了生命中最痛苦的記憶深淵,讓他不斷在與親友離散的孤獨漂泊中,獨自苦行,這或許是為什麼在電影裡,我看到了他對一些知交像是周棄子,或是曾經交惡的逝去詩人的深刻緬懷,那最後一句「要珍惜啊...」讓我非常地不捨,也深深地自我警惕,更為著那些虛擲生光陰的年輕生命,感到憂心忡忡。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我當時一邊看著電影一邊在想:


「我們們何其有幸,生長在這樣幸福的和平時代,不必經歷詩人那樣孤苦的生命經歷;但也何其不幸,我們的靈魂,也失去了孤獨與寂寞的鍛鍊,許多身邊的朋友,不管是哪一個世代,常常虛擲光陰浪費生命,覺得理所當然。」

 

      於是,我們所處的年代,科技愈來先進,生活愈來愈方便,物質愈來愈豐饒,但人的心靈卻也愈來愈貧乏,人與人之間心靈距離也愈來愈遠,原因很簡單,我們都放棄了讓內在變得更加豐盛的心靈水草,而一直貪圖著,那些看似繁茂,其實極其膚淺的外在短暫名利光采,當愈來愈多的人,都習慣或沉溺於這樣的外在的無知與淺薄時,人與人之間的文化沉淪,就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大時代的集體墮落。

 

      在詩人周夢蝶生存的時代,生活儘管極其貧困,卻在人生的知音上,有了許多良師益友的同行,他的生命情境,也許一直是孤單的,但心靈卻從不寂寞。


相對的,生存在當今世代的我們,可能有不少人,跟我有著同樣的孤寂,那種找不到可以進行心靈對話知音朋友的寂寥。

 

      現代人習於暢快方便,追求著永無止盡的物欲貪婪,與膚淺外在美的追逐,卻唯獨自甘墮落於心靈的愚昧蒙蔽,即便是書讀得再多,心就是貪求,不肯歸於質樸真誠的靜謐,人與人之間,因為連最基本的文字表達與口語溝通能力都十分欠缺,當一個人沒辦法靜下心,回歸聆聽內在的聲音,也沒有足夠的能力,用文字或語言表達內在的心靈渴求時,自然就不懂得追求心靈的美學。

 

      當文字與言語的運用,都失去了最基本的美感,又如何能期待人們懂得欣賞詩人們,透過精鍊的詩詞創作中,所傳達給人們的用心,更別說去感同身受,詩人關於生命美學中,屬於內在更高層次境界的提昇。

 

      有時候看著周遭那些早已失去生命溫度的人們,不禁會想,究竟未來的世界,又會有著甚麼樣的轉變呢? 或許,也只有那永恆存在的時間,才能夠給與真實的答案。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關於周夢蝶>

 (以下關於詩人的文字介紹,引用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1%A8%E5%A4%A2%E8%9D%B6 與網路相關資訊)

raw-image


  周夢蝶,本名周起述,籍貫是河南省淅川縣馬鐙鄉,臺灣詩人、文學家。筆名周夢蝶,起自莊周午夢蝴蝶,表示對自由的無限嚮往。童年失怙,養成他沈默、內向的個性,「生下來就是個小老頭」。由於家貧只得在私塾就讀,前後達六、七年。期間,他熟讀古典詩詞及四書五經,奠定了深厚的古文基礎。

 

1940年,19 歲後才進入小學插班,一年後畢業,隨即考入安陽中學,越三年進入河南開封師範就讀,因戰亂,中途輟學,直到 27 歲才又入宛西鄉村師範復學。畢業在即,共黨亂起,他便投筆從戎,隨青年軍走遍大江南北。  

1948年,27歲加入青年軍,隨蔣介石國府軍隊來台,隻身來到臺灣,遺有髮妻及二子一女在家鄉。 

1952年,31歲開始在《中央日報》、《青年戰士報副刊》上發表詩集。 

1955年,34歲自軍中退伍,加入「藍星詩社」,與詩人余光中開始有了往來。 

1959年,38歲起在臺北武昌街騎樓「明星咖啡廳」廊柱下擺設書攤,專賣詩集、詩刊及文哲圖書,生活暫獲安定,也於此時出版生平第一本詩集「孤獨國」。  

 

