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暨南大學櫻花
今年二二八,難得全家人都有假,能夠來場家庭旅遊。
從我大學畢業,先後經歷國考、當兵、北上工作、讀研究所、技師考試、求職等過程,至今已經過了8年,我幾乎忙得沒空和家人出門旅遊。
不過,家人們似乎也不太想在過節時出門在外塞車,而我也不喜歡人擠人的環境。
二二八連假,正逢櫻花盛開,看著新聞報導南投九族、臺中武陵、臺北樂活等地的賞櫻盛況,也不免受到媒體感染,想要再去體驗那個粉色樹海。
過往回憶:樂活夜櫻季
咦? 我為什麼說再?
因為7年前我考上園藝普考,被分發到臺北內湖工作時,有一項業務就是我們單位負責的:樂活夜櫻季。
這個活動位在臺北市內湖區的樂活公園,所以取「樂活」之名。
樂活公園坐落於內溝溪北岸,沿溪種了整排的櫻花,在花朵盛開的夜晚,公園路燈照亮滿載花朵的樹冠,粉色花瓣在夜色下閃耀,故名「夜櫻」。
我記得那時候同事都要為了這個夜櫻季加班,不只是活動期間,事前的植物養護、鄰里聯繫、節目安排、媒體廣告等,足以忙翻整個單位。
除了政府機構,鄰里民眾也很積極參與活動的籌備,對他們而言,這已然是當地的驕傲。
北市挺重視個活動,為了能夠提升櫻花種植技術,定期舉辦「臺北市櫻花日臺文化交流會」,邀請日本櫻花專家來臺交流。
我當時也參加了這個交流會,不過那些專家都講日文,雖然有翻譯,我還是聽得霧煞煞。
樂活夜櫻季還會有許多活動周邊,至今我的皮包都收著當年夜櫻季發的紀念悠遊卡,每到臺北出差、搭捷運時,我還是用這張悠遊卡進出站。

2018年樂活夜櫻季的紀念悠遊卡,已經泛黃但仍在使用
尋找可以好好賞玩櫻花的景點
回憶結束,我現在人在南投,我要看南投的櫻花。
但我要在沒有塞車、沒有人擠人的前提下賞櫻。
對我來說,在人滿為患的地方賞櫻,即便櫻花很美,心理多少還是會感到煩躁,這樣的不快逐漸累積,最後就會失去一開始賞玩的心情。
另外還要離家近,我不太想把難得的假日浪費在高速公路上,與其這樣,我打開電腦看人家直播賞櫻就好了。
我正尋思哪裡會有這麼好的景點,家人就直接提出一個符合以上條件的地方: 暨南大學。
「暨南大學有櫻花?」,我感到意外,我一直以為那就是一間大學,怎麼變成賞櫻景點了?
上網一查,還真的有,而且已經好些年了,但既然已經有媒體報導,相信遊客不會少,那不會人滿為患嗎? 可能連校門都很難進去?
「要走後門」,媽媽說,「我跟你爸已經去過一次了,你跟著走就對了」。
那個神祕的後門
因為不想塞車,不走國道6號,改走台14線,一路長驅到埔里,抵達二二八烏牛欄戰役紀念碑後,右轉接台21線。
再開約10分鐘,經過暨南大學的汽車道入口,這時不右轉上山,繼續開,直到抵達全家埔里金牛門市,停車。
這間全家位在桃米路與桃米巷的分叉路口,而在他的右後方,就是媽媽口中的「暨南大學後門」。
其實就是暨南大學的機車道入口。
暨南大學的汽車和機車有不同出入口,一般開車的人會走汽車道入口,在賞櫻季期間,從汽車道進出校門會塞車,另外每輛車進入還需要繳200元。
而走機車道,就可以避開塞車與停車費。
但這是有代價的,那就是不能開車代步,只能走的上山,大約需步行15分鐘。

暨南大學賞櫻地圖(資料來源:https://trip.settour.com.tw/taiwan/product/GRT0000006628)
鮮為人知的櫻花大道
沿著暨南大學的機車道往上走,沿途沒什麼人車,只有偶爾幾台機車呼嘯而過。
這的確是一條可以避開人潮的密徑,雖然要付出日曬和體力。
走著走著,路樹開始出現山櫻的身影。
起初我不以為意,但櫻花樹越來越多,才意識到,這原來是一條櫻花大道啊!
我開始拿起手機東拍西拍,記錄這次旅遊的主角。
但始終拍不出滿意的照片,主因是櫻花已經顯得稀疏了。
聽父母說,他們其實前幾週有來一次,當時櫻花盛開,非常漂亮。
可惜,若能再提早幾週來,這裡的美景應該夠我駐足好一段時間了。

