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只要是人應該都一樣吧!
上班的時候會有職場的困擾;談戀愛的時候,酸甜苦辣各自感受;兄弟姐妹之情、親子關係的煩惱一樣也不會少。古人也是人,他們跟現代人一樣,也會嘗盡人間冷暖世間百態。現代人常常說著要做自己,但該如何做自己呢?其實從過去人們的經驗來看,通常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可取之處,來當作我們的處事原則或者是經驗值。只要是對古典詩詞有興趣的朋友,看到本書中提及的人物應該相當熟悉。最有趣的是,作者以現代氛圍詮釋這些人物有話要說的OS,如此這般的情境乎也會出現在我們周遭的一些朋友甚或是自己的某個人生階段。
現代人的職涯中免不了找工作、面試、就職、升遷、調職,或因故留職停薪、或因大環境休無薪假,或主動離職,或被動資遣。李斯的「諫逐客書」,寫的分明就是在抱怨老闆為什麼要資遣優秀我?本書作者用了「非自願離職書」來形容「諫逐客書」簡直恰到好處又貼切,讓人聯想到此處雖不要我,但我卻想要留下來時,就想盡辦法醞釀一篇讓老闆知道「失去我,你也好不到哪裡去」的論述。
人的一生中,職涯生活佔的時間比例相對較多,也因此薪資收入可能也是工作成就感的因素之一。年少輕狂可以興趣為由,不斷地換工作,遇到不順己意,也去學人家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然而陶淵明這五斗米日薪到底有多少呢?作者從陶淵明所處東晉時代的縣令俸祿制度衡量出他的月薪為300斗米,換算至今大約是月薪18~20萬左右。人家陶淵明原本就家世顯赫,當然有底氣說不幹就不幹啦!我倒是甘願為五斗米折腰哩!
至於宋朝的多產作家白居易他的薪水有多少呢?他任職翰林學士的時候,月薪約40~50萬,後來就算被貶為江州司馬時,月薪也有50~60萬。晚年的白居易任太子少傅,年薪可是近百萬的哩!除了薪水之外,如果那個時候就有所謂的著作權稅法,那麼白居易的版稅收入應該早就超過他的薪資收入了吧!畢竟當時他的詩詞已經揚名海外。在日本,非常著名的古典文學源氏物語,在當年就大量使用白居易的詩詞。
職場拼搏的同時也是要談談戀愛的,否則生活太無趣了。
提到近代史上的愛情故事,當然離不開徐志摩與他的的三個女人。徐志摩的文學創作浪漫得很,尤其「再別康橋」這首詩,它讓我在年少的時候曾經幻想著將來也要留學英國,而且最好還能夠有段值得回憶的戀情。
後來,我真的有機會去英國了,不過只是去旅遊,畢竟那年的我早已過了做夢的年齡,但我仍然沒有忘記去英國的劍橋走走逛逛,尤其在康河上泛舟,漫漫聯想《再別康橋》「⋯尋夢 撐一支長篙 在青草更青處漫溯⋯」。舟上撐長篙的是自稱劍橋學生的外國帥哥,遊康河時並不需要穿救生衣,假如不小心掉入河中,只要從容優雅地站起來就好,雖然可能狼狽了些,倒無生命之虞。
至於那三個女人,直觀她們的一生,林徽音的智、張幼儀的慧、陸小曼的敢,各有千秋。如果說徐志摩是渣男,應該是從張幼儀的視角出發,他對陸小曼可是疲於奔命地供養著她,怎麼會渣呢?徐陸兩人的愛情故事在徐志摩遇上空難後瞬即凍結,其實我並不認同徐志摩為陸小曼而死的說法,這反而因此而鑄就這段愛情傳說永不改變的事實,否則,依照徐陸兩人的性情,難保日後不會分道揚鑣(我猜啦)。
現代人談戀愛其實花錢也浪費時間,我覺得單戀的CP值超高,如果現實生活沒有值得單戀的對象,看看韓劇也行。與韓國天團媲美的竹林七賢,其中的嵇康與韓流花美男相較,應該更勝一籌。那個陷害嵇康的人於心何忍?除了因嫉妒喪盡天良之外,還有什麼可能呢?嵇康太無辜了⋯
一個人若是真的太無聊,那麼養狗養貓作伴也是個選項。
宋朝非常有名的貓奴當數陸放翁。每每颱風天,我總會想起《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風卷江湖雨闇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其實,年輕的陸游是個聽媽媽的話的兒子,陸媽媽不喜歡兒媳婦唐婉,硬是逼使兩人離婚。唐婉深情,讀了陸游寫的釵頭鳳後,不久就死了,倒是陸游活到86歲高齡。可見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無恨月常圓,人還是無情無恨比較好。
人生苦短,古今中外皆然,想些法子,找個由頭,讓自己好過些吧!別人誤入的坑,我們就繞過去,千萬別跟著跳進去,否則就顯得太蠢笨了!