      1962年,41歲開始禮佛習禪,以一襲布衣之姿,終日默坐台北繁華街頭,冷對熙來攘往的紅男綠女。盤腿跌坐、寫詩、讀書、聽經、練字,偶而「入定」。就這樣,坐落了許許多多的晨昏日暮,也坐出現代文人的「風骨」,坐成臺北的「風景」,文壇的「傳奇」。由於他心思細膩,洞澈人間世物,復飽含深情與包容,贏得眾多蘭心蕙質的繆斯迎擁與圍繞,「孤獨國」聲名因而遠播。

 

     1965 年,44歲,於文星書店出版第二本詩集《還魂草》,廣受詩壇注目。

 

     1978 年,57歲,臺大高信生將「還魂草」之譯成英文,題為The Grass of Returnig souls,於美國加州出版,使他詩名享譽國際。      

 

      1980年,59歲,美國Orientations雜誌記者亞曼稠特(Fred S. Armentrout)來台專訪他,並以古希臘時期代神發布神諭的Oracle為喻,撰文者稱許他為「峨嵋街上的先知」(Oracle on Amoy Street)。同年愚人節,因胃潰瘍開刀,以致書攤歇業。「孤獨國」中的苦行僧彷彿就遁入歷史中了。 


  詩人周夢蝶先生的生命情調,可以從他的一些自嘲、自況文字中,探得蛛絲馬跡。曾有《詠蝶》(註 6)一偈自嘲,凡四韻三十二字:


「生為誰生?夢魂顛倒。側翅若仙,中實枯槁。香不留人,抱憂待曉。日月逝矣,嗟予既老。 」

 

     周夢蝶先生詩作,包括有《孤獨國》、《還魂草》、《周夢蝶世紀詩選》、《約會》、《十三朵白菊花》,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在網上購買。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文學電影的朋友,請參考痞客邦官方部落格 http://fisfisa.pixnet.net/blog ,也有詳盡的電影、詩人與導演的介紹,預定9/16,'9/23 與9/30 陸續南下,在台南、高雄與台中放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觀賞。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影展 “The Inspired Island”: Series of Eminent Writers from Taiwan

上映日期:2011-09-16

類  型:劇情

導  演:楊力州、陳傳興、陳懷恩、林靖傑、溫知儀

演  員:林海音、周夢蝶、余光中、鄭愁予、王文興、楊牧

發行公司:目宿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網站:https://fisfisa.pixnet.net/blog

 

 

(註)

一、本文中介紹的電影海報與劇照,係引用Yahoo! 奇摩電影頻道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3818,與官網 http://www.poemmovie.com.tw/Chou_Meng_tieh.phphttp://www.poemmovie.com.tw/Chen_Chuan_xing.php 與 https://fisfisa.pixnet.net/blog,圖片使用僅作為推薦好電影之目的,無任何商業利益之考量,版權歸屬聯目宿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與Yahoo! 奇摩電影頻道道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另移作商業使用。

 

二、本文介紹的電影影片,無任何商業利益考量,是引用自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t-yZ3r7QqQ),版權歸屬Youtube 頻道、 版權歸屬目宿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或上傳者所有。


三、本文觀影心得文字,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請勿任意引用、分享、轉載與下載,盜文必究。 