暨南大學後門櫻花大道
地圖上沒標記的日系櫻花區
機車道的終點是暨南大學的田徑場,接著只要再向北直直走,穿過綜合教學大樓,就能抵達地圖上的櫻花區了。
然而,當我們走到綜合教學大樓B棟,往管理學院的方向望去時,一片粉色樹海倏地映入眼簾。
這裡不是地圖標記的櫻花區,怎們有整片櫻花? 而且還是日系粉色?
我走近仔細確認: 單芽出多花、長花梗、五瓣、花瓣先端有缺角。
是櫻花沒錯。

日系櫻花
我會這樣確認,是因為看到網路上說暨大還有一個與櫻花爭豔的花旗木。
花旗木的花色也是粉紅色,遠看像櫻花,但近看花朵可以分辨得出來:花旗木的花瓣先端是尖的,而櫻花始有開裂的,這是兩者最好認的差異。
我環顧四周,這裡只有幾個人在拍照而已,似乎知道這裡的人也不多。
可能遊客大多是開車上山,照著地圖直接前往櫻花區,而忽略了這裡的日系櫻花。
可惜這裡的櫻花也已顯稀疏,只剩下幾棵還茂盛,我再次錯過了盛花時機,和後門的櫻花一樣。
不過,這次從後門上山,就發現兩個隱藏版的暨大櫻花區,不用人擠人,可以盡情拍照,多走15分鐘的路也是值得。

暨南大學日系櫻花區
遊客聚集的山櫻區
通過日系櫻花區,就到了汽車停車場,人開始變多,也看到好幾台遊覽車載著一團一團遊客。
從這裡跟著人潮走入梵谷步道,就到達櫻花區了。
與先前不同,踏入櫻花區,是截然不同的景色。
這裡的櫻花幾乎都是八重櫻,桃紅色的重瓣花朵,與剛剛的日系淡粉色呈現明顯對比,花量也茂密許多。

暨南大學櫻花區的櫻花
另外,這裡人潮超多,有人散步,有人忙拍照,但更多人在地上舖地墊,席地野餐。
我在新聞(還有動畫)中看過日本人在櫻花盛開時會直接在櫻花樹下野餐,而且還要事先佔位置,是很熱門的活動。
我原以為只有日本才會這樣做,沒想到在臺灣也有,而且不是舉辦單位特別做的活動,而是遊客自行攜帶坐蓆,讓我感到意外。
在我過去對櫻花季的認知中,臺灣的賞櫻是大批遊客拿著手機對櫻花邊拍邊走,後方遊客接踵而至,催著前面的人趕快前進,最後大家匆匆走過櫻花林,再轉頭回味一下剛剛的景色,然後上車、離開。
時至今日,賞櫻在臺灣似乎已經不是為了跟風或殺時間而進行的活動,遊客願意席地而坐,花半天甚至整天的時間觀賞櫻花的姿色。
可能是我都在忙於工作,忽略了休閒,對於這樣的變化才感到意外吧。

暨南大學櫻花區,以山櫻為主
賞櫻完後去哪裡? 埔里日月町
離開暨南大學,沿台21線原路返回,抵達交叉路口時,左轉進入台14線,直直走,便可在左手邊看到現代風格的白色的建築物,這就是最近很受到關注的日月町,整個路程約10分鐘左右。
日月町是去年8月開幕的商場,是精英開發公司耗資10億元打造的複合式商場,走現代、簡約風格,位在愛蘭交流道旁,標榜是全臺最美的休息站。
白色建築物是本棟,裡面有不少好店進駐,包括在地品牌與日本品牌。
裡面最吸引我的應該是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和WIRED CAFÉ咖啡廳,兩者都是日本連鎖店,講求質感與品味,舒適的空間是吸引大批遊客朝聖的主因。
除本棟外,還有兩個戶外空間,分別是山延廊和日之界。
山延廊位在本棟和日之界之間,是連繫兩邊的廊道,其道路採蜿蜒設計,並在彎道中間設置特色攤販。
短短的廊道,如果只是直線來往,步行不過2分鐘,但藉由彎道和攤販的布置,我走了15分鐘還在裡面捨不得離開。
走出山延廊,抵達日之界,這是一個市集,充滿臺灣味,與剛剛是截然不同的風格。

日月町的日之界台味市集
日月町除了各式好店與攤販外,身為園藝技師的我,更在意的是裡面的景觀設計。
山延廊的蜿蜒步道已經被我拍了好幾張照,納入我下一個設計案的參考。
另外在本棟中有許多室內造景,滿滿的日式現代風,讓我端詳許久不捨離去。
能像這樣在原本漫無目的的旅程中找到勾起自己興趣的景色,得到意外的收穫,或許就是一趟旅行的趣味與意義所在。

日月町本棟的室內日式造景
----------
【關於作者】
一位住在南投的園藝技師, 主要從事小果類作物栽培,兼種香藥草與觀賞性植物。閒暇時寫寫園藝文章,分享自己的所學經驗與生活趣事。如果你有想知道的園藝大小事,歡迎留言告訴我,有機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討論喔! 我的FB粉絲頁<莓園-園藝工作室>,邀您按讚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