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人出現心臟病狀況胸悶無法明確言語,而家屬又不知道救心丸(舌下含片)如何服用的時候能否在家人仍有意識下餵食?又或者叫119救護員來的時候,救護員能否拿著患者藥物餵食?
為何討論這件事?
因為周遭有朋友遇到,而我一開始是一遇到問題就會去問身邊的朋友,大部分人告訴我救護員可以在符合法規內拿救護車上的藥物適量給予患者,但大家對於家屬能否餵藥給患者這件事一直跳針般的跳過和避重就輕,有的人回答:不太適合吧?可能會有問題等等。以前的我通常不太會去認真評斷每個人說的是不是正確,所以很多問題就這樣不了了之。但這次,讓想動起來的我開始學習自己上網找答案,自己判斷、自己思考、自己摸索。
又最近剛好在閱讀問對問題,找答案,該書促使我練習對一件事的剖析和看法:
1.該事件你的看法是什麼?你的支持論點和結論?
2.你所蒐集到的資訊要有:他想嘗試說服我的是什麼?文字中有什麼''模糊''概念沒有講清楚?他有提出支持的理論和方法嗎?
救護員能否主動給患者藥物?
我一開始的看法是以為中級救護員是可以給患者他本人的舌下含片服用,原因則是以為因為法規內有說可以協助使用硝化甘油舌下含片,所以我下意識的就是這樣認為。
而經過思考後出現一堆問題:
1.關於患者的藥:如果該藥不是本人的藥?如果藥品過期了?如果藥品沒有合格醫生開立?
2.關於''協助使用''這個概念:協助''患者本人自行''使用,還是由救護員幫助患者服用(餵食)?
中級救護員和高級救護員差異?
一開始非常混亂,在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中有規範各級救護技術員所能執行項目,其中第14條第5項:中級救護員:協助使用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自備腎上腺素注射筆或硝化甘油舌下含片
第15條第3項:高級救護員:依預立醫療流程執行注射、給藥、氣管插管、電擊及使用體外心臟節律器。
其中''協助使用''和''依據醫囑使用''差別在哪?-這對我來說是種模糊的概念,我需要釐清,也就是高救員需要有醫囑才可以用藥,而中救員因法規無授權可以依據醫囑給藥,所以只能''協助使用''
所以得到的概念是:給藥需要有醫囑,而且救護員中也只有高級救護員可以執行--這個線索
延伸問題?
這邊又分為兩個問題
1.主動給藥和協助的差異?
2.給的藥是救護耗材還是患者的藥?
這時候我又開始思考,那中救員要如何''協助''?從上面得到的結論可以知道直接給予藥物這件事除了要有醫囑外,還得是高救員才能做,所以中救員只能請患者自己依據醫囑服用,而不能介入做''主動給予''的動作(補充:此處不討論在患者''沒有意識下''餵食的原因,人在沒有意識下進食可能會造成嗆傷、食物阻塞的風險)
而給哪種藥,在救護員執行救護技術時本來就有攜帶相關救護藥物、耗材,所以正常流程來說是給予救護車上所放置的藥品而非患者本人的藥物。
那能否拿患者的藥物給予服用?即使法規有授權高救員可以依據預立醫囑給藥,在當下仍究要考量許多問題:患者的藥真的是他本人的嗎?患者的藥品有無過期?患者拿的藥有無合格醫師開立?在如此高風險的狀況下,通常不會選擇此道。
這件事我學到了什麼?
其實要動起來思考真的是件很痛苦萬分的事,因為我不常這麼做,但我也理解這種對大腦來說越痛苦的事,在習慣以後大腦可以運轉的更高速,而不會有常常想事情想到一半就堵塞的感覺,其中在用A4紙寫下所有想法是一片混亂,偶爾想東偶想回來想西,但也因為強迫自己一直去思考自己的問題,才會慢慢拼湊出答案,而不再是祈求從別人口中得到答案。
在整個過程來說像是解謎遊戲,找到線索123再拼湊起來,大腦會將相關聯的事物開始結合,你就突然有種哦原來是這樣的驚嘆感。
其一整件事情中發現自己平常不會主動注意那些看似模糊不清的概念(協助使用和使用的差異?)而要往下深鑽才發現自己從沒搞懂過,也因為開啟了思考模式,漫天飛來的問題瀰漫在整張A4紙(足足花了2天寫了4面)。
其二利用近期閱讀的書中寫下核心主題:
1.我討論這件事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了了解法律相關的問題並實際去研究思考
2.嘗試先論述自己的想法並支持(以前我很常對一件事完全沒有看法,都是吸收別人的想法,這件事還在慢慢培養)
3.因為一件事情去研究學習、突破模糊概念自己尋找答案的過程會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