avatar-img
輕煙跟你聊聊
170會員
652內容數
透過跟你聊聊的方式,聊電影、聊戲劇、聊音樂、聊教育、聊網路觀察、聊小說、圖文與音樂劇場創作、聊藝術、聊愛情,藉由分享觀看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持續保持對各國民族、歷史、文化、語言、宗教、信仰、音樂、舞蹈與戲劇創作的開闊視野與敏銳度,並與世界各地讀者交流,豐富深刻彼此的生命意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莫測小築-avatar-img
2025/03/14
「生為誰生?夢魂顛倒。側翅若仙,中實枯槁。香不留人,抱憂待曉。日月逝矣,嗟予既老。 」 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不知不覺反復讀了好幾次。心中突然對這位詩人升起了興趣。 也許該找個時間,好好讀一下他的詩
輕煙飄過-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4
莫測小築 詩作選集請參考閱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3260 與 https://www.unitas.me/archives/23728 ,雖然周夢蝶先生與我們分屬兩個世代,經歷的歷史滄桑大不同,但相信您能從他的詩作中得到一些人生與創作上的啟發。 如果讀了詩選之後有興趣進一步閱讀他完整的詩作,可至此選購 https://search.books.com.tw/search/query/key/%E5%91%A8%E5%A4%A2%E8%9D%B6/adv_author/1/
輕煙跟你聊聊 的其他內容
看完了電影《蘇州河》,給我一種「不見是見,見亦無見,愛比死更冷」的深刻感懷,情愛世界裡無智者,不分性別、階級與年齡,愛情如河水,紅塵俗世中對愛癡迷的男女,總要有往愛情深淵縱身一跳的勇氣,才能綻放出迷人的水影淋漓,盡管那可能也是一瞬之間一流而過的感傷
第14季節目《別被狼女所欺騙》(オオカミちゃんには騙されない/Is She the Wolf? ),節目一共12集,由橫澤夏子與瀧澤卡蓮兩位主持人,與RIKU、矢吹奈子和平子祐希三位嘉賓,一起評論十位參演成員的愛情起伏,他們將與螢幕前的觀眾,隨著劇情的高潮迭起,一起猜測誰才是真正的狼女?
透過探討女性主義與影視作品中的關聯,展現國際女性真正的廣闊的視野與充滿生命意義的力量,希望能給生活在台澎金馬的女性,有更深遠正面的獨立思考能力的鍛鍊,第一篇介紹的是關於20世紀德國猶太裔政治哲學理論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1906 ~ 1975)一生為正確理念抗爭奔波的奮鬥史。
一路前行約莫5分鐘就抵達繡球花田現場,現場的繡球花甜又多了好多新的花種,紫的、藍的、紅的、粉紅的,還有一些尚未開花翠綠的花葉,都十分吸引人,清晨造訪的人少,邊賞花邊拍照,一整個悠閒自在! 
今年造訪第一次發現公園內竟然有櫻花可賞,而且一口氣栽種了大漁櫻、富士櫻與吉野櫻,真是喜出望外,又一平地賞櫻的好去處,大漁櫻的棵樹最多,集中在靠近建國南路一側,一整片種了大約20棵的大漁櫻樹,正值盛開的時節,棵棵粉白粉紅錯落相間的大漁櫻花朵迎風搖曳,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真是賞心悅目。
前天前進大安森林公園,因為杜鵑花才剛始綻放,沒能拍到一大片綻放的風景,倒是拍到了跟繡球花一樣搶鏡的大理花,兩種擁有雍容華貴的花種,在大安森林公園東西爭豔,讓人一見傾心著人迷!
看完了電影《蘇州河》,給我一種「不見是見,見亦無見,愛比死更冷」的深刻感懷,情愛世界裡無智者,不分性別、階級與年齡,愛情如河水,紅塵俗世中對愛癡迷的男女,總要有往愛情深淵縱身一跳的勇氣,才能綻放出迷人的水影淋漓,盡管那可能也是一瞬之間一流而過的感傷
第14季節目《別被狼女所欺騙》(オオカミちゃんには騙されない/Is She the Wolf? ),節目一共12集,由橫澤夏子與瀧澤卡蓮兩位主持人,與RIKU、矢吹奈子和平子祐希三位嘉賓,一起評論十位參演成員的愛情起伏,他們將與螢幕前的觀眾,隨著劇情的高潮迭起,一起猜測誰才是真正的狼女?
透過探討女性主義與影視作品中的關聯,展現國際女性真正的廣闊的視野與充滿生命意義的力量,希望能給生活在台澎金馬的女性,有更深遠正面的獨立思考能力的鍛鍊,第一篇介紹的是關於20世紀德國猶太裔政治哲學理論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1906 ~ 1975)一生為正確理念抗爭奔波的奮鬥史。
一路前行約莫5分鐘就抵達繡球花田現場,現場的繡球花甜又多了好多新的花種,紫的、藍的、紅的、粉紅的,還有一些尚未開花翠綠的花葉,都十分吸引人,清晨造訪的人少,邊賞花邊拍照,一整個悠閒自在! 
今年造訪第一次發現公園內竟然有櫻花可賞,而且一口氣栽種了大漁櫻、富士櫻與吉野櫻,真是喜出望外,又一平地賞櫻的好去處,大漁櫻的棵樹最多,集中在靠近建國南路一側,一整片種了大約20棵的大漁櫻樹,正值盛開的時節,棵棵粉白粉紅錯落相間的大漁櫻花朵迎風搖曳,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真是賞心悅目。
