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陰身到極樂世界──破解生命輪迴之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所有的宗教都相信死後存在其他境界與輪迴。然而,大多數人對死後將經歷什麼,只有模糊的概念,不明白輪迴的本質與其背後的真相。

當人死亡後,心識會進入中陰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心識漂泊不定,雖無實質肉身,但仍有身體的感知。為什麼心識能夠延續?這個現象可以用蟬脫殼來類比──就像蟬蛻去舊殼後以新的形態存在一般,心識同樣會在捨棄一個軀體後,轉生到另一個身體中延續。

簡而言之,輪迴就是生命不斷延續和轉換的循環。在這個過程中,眾生以神或人,或鬼、或畜生,離不開六道的桎梏,活過一世又一世,反覆經歷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等種種痛苦。在這些苦的覆蓋下,生命不斷地在絕望中死去,又在新的形態中重生,周而復始,無有止境。

如何斷除輪迴?其唯一的辦法就是修行。透過佛法的思惟,了悟形成輪迴的主因,切斷它,終止自身的輪迴。

為什麼觀音山要倡印《佛說阿彌陀經》大字注音版?因為《阿彌陀經》是佛陀在舍衛國祇園精舍所宣說的殊勝法門。這部經典極為特別,它是為數不多的非由弟子提問,而是佛陀主動宣說的經典之一。

佛陀特別選擇對智慧第一的弟子 舍利弗說此法。經文前半部分詳細闡述了 阿彌陀佛佛號的由來與深層意義,並生動描繪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境界。在經文後半部分,佛陀則著重闡明並殷切勸導眾生,應當相信 阿彌陀佛及其極樂世界的存在,並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能進入西方極樂世界修行,就永遠不用再經歷輪迴之苦。

看著我們摯愛的父母老去,生命如風中殘燭一般,頃刻即滅,就要再落入下一世的輪迴中,觀音山才特別製作大字注音版,方便銀髮族念誦。這是一本以孝道為出發點印製的經本,祈願更多有緣人能受持,獲得偉大 阿彌陀佛的加持。

raw-image

────────────────

📚 觀音山 共同助印《佛說阿彌陀經》大字注音版3000冊

✦ 我要助印▸ https://bit.ly/3BHKuF1

─────────────────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5會員
3.5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5/01
觀音山「十日楞嚴大法會」,敬邀全球善信法友透過觀音山 法藏 YouTube 全球直播,一起恭誦《楞嚴經》、《楞嚴咒》,全程提供線上經文字幕,歡迎線上參與法會。可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祈福除障祿位」;或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
Thumbnail
2025/05/01
觀音山「十日楞嚴大法會」,敬邀全球善信法友透過觀音山 法藏 YouTube 全球直播,一起恭誦《楞嚴經》、《楞嚴咒》,全程提供線上經文字幕,歡迎線上參與法會。可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祈福除障祿位」;或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
Thumbnail
2025/05/01
法水遍灑,佛光朗照。「 璀璨佛誕 浴佛覺心──觀音山 2025年佛誕浴佛祈福盛典」倒數三天,即將莊嚴開幕!您已經準備好要來參加了嗎?身邊的親朋好友、鄉親緣眾,都已經邀約了嗎?發心邀約他人參加浴佛,所產生的功德福報不可思議!
Thumbnail
2025/05/01
法水遍灑,佛光朗照。「 璀璨佛誕 浴佛覺心──觀音山 2025年佛誕浴佛祈福盛典」倒數三天,即將莊嚴開幕!您已經準備好要來參加了嗎?身邊的親朋好友、鄉親緣眾,都已經邀約了嗎?發心邀約他人參加浴佛,所產生的功德福報不可思議!
Thumbnail
2025/04/30
璀璨佛誕 浴佛覺心──觀音山 2025年佛誕浴佛祈福盛典,2025年5月4日(日)將於臺北 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欣逢本師 釋迦牟尼佛聖誕吉祥日及具香月期間,所行善惡功德萬倍增長!把握珍貴難得的因緣,護持法會廣行供養,與萬人廣結善緣,瞬間累積無量功德福報。
Thumbnail
2025/04/30
璀璨佛誕 浴佛覺心──觀音山 2025年佛誕浴佛祈福盛典,2025年5月4日(日)將於臺北 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欣逢本師 釋迦牟尼佛聖誕吉祥日及具香月期間,所行善惡功德萬倍增長!把握珍貴難得的因緣,護持法會廣行供養,與萬人廣結善緣,瞬間累積無量功德福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如何知道往生去處? 一個人死亡後,他的神識會脫離肉體,在還沒有投生到六道前,會經歷中陰身的階段,這在《西藏度亡經》中有詳細介紹,大約四十九天,此時期,佛經稱為中陰期 若生前沒有修行或是修行不認真者,都必須經過此中陰期,這期間是決定往生到哪一道的關鍵。 本文摘要 如何知道往生
Thumbnail
如何知道往生去處? 一個人死亡後,他的神識會脫離肉體,在還沒有投生到六道前,會經歷中陰身的階段,這在《西藏度亡經》中有詳細介紹,大約四十九天,此時期,佛經稱為中陰期 若生前沒有修行或是修行不認真者,都必須經過此中陰期,這期間是決定往生到哪一道的關鍵。 本文摘要 如何知道往生
Thumbnail
人往生之後,將來要再輪迴到哪一道,全憑生前所造作的善惡業決定,如果有家親眷屬懂得用佛法的方式來建立功德迴向給亡者,那麼就可以改變亡者的境界。觀音山舉辦《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超渡法會,歡迎線上參與法會恭誦《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並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
Thumbnail
人往生之後,將來要再輪迴到哪一道,全憑生前所造作的善惡業決定,如果有家親眷屬懂得用佛法的方式來建立功德迴向給亡者,那麼就可以改變亡者的境界。觀音山舉辦《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超渡法會,歡迎線上參與法會恭誦《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並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
Thumbnail
以《弊宿經》裡佛教徒與「虛無論者」的輪迴辯論為考察線索
Thumbnail
以《弊宿經》裡佛教徒與「虛無論者」的輪迴辯論為考察線索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無常經"的啟示(象山慶24.4.23)      「世事無常」的感嘆,普在於一切人類的生命過程中,是一種整體性的觀察與體會,看似偶發的感觸,實乃經驗的累積;年紀越大,智慧越高,越面臨危機、越逼近於死亡,這種情感反應就越明顯而沉重;有時讓人感到悲哀、絕望,而起了厭離心,另尋一種常恆、安穩的情境,或
Thumbnail
"無常經"的啟示(象山慶24.4.23)      「世事無常」的感嘆,普在於一切人類的生命過程中,是一種整體性的觀察與體會,看似偶發的感觸,實乃經驗的累積;年紀越大,智慧越高,越面臨危機、越逼近於死亡,這種情感反應就越明顯而沉重;有時讓人感到悲哀、絕望,而起了厭離心,另尋一種常恆、安穩的情境,或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