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回來的害怕
從旅行回來整個人開始著手每一件大小事後,已經習慣那種''動起來''的感覺,這次為期14天,每天除了一直收拾自己行李外,就是外出採購找食物、和外國人互動溝通觀察,似乎你也變成一個獨立完整的個體,可以動手去做任何事,而不用顧忌誰的眼光,體感到讓自己認知到''原來我是可以動起來''去處理生活所有一切事的人,而不再只是蜷縮在希望生活一切自動化的自己維持動起來所以要做什麼
又回到事情的基本,你要做什麼?你可以做什麼?我開始每天絞盡腦汁思考,我可以記錄這一切紐西蘭的美景?我去找一些有興趣的事來做?
那有興趣的事,是什麼?
於是這就是為什麼事隔快2年後我又回來這裡,又開始寫下些什麼
終其一生在尋找,但最簡單原始暴力的也就是剖析自己、榨乾自己、認識自己,你才會發現無限可能,腦中又再度出現,我還是對法律很有興趣啊,我也好想嘗試很多我沒嘗試過的像是爬玉山啊、潛水,好像很努力地要把一年擠滿所有行程跟挑戰才能對得起開始動起來的自己。
我始終知道自己是一個行動力不足的人,但我更在乎我做這件事到底能不能精準打擊到痛點,在我聽大人學一段時間,那句盲目的把自己時間填滿參加各種活動聚會,或者學習許多有興趣的主題,看似好豐滿好努力用功,但卻是反直覺的一在逃避和繞遠路。
逃避什麼?逃避去挖掘認識自己擅長的是什麼,並培養核心技能好好打磨他,或者培養自己的支線技能強化,與其讓大腦內的東西堵塞,不如用紙筆或者打字寫出來,讓自己站在旁觀的角度審視一切吧。
我把大腦內的東西寫下來:
>>現在想做什麼?想再去看一次王牌冤家
->為什麼?因為第一次看的時候被開頭的雪白寧靜冬天的呢喃所洗腦,好喜歡那種頹喪地旁白,還有無可救藥的浪漫劇情吧,真的很喜歡命中注定的感覺
->你可以做什麼輸出?可以嘗試記錄下來或者寫些自己一定想再去看的感受
->如果要記錄你會著墨在什麼地方極其的龜毛?金凱瑞在劇中的神經質、頹喪和無趣很讓我投射帶入、和凱特溫絲蕾的反差個性讓我思考大人學的一個課題就是,伴侶到底該選相似還是相反的人再一起?
從紀錄下發現自己的特質大概就是,特別針對用字遣詞會希望精準描述表達我的想像,又或者能把一件複雜的事說得很淺顯易懂,關鍵字大概是#精準 #簡單說
我希望每天透過一點點的練習,發現自己更多有趣的地方和看法,這其中也加入了許多嘗試和閱讀
沒有方向我可以怎麼做?
大人學的Joe曾說過,可以透過大量閱讀找到你有興趣的議題或者從中找到問題,再嘗試著靠自己去找答案(或者解決),讓自己有實際能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量閱讀有興趣的題材(輸入)->發現問題->動手嘗試解決或找答案(輸出)
這一直是我最關注的事:空有一堆想法卻無法搆到實際操作面,反而很虛。
對於法律這塊我一開始選擇念補習班,想靠著拿證照、考試來得到''原來這就是法律''的認知,但後來推翻這個想法就是大人學中提到念了一堆廚藝學校,卻從來沒有進過廚房煮菜的笑話,反之那些煮的一手好菜的人你真的很在乎他們有沒有念過廚藝名校嗎?
其一,所以我決定從借閱許多我有興趣的法律書籍開始,每天慢慢地展開
其二,為了避免自己行動力薄弱,我搜尋了可以實際接觸想看的法律案件處理過程和內容(雖然聽起來很模糊,但其實理想是想要透過像參加事務所一樣邊看邊學邊做,但現實面僅有少數管道能接觸),所以我報名了法扶志工,也去搜尋司改會看能否親自以觀察者腳色真正接觸些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