前天前進大安森林公園,因為杜鵑花才剛始綻放,沒能拍到一大片綻放的風景,倒是拍到了跟繡球花一樣搶鏡的大理花,兩種擁有雍容華貴的花種,在大安森林公園東西爭豔,讓人一見傾心著人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包龍星:你上回說戚秦氏很欣賞你的文采,還送了首情詩給你,是不是啊? 來福:是啊~ 包龍星:來人,將證物情詩交給他!你再唸一次給我們大家聽聽! 來福:金風玉露一相逢,更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咦…
Thumbnail
「大敘述老要說服人信仰生命的壯美強悍;說服我們生活的小孔與真正殘缺相較原不值一哂。但這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說法洩露出一種束手無策,而他者的破損也不等同自己的完整。」
Thumbnail
書名:白孔雀 作者:龍門說書人 閱讀管道:晉江 文案: 真正的愛,都會令人難以置信吧。 內容標籤: 甜文 輕鬆 主角:紀元、李茂、小慈醫生 ┃ 配角:尚飛、宋玫、廖駿、姜琦 ┃ 其它: 一句話簡介: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觀後感: 重點先說:晉江全文免費,作話會有一些對
Thumbnail
取悅,是一門藝術;喜劇,是一門哲學。
Thumbnail
書名:成名 作者:周沅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3年5月(舊文重發) 文案: 徐枳追了路明一年,談了兩年不能公開的戀愛,做了三年傻子。 她寫的歌給路明的藝人唱,為了路明她放棄了成名的機會。 而她人生中的所有重要時刻,路明都在缺席。 在他的再一次缺席後,徐枳提了分手,路明不屑一
Thumbnail
那些奼紫嫣紅的古典詩詞 石繼航.啟動文化出版.2018/01. 推薦給: ❦ 喜歡古典詞詩的人,尤其是與『花兒』有關的詩詞! 作者石繼航,筆名江湖夜雨,是古典詩詞類暢銷書作家。他在書中信手拈來歷朝歷代的古典詩詞,如數家珍,他會的詩,應該比古代詩人還多~ 花能解語,月可寄情,書中依照花
Thumbnail
她是文字工作者 她信念忠於原創 她坚持寫字為生 她是張蘊之老師 @張蘊之 聽說 2024 過了這個坎一確會變好,我們一起加油。
Thumbnail
貧女 唐 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hiong,擬託良媒益自傷siong。 誰愛風流高格調, 共憐時世儉梳妝tsong。 敢將十指誇針巧, 不把雙眉鬥畫長tiong5。 苦恨年年壓金線, 爲他人作嫁衣裳siong5。 註解:“壓”是刺繡的一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包龍星:你上回說戚秦氏很欣賞你的文采,還送了首情詩給你,是不是啊? 來福:是啊~ 包龍星:來人,將證物情詩交給他!你再唸一次給我們大家聽聽! 來福:金風玉露一相逢,更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咦…
Thumbnail
「大敘述老要說服人信仰生命的壯美強悍;說服我們生活的小孔與真正殘缺相較原不值一哂。但這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說法洩露出一種束手無策,而他者的破損也不等同自己的完整。」
Thumbnail
書名:白孔雀 作者:龍門說書人 閱讀管道:晉江 文案: 真正的愛,都會令人難以置信吧。 內容標籤: 甜文 輕鬆 主角:紀元、李茂、小慈醫生 ┃ 配角:尚飛、宋玫、廖駿、姜琦 ┃ 其它: 一句話簡介: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觀後感: 重點先說:晉江全文免費,作話會有一些對
Thumbnail
取悅,是一門藝術;喜劇,是一門哲學。
Thumbnail
書名:成名 作者:周沅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3年5月(舊文重發) 文案: 徐枳追了路明一年,談了兩年不能公開的戀愛,做了三年傻子。 她寫的歌給路明的藝人唱,為了路明她放棄了成名的機會。 而她人生中的所有重要時刻,路明都在缺席。 在他的再一次缺席後,徐枳提了分手,路明不屑一
Thumbnail
那些奼紫嫣紅的古典詩詞 石繼航.啟動文化出版.2018/01. 推薦給: ❦ 喜歡古典詞詩的人,尤其是與『花兒』有關的詩詞! 作者石繼航,筆名江湖夜雨,是古典詩詞類暢銷書作家。他在書中信手拈來歷朝歷代的古典詩詞,如數家珍,他會的詩,應該比古代詩人還多~ 花能解語,月可寄情,書中依照花
Thumbnail
她是文字工作者 她信念忠於原創 她坚持寫字為生 她是張蘊之老師 @張蘊之 聽說 2024 過了這個坎一確會變好,我們一起加油。
Thumbnail
貧女 唐 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hiong,擬託良媒益自傷siong。 誰愛風流高格調, 共憐時世儉梳妝tsong。 敢將十指誇針巧, 不把雙眉鬥畫長tiong5。 苦恨年年壓金線, 爲他人作嫁衣裳siong5。 註解:“壓”是刺繡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