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學習筆記|開篇緣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距離上一篇〈佛法的反思〉,也過了一年半載,對於佛法的疑問也沒有得到解惑,而近期遇上朋友的法師友人和法友,因緣際會得到如性法師團體的公開群組,這或許是重新提起心力學習與整理的契機吧。

疑惑一:輪迴問題

佛法立基於「有輪迴」之上,這也是最主要的疑問,證成有前世的四種理路可以歸於意識與記憶,不過對於意識與記憶的科學研究,與我們所認為的運作方式可能相差甚遠,在意識科學中稱為「困難問題」。

意識如何產生?意識經驗又與人類大腦和體內的生物物理機制有什麼關係?它們究竟與原子、夸克或超弦的旋轉,或是最終構成宇宙的某種事物有什麼關係?

這個問題的典型表述稱為意識的「困難問題」。這個表述由澳洲哲學家查默斯(David Chalmers)於一九九○年代初期發明,影響意識科學後來的許多發展。—《身為自己:人類意識的新科學》

相關研究入門可見於《牛津通識:意識》、《牛津通識:記憶》、《顛峰心智》等書。


疑惑二:心物問題

佛法立基於「身心是兩種續流」,而心的續流自無始以來延續至今,小乘認為解脫就是心的續流停止,大乘則認為解脫後心的續流會延續。

心身二元論也是西哲自古以來爭論不休的議題,能靠物質(如藥物)改變意識的狀態是共識,不過宗教反駁則提出有更高一層的意識不受改變。換句話說,輪迴主體的心續流能受物質影響,那有可能推論至能靠物質達成禪定或解脫的意識狀態,這點宗教不承許。

下部宗義會安立意識或阿賴耶識為輪迴主體,不過中觀應成派認為這些安立都是持輪迴主體有自性,違反緣起。其認為輪迴主體是唯名言假立,這裡更深入的問題是「什麼是補特伽羅我執的所緣?」與「名言有的三項特質中的名言量是什麼?」等。


疑惑三:理論與信仰

理論邏輯正確,是否一定與事實相符呢?科學研究總是不斷提出假說再推翻假說,目前許多科學研究也是立基於假說之上,換句話說,佛法立基於「有輪迴」在科學研究方法上也是種假說,雖然佛教徒可能認為理所當然。

那麼如此一來只能選擇相信與否嗎?如果選擇相信,是否落入卡繆所稱的「哲學性的自殺」,「輪迴」成為活下去的意義,也就是成了一種為了逃避絕望(苦集)而認為人生有意義(滅道)的虛無主義。


疑惑四:關於生活

將佛法分為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奢摩他、毗缽舍那):

  • 出離心

關於出離心是反社會的,也是修行與否的關鍵。

修行,就根本而言,其實是反社會,對社會普遍價值觀如名利權勢、聰明才智等進行抵抗。……順應社會容易,抵抗社會艱難;修行的著力點就在抵抗社會。我們的生活中,有些部分是順應社會、有些部分是抵抗社會;依此判斷,就能明白日常生活中的哪些部分是在修行。—余德慧《生命詩情》

  • 菩提心、奢摩他

菩提心與奢摩他是我認為對生活最有幫助的部分,菩提心可以下推至同理心的研究,奢摩他可以下推至覺察(正念)、專注力的研究,心理諮商的第三波認知行為治療著重於此,對於生活上的焦慮、憂鬱、情緒等問題給予很大的幫助。

不過最大的差別在於動機,如果不是立基於出離心之上,那所獲得的利益也只是造就輪迴的因,換句話說,那也只是幫助社會運轉、紓壓、增加生產力等,而非反社會的修行。

  • 毗缽舍那

《釋量論》說「空見得解脫,餘修即為此。」,換句話說,只有空正見才能斷除輪迴,不過這似乎是種知性上的探究,以中觀應成派見解似乎接近於在斷滅見中建立一絲微「有」,介於破太狹與破太過之間,這種見解能斷除輪迴,但對於生活幫助似乎比較微弱,而且這也回到疑惑一:輪迴是否成立?

以暇滿而言,能夠學習經論的確需要閑暇,這反過來說,如《失控的熱情》寫道只有衣食無虞的中產階級才能有追求熱情的本錢,換句話說,如果有天掉到無產階級,佛法哪些部分還能有用呢?

我認為當有天窮途潦倒時,基本上出離心反而容易,要在人生得意時有出離心反而難。而菩提心與奢摩他能處理低潮時的情緒,至於毗缽舍那在於證得無我慧、斷除煩惱,在人生失意時、或者腦霧、失智的情況下,可能幫助不大?


總而言之,例如以前寫過的〈思考隨筆|放下執念的層次〉,多著墨於菩提心、修心與奢摩他層面,現在趁有點心力與閑暇,得以整理與學習毗缽舍那的微薄資糧,遂開設〈中觀學習筆記〉系列。

福薄於此法,猶豫亦難生;雖僅生猶豫,亦能壞三有。—《四百論》

raw-image
avatar-img
101會員
452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佛陀「轉四諦法輪」,第二種法輪叫「勸轉」。「此是苦,汝應知。」這個世間有三苦、八苦、眾苦、無量諸苦逼煎,所以你應該知道。「此是集,汝應斷。」這些苦,是你自己集合、招感來的。很多人都說:「我有很多無奈......我也很想學好,我做不到......」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佛法中的四種關係:同義、相違、三句和四句。簡單來說,就是在辯論中,我們如何用這些關係來更清楚地理解概念。例如,三句和四句關係幫助我們看出兩個法相名詞的範圍重疊程度,同分和俱非則讓我們知道它們是否有共同點。總之,這些關係讓我們辯論時思路更清晰!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如果一開始學習佛法的目標很模糊, 不是為了希求一切遍智、 不是為了得到空性的智慧而學, 可能會無法忍受學習的艱辛。 因為這是勇士所走的路, 不為名、不為利, 只為解脫成佛! 是為了心中最純淨的那個夢想, 精進努力,無怨無悔。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當感覺到一個問題卡了你太久的時候, 要記住對佛菩薩祈求,然後要勤行懺悔、 服務大眾集資糧,資糧夠了的時候你就會超越。 所以要想辦法收拾難題,不要讓難題收拾你。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輪迴」與「煩惱」之間有何關係呢?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佛陀「轉四諦法輪」,第二種法輪叫「勸轉」。「此是苦,汝應知。」這個世間有三苦、八苦、眾苦、無量諸苦逼煎,所以你應該知道。「此是集,汝應斷。」這些苦,是你自己集合、招感來的。很多人都說:「我有很多無奈......我也很想學好,我做不到......」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佛法中的四種關係:同義、相違、三句和四句。簡單來說,就是在辯論中,我們如何用這些關係來更清楚地理解概念。例如,三句和四句關係幫助我們看出兩個法相名詞的範圍重疊程度,同分和俱非則讓我們知道它們是否有共同點。總之,這些關係讓我們辯論時思路更清晰!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如果一開始學習佛法的目標很模糊, 不是為了希求一切遍智、 不是為了得到空性的智慧而學, 可能會無法忍受學習的艱辛。 因為這是勇士所走的路, 不為名、不為利, 只為解脫成佛! 是為了心中最純淨的那個夢想, 精進努力,無怨無悔。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當感覺到一個問題卡了你太久的時候, 要記住對佛菩薩祈求,然後要勤行懺悔、 服務大眾集資糧,資糧夠了的時候你就會超越。 所以要想辦法收拾難題,不要讓難題收拾你。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輪迴」與「煩惱」之間有何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